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东北某大型输水隧洞洞室冬李寒冷季节,在进行钻爆法施工过程中,遇到洞口支护的方案确定、拌和保温系统、供排水系统保温以及洞室开挖过程中,洞口保温措施实施过程加以总结,对寒冷季节北方地区洞室开挖过程中遇到的因气温条件下降,使施工难度加大、从处理过程进行分析解决,为我国冬季寒冷季节北方寒冷地区洞室开挖提供了保责的经验。

  • 标签: 北方 寒冷季节 钻爆法施工 技术
  • 简介:指出混凝土衬砌渠道的冻害可以分为冻胀破坏、冻融破坏和冰冻破坏3种类型,论述了不同冻害的破坏形式,认为冻胀破坏在我国北方季节性冻土地区比较广泛,对工程的危害程度较大,是刚性材料衬砌渠道的主要冻害形式,阐述了渠基土的冻胀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回避冻胀、削减冻胀、衬砌结构和运行管理等方面防治冻胀的措施。

  • 标签: 衬砌渠道 冻害 防治措施
  • 简介:我国大型水电资源开发的重心已向云南、四川、青海和西藏等高海拔、高寒地区转移.此类地区气候环境条件恶劣,对混凝土大坝的筑坝技术、温控设计和施工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介绍了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征、筑坝材料特点、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特点以及混凝土温控防裂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成果,并结合目前在建的西藏地区藏木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工程,介绍了高海拔、高寒地区混凝土温控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 标签: 高海拔 混凝土坝 温度控制 关键技术
  • 简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剧,对传统水资源评价技术方法提出了挑战.针对变化环境下缺资料地区传统水资源评价方法水量“还原”失真、水质水量评价分离、地下水和地表水评价分离等问题,本文采用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水资源评价方法,探讨了其评价原理、关键步骤和在缺资料地区的适用性等,并以西北内陆河玛纳斯河流域山区为例,比较了传统水资源评价方法和本文所用方法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本文所用方法在流域水资源评价精度、评价对象和水文要素的完整性、评价时段的灵活性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证明利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有望实现水资源的动态、高效和快速评价,其评价原理可为水资源评价方法的改进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技术支撑.

  • 标签: SWAT模型 水资源评价 缺资料地区 玛纳斯河流域
  • 简介:查明太行山缺水地区变质岩裂隙水水文地质特征与其电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分析该地区基岩裂隙水的赋存规律。阜平县是典型的太行山变质岩缺水地区,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采用音频大地电场法、放射性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和激电法对比研究了变质岩裂隙水的电性特征,形成了一套高效合理的寻找地下水富水部位的技术方法组合。结果表明,阜平县变质岩裂隙水地区水文地质特征与其电性特征之间具有明显的一致性。阜平县变质岩基岩裂隙水地区的地下水勘查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此类变质岩分布区地下水的找寻起到了示范作用。

  • 标签: 电性特征 地层特征 变质岩裂隙水 断层
  • 简介: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景观用水与工农业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邢台市在城市水景观实践中,因地制宜,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利用中水或雨洪资源作为景观用水,缓解了水资源紧缺问题;为使河道具有更大的水面面积,采用橡胶坝在河道内拦截蓄水,兼顾防洪、净化水质和景观多种功能。通过对邢台市城市水景观设计规划分析,为水资源短缺地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缺水地区 水景观设计 景观用水 邢台市
  • 简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陆地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本文利用高斯平滑滤波处理的2002—2015年逐月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了西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西北地区陆地水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每月减少0.014cm,相当于每年减少53.5亿m3。在空间上,2002—2015年间陆地水储量减少区域约为224万km2,增加区域约为106万km2。各地区陆地水储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达到年内最大值,陆地水储量处于盈余状态;冬、春季节为年内的低值区,陆地水储量处于亏损状态;陆地水储量的变化与降雨季节变化一致,表明西北地区降水是最重要的陆地水来源。

  • 标签: GRACE 陆地水储量 降水 时空分布 西北地区
  • 简介:本文介绍了黑龙港流域和运东地区流域现状和水环境,提出这一地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践行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充分利用现有河系工程,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对策,以缓解黑龙港流域水资源短缺局面.改善水环境、水生态现状。

