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在岩溶地区修建隧道时,隧道施工引起的地下水渗漏通常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根据隧址区环境特征和隧道特征等条件,选取相关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后,最终建立岩溶山区隧道工程地下水渗漏引起的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可用于评价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渗漏引起的环境负效应程度。

  • 标签: 岩溶山区 地下水渗漏 环境负效应 指标体系
  • 简介:随着车辆和驾驶人的持续猛增,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尽管看似稳定但逆转的可能性也较大,政府需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然而,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现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在职能设置上存在较大缺失,在机构设置上不合理,继而引发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已成为完成该项工作的严重障碍.我国需基于先进的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治理思想推行包括设立新的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机构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构、确立公安机关仅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机构等在内的改革.

  • 标签: 道路交通 交通安全 管理体制 系统治理
  • 简介:介绍斯里兰卡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流程及相关法律法规,并以斯里兰卡北部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对其环境影响评价流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国际项目 高速公路 环境影响评价
  • 简介: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上海市静安寺地铁站作为研究对象,并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在步行环境调查方面,针对影响可步行性要素,共设计了19个可量化的建成环境指标.然后,利用Google地图和三维街景地图、建筑测绘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对103个街道段进行指标统计,并将街道实景制作成卡片供被调查者评分.由于每个人的日常活动范围和特定路径不同,针对片区的感知评分不能用于回归模型的因变量,所以选择以街道段为单位,来研究影响可步行性的建成环境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到可步行性整体回归模型的解释度为0.652,得到结论:人行道有效宽度越宽、机非分离、街道两侧没有围墙、缓冲区宽度越宽,则可步行性得分越高.

  • 标签: 轨道交通 慢行交通 可步行性
  • 简介:根据对高职高专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职场需要与专业口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适应职场需要拓宽专业口径的途径。

  • 标签: 高职高专院校 环境艺术设计 就业情况 专业口径
  • 简介:高等级公路(含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路线、路基路面、桥涵、交通安全工程和服务区等。在平原微丘区,路线一旦定后,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问题,除非富有经验的工程师能发现问题。而在山岭重丘区的路线,则有是否实现科学发展观和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思想的问题。

  • 标签: 高等级公路建设 环境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 科学发展观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 简介:2018年10月24日,由中国公路学会和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绿色公路技术交流会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开幕。会议得到了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公路学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昌至吉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的大力支持。本次交流会以“践行绿色理念,提升工程品质”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各省市的近600名代表到会交流。

  • 标签: 中国公路学会 可持续发展 技术交流会 学术年会 环境 江西省公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