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数字音乐平台在新一轮兼并整合浪潮中逐渐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本研究首先梳理数字音乐平台的特征及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其次通过数据建模,以虾米音乐的用户特征为切入点,界定其主要用户群为年轻、高学历的体制外人群,同时结合虾米音乐的产品特性进行分析。最后,研究者提出包括增强用户身份认同感,注重产品的情感设计以及提升产品社会属性在内的三大战略性发展策略,以期对数字音乐平台的发展提供用户研究基础。

  • 标签: 网络音乐 用户特征 音乐社区 发展战略
  • 简介:我国外来务工者以青年居多,对于住房有着迫切的需求。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逐步将城市外来人口纳入保障住房体系。本研究以S镇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廉租住房社区Z为例,运用社会空间辩证法,分析青年务工者在保障性住房社区中的生活面貌,进而探讨其背后的社会逻辑。研究发现,面向外来务工者兴建的廉租住房社区选址偏僻,主要作为城市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社区中的外来务工者处于"政策吸纳,空间排斥"的矛盾中,基层社会各方的吸纳帮助外来务工者在排斥性的空间中构建起稳定生活,同时,外部设施的不可得性与社区内部的自给自足相互强化,形成一个封闭的社会空间。外来务工者在廉租住房社区中的安居实际上建立在社会区隔、阶层固化的风险之上,外来务工者的居住权利只是临时性雇佣关系的附属。

  • 标签: 社会空间辩证法 廉租住房 生活秩序 青年外来务工者
  • 简介:民主主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共青团把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增强组织政治特性的一项基础工程,置于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运动变迁宏大背景下,青年干部教育的发展有其鲜明的时代风貌和典型特征。根据当前共青团改革背景下新时代党对青年干部培养要求,总结了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干部教育的经验,为的是加强其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基础作用和战略作用,建设好党在青年工作领域中具有特色鲜明政治学校。在青年干部的教育上突出政治,把握青年干部教育培养的新动向,实现分类培训与按需培训有机结合,构建具有青年干部教育特色的团课教育体系,优化中央、省、市各级青年干部教育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青年干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效利用各类优质培训资源,构建全国青年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

  • 标签: 共青团改革 青年干部培养 民主革命时期经验
  • 简介: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宗教生活方式被突破,网络宗教对青少年一代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在形成,面对与回应是必须的:首先,要遵从网络传播规律,以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思想产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其次,应尊重青少年的个体信仰自由,提升服务青少年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为引导好、规范好网络宗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土壤;再次,须建立常态化网络宗教应对处理的专业化队伍和舆情监测系统。

  • 标签: 网络宗教 数字化生存 青少年
  • 简介:根据列斐伏尔、埃尔顿和马西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以西方为主体的全球化、现代化叙事逻辑是时间性的,即旨在通过“时空互化”将多元的空间叙事转换成单一的时间叙事,进而将其规定和解释世界的特有方式强加给世界所有民族,这一点最为充分地反映在其所昭示的“时间政治观念”中。然而,“政治总是空间性的”,现代民主政治本身可以通过资本逻辑以及理性和律法精神实现对空间的政治占有和控制。因此,为了有效地应对这种时间性的叙事逻辑,我们需要塑造某种不同于“时间政治观念”的“空间政治观念”。

  • 标签: 新马克思主义 空间政治批判 全球化现代化
  • 简介:张华撰著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聚焦共青团职能研究这一薄弱环节,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共青团职能及其演进的政治逻辑,理性地回应了弱化共青团职能的政治属性的倾向和试图突破传统的党团关系理论框架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研究视野具有开放性、理论研究具有创新性、系统性。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得还不够充分,在实证研究方面还有待加强等。但该书仍属这一研究领域学术含量较高的上乘之作。

  • 标签: 共青团 职能 研究
  • 简介:PISA测试2012年的数据表明,在使用倾向值匹配以排除家庭经济地位等诸多背景因素的影响后,互联网仍对上海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学生首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越早,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就越好;而学生首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又与背景因素显著相关;这表明互联网同时也拉开了学业水平的差异,数字鸿沟在持续产生影响。互联网对不平等的再生产论得以证实,但仍不可忽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互联网 学业水平 倾向值 数字鸿沟
  • 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崛起,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社交媒体在青年学生中迅速普及,数字化平台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观点的信息场域,也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手段。数字化阅读具有高效便捷、精准到达、即时传播等优势,但数字化阅读碎片化、感性化和娱乐化的特点也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目标,培养大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精神内涵;充分利用先进数字技术的联通性、互动性的优势,是应对冲击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的应对之策。

  • 标签: 数字化阅读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安东尼奥·奈格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以批判客观主义范式、重回革命的政治性—主体性话语为逻辑构架,彻底颠倒了劳动和资本的力量关系,并以阶级斗争的革命政治学,将历史运行的中心结构转移到回归工人阶级立场的阶级构成之上,进而把非对称性的阶级对抗当作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的马克思主义",因对主体性话语的偏执、对历史过程的简化和对历史本质论的拒绝,最终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

  • 标签: 安东尼奥·奈格里 历史唯物主义 革命主体性 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