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进行全面解说十分必要。对该部法律的法律结构和立法模式、一般条款和保护客体、归责事由、多数人的侵权行为、人身损害的赔偿、财产损失的计算、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停止侵害请求权、使用人责任、网络侵权责任、安全保障义务、惩罚性赔偿、建筑物责任等十四个方面进行解读,串引了我国侵权责任的几乎全部制度。通过对该法制定前的学说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一系列司法解释发展脉络的总结分析,以及对该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同、相关制度的对应性比较考察,既有对各条款基本文义的解释,又有条款设计的妥当性论证,向读者传达了关于中国侵权责任主要制度的立法理由说明。

  • 标签: 中国 侵权责任法 解说
  • 简介:环境污染,眼下比以往严重;环境保护,现在比古代更迫切!环保是中国古人很重视的问题,世上最早的“环保部”便诞生于中国。

  • 标签: 古代中国 环保法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 简介:英国的《禁止年龄歧视》于2006年10月9日正式生效,这项新的法律禁止雇主以年龄为由,解雇或拒绝招收雇员。“禁止年龄歧视”是近30年来英国关于劳工法律条文的最大变化,它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适用于企事业部门的招募、培训、升迁、裁员和退休等各个领域。该针对的人群不仅是年长者.它同时也保护年轻人的权利。该法律规定,员工有权要求在65岁之后继续工作,如果雇主有意让某位员工退休,那么他必须提前6个月通知员工本人。在培训方面,雇主必须排除年龄因素.一视同仁地为员工安排必要的训练。招募员工的广告中也不能出现“年轻、热忱”或者是“成熟、有经验”之类的字眼。新法律还禁止用人单位在招收应届毕业生时通过设定年龄界线,将一部分求职者过滤出去。

  • 标签: 年龄歧视 英国 员工安排 出台 法律禁止 应届毕业生
  • 简介:2004年2月,经过长期的激烈争论,意大利议会终于出台了《医学辅助生殖》。这部深受天主教影响、以严厉保守著称的40/2004法案禁止配子捐赠、代孕、胚胎冷冻和基因诊断,禁止为单身者、同性恋者和死者实施辅助生殖服务,要求每个治疗周期最多培养三个胚胎并且立刻同时植入母亲子宫,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被指胚胎保护制度侵害受术夫妻的权利,影响生殖服务的质量。2005年6月,社会发起公投运动力图推翻法案,但因梵蒂冈的坚决抵制而宣告失败。2009年,意大利宪法法院裁决法案部分违宪并废除相关限制性条款,理由是这些规定赋予胚胎与夫妻相同甚至更多的权利。2013年2月欧洲人权法院在判决其中的PGD条款违背《欧洲人权公约》后再次驳回意大利政府的上诉申请。尽管如此,40/2004法案仍将对意大利的辅助生殖实践、生命伦理原则乃至社会政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医学辅助生殖法》立法 意大利议会 罗马天主教会 意大利宪法法院
  • 简介:有关反垄断的立法宗旨,社会各界还存在很大争议。从大多数国家的实践来看,反垄断宗旨是多元化的。维护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率、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现代反垄断的主要目标所在。这些目标虽然在整体上是趋于一致的,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冲突。为了保证反垄断的有效实施,政府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原则来协调这些立法目标之间的冲突。

  • 标签: 立法宗旨 维护竞争 经济效率 保护消费者 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 简介: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的理论与立法实践已经相当成熟,为各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也为我们处在转型期的后发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充分考察其他国家社会法理论与立法实践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的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是社会法理论研究者的责任。本文试图在较为全面地考察发达国家社会法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的概念作出界定。

  • 标签: 社会法 概念 体系
  • 简介:一、引言1989年3月24日,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EXXONVALDEZ”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湾搁浅,造成了迄今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溢油污染事故,溢出原油38160立方米以上,溢油面积近8000平方公里,污染了1609公里长的海岸线,埃克森公司除了负担20亿美元的油污清除费用之外,还被提出7

  • 标签: 溢油污染 美国埃克森 责任限制 石油公司 财务责任 海洋环境保护
  • 简介:<正>本法于2004年10月19日由议会通过,并于2004年11月4日经总统批准。其中第一、二章及附则一、二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第四章于2005年9月1日开始实施。第一章序言简称及实施时间第1条本法可简称为《2004年竞争》,自部长发布于《政府公报》上之通告指定日期起实施。定义第2条(1)除非另有规定,在本法中

  • 标签: 搜查令 竞争法 政府公报 执行长 误导性 指定期间
  • 简介: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中,"的阶级性"理论受到了挑战:把本质归结为阶级性不仅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而且还会带来实践中的种种困惑.以马克思哲学观及的起源分析,公正性应为的本质属性.的公正性是指公平正直,合乎法度和理性,对人处事合情合理,是非清楚,赏罚分明,不偏袒任何人,为公众利益着想,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承认.的产生史和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 标签: 法本质 法的本质 法的起源 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承认
  • 简介:<正>引子在2007年9月5日的《检察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有意思的短评,文中开篇写道:……这是一个人类生活方式正随"网"而变的时代!然而,网络与法律的结合——网络在我国却处于妾身不明的境况……网络究竟是什么?它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关乎网络的真伪与存废,时至今日依然不甚明了。随后,作者转向美国法学界,因为那里十多年前发生了一场颇有意义的争论,而争

