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北京市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也得以大力发展,但也随之带来诸多问题。其中,以城乡收入差距最为突出,并已基本上成为中国独有的“特色”。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北京现状为基点,通过分别对美国、日本、韩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过程以及政府是如何缩小其城乡收入差距的方法手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学习和借鉴他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方法和经验教训。关键词美国;日本;韩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比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各种矛盾也不断显现。其中以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最为突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保持北京的稳定,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协调城乡发展,就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中。笔者试图用对比分析法,以目前北京市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为基点,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一、北京、美国、日本、韩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一)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在经济水平整体提高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很大。虽然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总量来看,北京市高于同期全国水平,但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仍然突出。见附表1附表1北京市城乡收入对照表年份城镇居民家庭每人每年现金收入(元)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纯收入(元)城乡收入差距(元)城乡收入差距之比200415638717284662.18200517653786097932.242006224178620137972.602007245769559150172.5720082767810747169312.582009(1-10月份)2231611746105701.90数据来源北京统计信息网。由上表可以看出,北京市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收入差距每年在数额上是逐年扩大的,而城乡收入比在2004年至2006呈上升趋势,但在2007年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虽然2009年的数据只到10月份,但仍就可以看出,北京市的城乡差距之比已经略有下降。换句话说,北京市在宏观上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实施已略见成效。但收入差距的绝对数值扩大不容乐观。(二)美国、日本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美国和日本,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初,其城乡收入差距同样经历了一个扩大再缩小的阶段。20世纪30年代,美国非农业人口可支配收入与农业人口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最大值为2.49。20世纪40年代期间大约下降到1.66,20世纪50年代又再次升至2.00,20世纪60年代为1.36左右,从70年代到90年代,其差距一直在1.28至1.33之间波动。到了21世纪之初,其后者的可支配收入是前者的1.17倍,即农业人口可支配收入已经完全超过了非农业人口可支配收入。日本城乡收入差距的峰值在1930年,已达到3.13,此后一直处于高峰值时期,到了20世纪60年代才得到根本的改善,并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日本在1972年已经成功实现城乡收入无差距。现在,美国和日本城乡收入差距已基本稳定并成为“农富城穷”型的发达国家。(三)韩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韩国政府是从20世纪60年才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化进程的。随着经济在工业化进程中迅猛的发展,就必然导致韩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韩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最高值在1970年,城乡收入比为1.64。此后,比值一直浮动在1左右,时高时低。从数据上看,韩国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不稳定,但已不是很明显了。这说明韩国政府在大力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还是相当重视的,并没有造成同美国和日本那样大的收入差距幅度。二、对美、日、韩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做法进行对比和借鉴(一)美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做法和借鉴美国的工业化进程要领先于中国几十年,现已进入后工业社会。美国的农业人口虽然是在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调整中不断减少的,但究其根源,其农业人口所占全国比例并不是很高,所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就相对比较容易,这同北京有着很大不同。而且美国政府从开始工业化发展时,就一直很重视其农业的发展,并实行的是“以工补农”政策,发达的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扶持了一个发达的农业。所以,美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绝对值不是很大。就美国政府所实施的政策,对我国来说,有很多借鉴的地方。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补助并且减少税收。美国政府很注意以农业立法来保障农业发展。这点对于目前的北京是很实用的。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业的负担,保障农民权利。其次,注意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也就是从根本抓起,不断提高农业者的素质才使美国的农业变成了发达农业。最后,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保证农业的长期发展。(二)日本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做法和借鉴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其工业化进程也先于我国,并且由于其政府发展的目标和实施的经济体制和我国也有着很多的不同,经济领先程度也高于我国,所以对于农业投入的力度和实施的政策有些就不适用目前北京的发展。但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第一,“一村一品”运动。这对于现在的北京是适合实施的政策。所谓“一村一品”运动,就是为了提高一个地区的活力,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产品和项目,并尽快将它培育成日本乃至全世界一流的产品项目。