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区,其贫困人口是全国农村中收入水平居于最低层次的弱势群体。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参与式扶贫目前面临的困境和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研究参与式扶贫与农民合作社的互动关系,提出“整村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反贫困模式,以整合政府在贫困地区投入的资源,通过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并持续提高农民的素质与能力,实现西部地区反贫困的战略目标。

  • 标签: 反贫困 参与式扶贫 整村推进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简介: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破解城乡二元经济格局需要金融的支持。文章分析了广西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金融发展的现状,选取1983-2011年广西城乡相关经济变量的年度数据,探讨了广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资本投入差距、城乡金融发展差距、城乡就业差距之间的关系,发现城乡资本投入差距、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扩大强化了城乡广西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就业差距缩小(城乡就业比值增加)有助于弱化广西城乡经济二元经济结构。接着分析了当前广西城乡金融均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城乡金融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 广西
  • 简介:<正>格尔木市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昆仑山脚下,柴达木盆地南缘。辖区总面积54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15亿元,工农总产值12.54亿元,地方财税收入2.6亿元。然目前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总量较小,但基条件较好,经济环境优越,发展速度很快,

  • 标签: 中西部地区 调整结构 经济强市 格尔木市 推进改革 国内生产总值
  • 简介: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对西部某贫困地区1500户农村居民住户调查的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对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诸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揭示市场化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结果表明:农户收入增长对耕地这一要素的投入最为敏感,但细碎化的耕地却使劳动力增加而对农户收入增长无用武之地,这是因第一产业仍是西部农村的主导产业及农户收入增加的最主要来源而决定的,同时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却因整体水平偏低而对农户收入增加作用较小。然而,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却对农户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技术初始水平接近于零,反映了农户经营的技术水平较低的态势。

  • 标签: 市场化 农户 收入增长 因素
  • 简介:西部企业从市场运作的角度来看,要远远落后于东部成熟企业。主要有四点原因:首先,两部市场容量小,占有率不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根据地市场,企业效益无法保障,就更加谈不上再发展了。其次,资本制约。西部企业很多都是私营企业体制,当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强势资本的介入来激活更大市场。而在打造引资平台上,西部企业还可以有很大提升。

  • 标签: 市场运作 西部 发展趋势 产业现状 葡萄酒 企业发展
  • 简介:跨入新世纪,海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得到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我州财政全面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提高财政收入目标,始终把培植财源、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资源开发、扩大财政收支规模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畅通资金拨付渠道,强化资金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海北州 财政工作 财政收支 财源结构 财政监督
  • 简介: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东西部农户家庭的购买力水平相差悬殊,但演进过程极其相似,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西部农户的购买力均处于徘徊或下降过程中,提高购买力的后劲严重不足,这具体表现为:生产资源购买力呈徘徊状态,建材购习力呈下降趋势,生活用品购买力虽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明显趋缓。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户上入提高乏力,收入增长呈徘徊或下降趋势,其根源则在于农房家庭经济的基础薄弱,人力资本储备水平低,非农化进展缓慢。提高农房购买力的根本对策是提高农户的增收能力,降低农房实现非农化的政策性或制度性门槛,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

  • 标签: 农户购买力 山西 浙江 农村市场 对比研究 演变趋势
  • 简介: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甘肃省西和县县委、县政府在带动农民转变观念,抓住“退耕还林”契机,搞好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为此,记者采访了在县职岗位上工作了

  • 标签: 中国 西部地区 农业结构调整 退耕还林 扶贫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