  • 标签: 检察日报 人类生活方式 互联网站 妾身 法律原则 部门法
  • 简介:本文是卡纳里斯教授在债现代化起草期间撰写的一篇关于给付障碍改革的著名论文的一部分,文章以《讨论草案》和《合并文本》两个草案的对比为基础,介绍并探讨了《合并文本》相对于《讨论草案》所作的重要修改,同时也就改革所涉及的给付障碍的各个具体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合并文本》的内容已与最后的生效文本十分接近,因此本文对于研究德国债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 标签: 给付不能 债权人利益 解除合同 损害赔偿 违反义务 合同订立
  • 简介: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而旅游者又往往把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外出旅游作为自己首选的途径。随团旅游引发的人身伤害赔偿纠纷因而也就越来越多。纠纷发生后,受害者都有向旅行仕索赔的意识,但是,如何选择法律来索赔,他们却没有认真考虑过,也不清楚这对他li]A~索赔会有什么不同?一起因随团旅游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的两次不同的判决结果,却告诉了人们选择索赔的法律不同,获得的索赔就会不同,甚至悬殊。

  • 标签: 索赔 人身伤害赔偿纠纷 人身损害赔偿案 外出旅游 生活水平 判决结果
  • 简介:在德国存在着并行不悖的两种产品责任法律机制,即欧盟层面的产品责任和德国传统民法层面的侵权产品责任。本文介绍和比较了两种法律机制的适用范围、规范理念、保护法益的异同,并以欧盟和德国法为基础,对产品、瑕疵、生产者等重要概念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最后指出欧盟范围内产品责任的统一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 标签: 产品责任法 传统民法 法益 《民法典》 损害赔偿请求权 请求权基础
  • 简介:<正>1.一律采用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全书统一。2.引用他人著作应依次标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第一版的著作无须注明版次。例如: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58~161页。②齐树洁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

  • 标签: 注释规范 页下注 民事程序 魏晋南北朝史 唐长孺 民事司法改革
  • 简介:教义学不可替代的功能在于就法律实践进行的沟通,尤其是教义学为法律系统内的沟通提供了“言法语”。教义学的方法有三个:法律渊源学说、法学方法论与体系化。而德国式教义学的潜在弱点在于不恰当的体系化。不恰当的体系化会导致僵化、保守以及对其他学科知识和视角的忽视。但这种不恰当的体系化并非法教义学的必然结果。避免此弱点的途径是在处理疑难案件时的两步走:第一步是首先忘却体系、直面问题,就各种解决方案在法学与非法学上的论据进行充分辩论,并得出此案件的应然处理方案;第二步是回归体系,将上一步中得到的案件处理方案纳入到体系中,对其给出法律体系内部的名分。

  • 标签: 法教义学 体系化 法律规范 法律概念
  • 简介:社会是建立在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虽然中国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路径不同、理论逻辑不同,但都以解决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国家政权为客观依据,形成社会的调整对象、调整方式、调整原则、调整内容,并构成社会的基本范畴。

  • 标签: 市场经济 社会法 社会安定
  • 简介:2000年冬,安德鲁·冯·赫尔希(AndrewvonHirsch)教授在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法学院作了题为《益概念与损害原则》的客座报告,详细阐述了德国刑法上的益概念和英美刑法上的损害原则之间的关系。这个报告分为5个部分:导论;"损害原则";"损害原则"、利益和益;与益理论的内涵关联;简要的总结。赫尔希教授的报告(和文章)试图揭示益概念和英美刑法上的损害原则之间的相似性。但是他发现,在英语文献中,刑法规范的合法化首先要归因于一个行为对于他人的损害(损害原则),接着还要进一步归因于对他人的侵扰原则(offenceprinciple),温情主义原则(保护免于自我行为的后果)以及最后的法律道德主义原则(legalmoralism)(比如,对于风俗和道德的保护),而在德国,刑法规范的合法化的论据就只有一个:益侵害。他的结论是:"单个益概念担当不起恰当犯罪化的理论任务",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是否可能还有其他的"益概念之外的犯罪化理由"。但是,损害原则是否"真的是一个与刑法的益概念相契合的范畴",倒是受到了德国刑法学界的普遍怀疑。鉴于当时德语刑法学界在益概念问题上特定的研讨背景,来自英语法系的赫尔希教授把损害原则和益学理结合起来并试图继续推进益学说发展的努力,在新的视角上激发起人们对法益概念新的兴趣;赫尔希教授的报告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促成了2002年春莫里茨堡(Moritzburg)益理论研讨会的召开。益概念当时面临的特定研讨形势是:一般说来,当时,益概念已经被认为是讲得烂透了的概念。人们通常把它看作是典型的德国人创造出来的一种学理的弹珠游戏的遗存。它的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保障不出现学理推导和结论的随意性。除此之外,别无他用。围绕益概念的学术论争表现在:否定和怀疑益概念�

  • 标签: 法益 德国刑法学 赫尔希 犯罪构成要件 莫里茨 概念问题
  • 简介:德国新《电子电气》2006年3月24日经联邦参议院批准后生效,从而使德国成为最早实施欧盟《报废电子电气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的国家之一。

  • 标签: 电子电气设备 德国 有害物质 限制使用 参议院 指令
  • 简介:刚刚过去的2013年,雾霾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100多个城市重度“沦陷”,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多地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增至700、1000,爆表的“霾”纪录,令人震惊。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环境 环境保护 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