这其中不仅包括农产品,也可以是特色旅游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而且也给农民巨大的自由发展空间。目前北京的农村虽然都在扩大农业收入的范围,比如“农家院”的盛行。但是能代表每个村的特色产品就相对较少。政府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找出每个乡镇的特色,才能更好增加农民的兼业收入。第二,国土改革的相关政策。因为日本同北京一样,农村土地面积有限,因此只有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资源,不断提高土地使用率,才能更好地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潜力。第三,发挥农协的作用。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切实保障农民的权力。(三)韩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做法和借鉴韩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北京市的起始时间最为接近,发展情况就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有着很大不同。比如,韩国从开始发展工业化进程时,就关注农业同工业的同步发展,并且其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就不是很大,其农林业产业结构和就业比例同北京也略有不同。同日本和美国一样。韩国也很注重“以工带农”,平衡工农结构的发展。韩国政府不仅吸取了外国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提出了相关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注重工农业协调发展,这也是其差距一直没有拉大的主要原因。韩国城乡发展水平不断接近的主要原因就是“新村运动”的展开。这是以发展农业生产力和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运动,是一次社会性运动。这其中最值得北京市借鉴的就是关于农民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的精神。这次的运动不仅让政府重视了农民的利益,做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手段,也让农民从中得到一定的权利去实现自我的改进和完善,这种自主性的改进方式,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根本性的原因。三、北京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针对上述对美国、日本、韩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对比和经验借鉴来看,北京市政府要缩小收入差距可以采取如下的政策(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各产业比例,贯彻做好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使得农村和城市平衡发展。北京市政府应做到把城市和农村看的同等重要,贯彻落实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放力度,全面协调各产业结构,这是农村发展和农业收入增加的根本前提。(二)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各国都很重视的一点。这其中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以及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业结构在调整的过程中有物质保障,才能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从而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三)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障农民权利。北京市在2004年已经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8000多万元的负担,并且已经实施直接补贴的给农户的政策,并已有了相应的成效。今后,北京市政府要提供给农民更多权利,制定更多的法律保护农民的利益,实施更多优惠于农民的政策,才能使缩小收入差距的力度得到有效的政策保障。(四)优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收入。这也是每个国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起点。即只有增加了农民收入,才能使城乡收入差距得到根本的缩小。因此,北京市政府应该充分考察每个乡村的特色,把这种特色作为其独有的收入来源加以重点保护,并不断地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优化人力资源开发,这样不仅使其收入来源扩大并加以稳定,也能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兼业收入。使得农民收入稳定、有效、快速的发展。(五)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由于北京市本身地理结构所致,耕地面积并不大,要在有限的资源上满足城乡居民的必要生活物质资源,就必须提高其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国土改革政策,从根本上提升土地利用率,注重城乡规划建设,这是增加农民本职收入的重要条件。(六)加强各层管理机制。保障中央下发的资金和优惠政策切实交到农民手中,使农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能得以保证。要从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反腐倡廉,使政府真正服务于人民,才能使实施优惠政策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手段得到顺利的传达给农民,也只有这些政策顺利执行,才能使农民的生活水平真正得以改善。(七)建立代表农民权益的民间组织。这也是日韩都大力发展的形式。民间组织顾名思义就代表了人民的权益,当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这些由农民自己组成的组织就会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使得农民受到侵害的权益得以补偿。由于这些组织是自发的,那么每个组织成员都会以提高集体利益为己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学习相关的农业专业知识。北京市政府应给予这些组织更多的权利,让其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使出现的问题得以及时的上报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的权益得到保护和平衡的发展。参考文献1张红宇.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4,42曾国安,胡晶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08,103宗和.韩国的“新村运动”J.学习月刊,2006,14杨冬民.从日本的经验看我国农民增收的出路J.东北亚论坛,2008,45吴晓霞,刘纯阳.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李先德.中日韩农民收入问题与政府政策J.财贸研究,2005,57李晓俐,崔萌萌.美国农业政策展望J.农业展望,2008,118蔡建明,杨振山.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J.地理研究,2008,2作者简介谷军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彭祎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研究生。

