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在经历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相对平静后,南海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区域。随着美国加大介入,南海问题有从中国与邻国间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之争,滑向中关间地缘战略竞争的风险。《南海地区形势报告》系列著作将历史分析与动态跟踪有机结合起来.主要围绕2011年至2014年间南海局势的变化情况,从南海地区总体形势、南海局势有关各方的政策实施以及历年南海热点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动态分析,同时从历史角度较为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南海地区形势发展演变的原因、现状及趋势。

  • 标签: 南海地区形势报告 南海局势 东盟 中国
  • 简介: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俄罗斯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最具前景的地区。俄罗斯远东市场,近几年虽然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但仍然是我省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市场。研究俄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于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开展对俄经济贸易合作、参...

  • 标签: 对俄经贸 俄罗斯远东地区 发展趋势 地区经济发展 俄远东地区 技术合作
  • 简介:自从1989年10月新加坡提出建立“经济增长三角洲”的构想以来,在短短的四年里,不仅这个构想已经变为现实,而且类似的计划还在亚洲地区迅速地风行起来,其发展趋势正在从东南亚沿着太平洋西岸向东北亚这个当今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半月型地带方向扩展,反映了这种新型的区域化经济合作形式正被亚洲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因而引

  • 标签: 地区经济合作 经济增长 太平洋西岸 区域化发展 东盟国家 互补优势
  • 简介:长期以来,分离主义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事关一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分离运动不同的起因与分离运动内在的异质性、弱势性密切相关。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异质性视为东南亚分离运动产生的逻辑起点。分离运动内在的弱势性又决定了其斗争进程的非对称性,由此弱势性成为理解分离运动发展路径与现实走向的重要起点。基于此,东南亚地区分离运动的主要发展路径分为“国内-国际”与“国内-国际-国内”两种。东南亚地区的分离运动之所以从“国内”开始,是因为分离运动首先是国内问题。此后,在持续的发展进程中,基于最终目标实现与否、是否愿意调整最终诉求等原因,东南亚地区分离运动的现实走向主要分为独立、自治与极端化3种。当然,分离主义的产生并非源自单一因素,其最终走向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命题,需要学界长期的关注与研究。

  • 标签: 分离运动 东帝汶 印尼亚齐 泰南
  • 简介:为了评估边境地区经济和人文合作潜力,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部分专家对外贝加尔边疆区的两个边境自治行政区——额尔古纳河滨镇区和外贝加尔斯克区进行调研。对这两个边境区的社会人口状况、农业工业及对外经济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两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但受制于自身人口和投资条件无法发挥自身优势,应加强并搞活与相邻的中国边境地区合作。

  • 标签: 额尔古纳河滨镇区 外贝加尔斯克区 外贝加尔边疆区 中国 经济合作
  • 简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海上搜救合作不但能显著提高搜救绩效,更能有效增进相关国家的互信,维护地区的和平.现实的选择是利用已有的10+N框架,通过召开部门联席工作会议,设立搜救信息共享中心,开展常态化、实质性的搜救演练,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共同推进东南亚海上搜救联合行动协调机制的建设.

  • 标签: 东南亚 海上搜救 联合行动 机制
  • 简介:新加坡是个海岛型的城市国家。全国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234万,地小人密,资源贫瘠。但是,它地处太平、印度两洋海上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历史上新加坡长期是英国殖民地,经济发展畸形,转口贸易一向是它的主要经济命脉。战后,由于近邻取得独立的国家,增加同工业国的直接贸易,加上新加坡人口日增,失业严重,这给传统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新加坡经济造成很大的压力。

  • 标签: 新加坡经济 地区经济 亚洲部分 经济命脉 海岛型 交通要冲
  • 简介:中东地区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东南亚地处伊斯兰世界的边缘。中东地区作为伊斯兰教的中心,一直盛产各种伊斯兰思潮:瓦哈比运动、伊斯兰现代主义、伊斯兰民族主义等,并通过朝觐和留学等方式向东南亚伊斯兰社会传播,激发了东南亚的帕特里运动、伊斯兰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标签: 伊斯兰思潮 伊斯兰现代主义 伊斯兰民族主义 中东 东南亚
  • 简介:2008年4月28—29日,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经社事务部NGO处联合主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奥运”第三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非正式网络/亚太地区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集了联合国官员、亚太及世界其他地区11个国家的非政府组织(NGO)代表,

  • 标签: 非政府组织(NGO) 可持续发展 非正式网络 亚太地区 绿色奥运 联合国
  • 简介:一、跨国自由经济区的出现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世界自由经济区的诞生,如果从1547年意大利热那亚湾的雷格亨(leghorh)港被正式命名为自由港时起,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自由经济区经历了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无论其功能、类型、模式及空间范围,管理方法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由经济区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权威立法而划出的一定地域及空间范围,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内容在内的对外经贸活动中,采取有别于国内(或区内)其它地区的更为灵活的优惠的政策及独特的管理方式,以利于吸取外商投资并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生产性活动及科技活动,促进本地区及本国经济发展,有利于国际间的贸易自由化.从世界自由经济区的发展历程看,早期出现的自由经济区主要是适应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广泛发展,世界性市场已初具规模的形势,其功能仅限于自由港,即以直接促进商品的流通为目的,活跃转口贸易.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全世界总计有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5个自由经济区,可见其发展速度也是缓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自由经济区深入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紧密联系是世界自由经济区发展?

  • 标签: 跨国自由经济区 东北亚地区 布拉戈维申斯克市 边境地区 印度尼西亚 图们江三角洲
  • 简介:19世纪孟加拉地区毗湿奴教派女修士文化活动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印度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社会文化的明显变化.毗湿奴教派女修士的文艺表演虽多以宗教为题材,却反映了民间的疾苦,虽歌颂宗教神祗和英雄,却借此表达妇女的痛苦,虽有宗教外衣,却不乏叛逆色彩.其文学创作、表演内容、社会含义,远远超过了宗教的意义.

  • 标签: 19世纪 孟加拉地区 毗湿奴教派 女修士 印度教 文化活动
  • 简介:2017年6月16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滨海边疆区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拉林教授应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宇、首席专家刘爽的邀请,来到该院为青年学者们作了题为“21世纪初俄罗斯一体化战略优选:大欧亚或亚太地区”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刘爽研究员主持,犹太研究中心主任刘涧南担任翻译。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学术报告会 一体化战略 亚太地区 21世纪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简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广西实际并借鉴相关评价模型对波特"钻石模型"加以改进,运用改进后的模型对西南地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区域经济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急需培育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专业性生产要素以及政府的强力推进等因素。因而,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要按照改进后的"钻石模型"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各种积极因素,着眼产业要素提升的驱动力、强化内生要素发展的推动力、增强外在要素发展的带动力,从根本上实现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

  • 标签: 钻石模型 区域经济 竞争力 广西
  • 简介:201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越抗美胜利50周年(1965~1975年)和援老抗美胜利47周年(1968~1978年)。本文概述了这两场援外斗争的情况,并提出了应该铭记和研究这两场援外斗争的重要历史意义。

  • 标签: 援越 援老 抗美 意义
  • 简介:2008年4月28日,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与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非政府组织处主办,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协会协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奥运”第三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非正式区域网络/亚太地区网络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和公共信息部的官员以及来自印度、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可持续发展 中国北京 国际会议 地区网络 区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