  • 标签:
  • 简介: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着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不高以及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弊端,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构建和谐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体系势在必行。

  • 标签: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 存在问题 原因 对策
  • 简介:近日,招商银行和零点研究集团共同在北京发布了2004年首期"金葵花"理财指数,该理财指数是国内第一套全面反映中国都市高收入群体特征和理财投资趋向的报告.本期指数比上期有较小幅度的上升,增长率是7.89%,推动指数上升最主要的因素是高收入群体对于目前存在的投资理财工具的认知和利用程度有所上升,他们的选择更加理性化和多样化;同时高收入群体对于其收入状况都比较满意,对收入增长也较为乐观.与上期"金葵花"理财指数相比较,这期指数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

  • 标签: 三大特点 上扬高 呈现三大
  • 简介:江苏人民政府提出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收入倍增计划的关健因素是农民增收问题。本文以盐城市农民收入倍增为例,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构造了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得出江苏十三个地级市农民增收能力的排名。其结果前三名为苏州、无锡和常州;盐城为第九。指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 标签: 收入倍增 因子分析法 协同学 SPSS软件
  • 简介:农户不仅追求收入的提高,而且要避免收入波动的风险。在正规风险规避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农户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发展出一些非正规机制来处理风险。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体制变化和结构变化使农村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了农户各种非正规风险处理机制的变化。目前,农户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事前的收入平滑机制来处理风险,有时甚至被迫承受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这会同时在效率和公平方面带来消极后果。

  • 标签: 经济转型/收入风险/非正规风险处理机制
  • 简介:1997年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造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很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构筑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值、减轻农民负担和减少农民数量,从而促进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目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需要制度和体制的改革、完善与创新,以促进中国农民收入的增长。

  • 标签: 农民收入增长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制度困境 制度创新
  • 简介: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企业转让国有产权,必须事先评估并经财政和国资部门的批准,但对转让收入特别是转让部分国有产权的收入应如何管理,怎样加强对这部分收入使用方向、使用过程的监督尚没有统一规定。磐安县财政局、国资局近年来在对企业转让部分国有产权过程中,如何规范国有产权转让程序进行了探索,加强转让收入的管理与监督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标签: 改制企业 国有产权 产权转让 收入管理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农民收入每年都在增长,但较之城市居民,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而且收入差别还呈扩大趋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须在统筹、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上下功夫,要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问题,放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收入分配的总体战略中,加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城市对捉村的支持,以建立温州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 标签: 农民收入 城乡统筹 长效机制 温州市
  • 简介:据一家赌博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英国的在线赌博增长了566%,2004年收入400亿英镑,这主要是女性赌徒增加所致。

  • 标签: 英国 在线赌博业 女性赌徒 发展趋势
  • 简介:2005年6月24日《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令148号)发布后,省委省政府于近期召开了省直单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动员大会。会议将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工作提到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反腐倡廉和促进我省经济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 标签: 非税收入管理 改革试点工作 政府令 单位 管理暂行办法 政府非税收入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就业结构的回归系数为4.33,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每增加一个单位,城乡收入比增加4.33,人力资本的回归系数为79.52,表明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年末常住人口的比例每增加一个单位,城乡收入差距的比值会增加79.52。

  • 标签: 河北 数据差距 影响因素
  • 简介:个税从1994年实施以来,从实际情况看,企业筹划个税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个税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影响颇深。本文基于新个税刚刚施行,对新个税和旧个税进行对比分析,测算施行新个税下的节税效果,同时对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进行举例分析与筹划得出相关建议与结论。

  • 标签: 新个税 员工 分析与筹划
  • 简介: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管制和金融体系二元化特征放大了汇率变动的收入分配效应。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收入分配效应引入到汇率变动的消费效应评估中,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考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收入分配机制在汇率变动消费效应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变化对居民消费率和消费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具体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率,但不利于推动“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的结构升级。此外,研究确证收入分配效应在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消费效应中起重要中介传导作用。

  • 标签: 人民币汇率 汇率变动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收入分配效应 消费效应
  • 简介:本研究对近年来广东农村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缩小地区间农村收入差距的建议。本研究围绕着以下几方面:在过去近10年中,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收入差距增长幅度如此之高;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究竞是受哪些因素影响等。

  • 标签: 收入差距 地区 农民 政策建议
  • 简介:摘要:新收入准则的出台,不仅给被审计单位的收入确认和计量带来新的挑战,还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从“五步法”收入确认模型入手,分析在新收入准则下应当执行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风险评估和实质性程序等,并结合证监会公布的一些典型问题案例,形成一系列应对措施,以更好地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使审计工作更加完善。旨在为注册会计师对收入进行审计核查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 标签: 新收入准则 五步法 审计程序
  • 简介:今年1~3月,我国小口径地方税收收入(包括营业税、城建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资源税、烟叶税以及属于地方的印花税收入,即地方税收入,共涉及11个税种)完成3703.56亿元,同比增收110.92亿元;大口径地方税收收入(注:包括小口径地方税收收入以及地方按比例取得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亨收入,共涉及14个税种)完成6193.93亿元,同比减少906亿元。

  • 标签: 地方税收收入 收入情况 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增值税 耕地占用税 地方税收入
  • 简介: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那么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能否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呢?本文主要是对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加大财政农业支出的政策含义和若干政策建议。

  • 标签: 财政支出 实证检验 公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