  • 标签: 黑龙港流域 雨洪资源利用 运东地区 发展方向
  • 简介:贵州省独山南部地区因可溶性碳酸岩层广布,造成地表水缺乏,但喀斯特地下水比较丰富.经调查研究,查明了该区9条地下河系的分布及主要技术特征,总结了该区以修建地下水库为主的开发地下水的有益经验.通过地下河系出口的长期观测、动态分析以及水平衡计算等方法,计算出了该区地下水的径流量、有效入渗量、储存量及总水资源量,用系统分析中的"动态规划"方法,对全区各不同时期的用水量进行水资源调配.

  • 标签: 喀斯特 地下水资源 环境水利 优化调配 贵州 水平衡
  • 简介:我国北方强人类活动平原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峻,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水循环模拟是流域水资源研究的基础,其中基于DEM的河网水系提取是基础环节。平原地区由于沟谷发育不明屁,且人工河道和沟渠众多,流域汇流结构支离破碎,常用的河网提取模型往往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本文借助已有的主要干流数字化河网水系,提出了流路强化处理方法,用于对平原地区的DEM进行预处理,经过处理后的DEM输入河网提取模型,可以得到流路正确、且河网密度更精细的河网水系拓扑结构,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高精度水文单元划分奠定基础。该方法在强人类活动干扰的典型流域——海河流域进行了应用,对比了流路强化处理前后的河网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处理方法。

  • 标签: 数字流域 河网提取 DEM 海河流域
  • 简介:以西南地区水电开发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融合交叉水利界与生物界已有的数据资料与科研认识,基于USGS90m精度的DEM数据和西南地区大坝数据库,在生成的数字河网上再定位大坝,并与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KBA)电子地图图像集成。通过大坝与KBA的空间位置关系分析,发现大坝集中区与表征生物多样性的KBA区域不重叠,但水电开发,尤其是中小水电,同KBA区域的保护的冲突还是存在;西南地区大坝对于以陆面生物为主划分的KBA影响有限。在KBA中引入水生生物多样性后,大坝对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可以被客观的评价。

  • 标签: 西南地区 大坝 图像集成 生物多样性
  • 简介:葡萄牙为了实现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大力发展水电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对未来开发电站排序工作的第一步,最近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14个最新拟建的大中型水电工程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上。

  • 标签: 拟建 中部地区 葡萄牙 发展 大中型水电站 目标
  • 简介:甘肃白银平川捡财塘风电场建设场址地处祁连山造山带东缘走廊过渡的南缘,松山复背斜的北翼,地层土质中除个别风机基础地层中夹有粉细砂及角砾层外,其余土质均为Ⅳ级湿陷性黄土,且覆盖厚度大。在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风机基础的设计中,首次采用了独立基础,这在高寒冷湿陷性黄土地区尚数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首次,施工时无可借鉴的施工经验及可参考的施工参数。加之风机独立基础地基处理又采用的是摩擦桩地基处理方式,这一项在全国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施工中是第一次尝试及验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寒冷湿陷性黄土地区大吨位、频繁震动独立风机基础的施工工艺及湿陷性黄土地区摩擦桩的施工技术,对其它湿陷性黄土地区风机基础及建筑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和可推广应用性。

  • 标签: 湿陷性黄土 风机 地基 独立基础
  • 简介:关中地区有人口约2000万,耕地2700万亩。是我国大西北门户、是国家经济向中西部转移的纽带,又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区内工农业生产不仅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也是国家重点布局生产力的地区之一,区内尚有旱地600~700万亩,

  • 标签: 关中地区 中西部 耕地 国民经济 国家经济 重要途径
  • 简介:灵寿县丘陵区是太行山前典型的缺水地区,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综合勘探手段,成功施工了探采结合井,并通过抽水试验评估了可开采量。通过本次地下水勘查,表明在太行山前变质岩分布区找寻岩溶裂隙水,需要充分分析地质条件找寻可溶蚀性岩层,结合地形地貌重点勘查具有较大汇水面积地段,同时考虑岩性变化界线形成的储水空间。此外,采用水文地质详查结合先进的物探钻探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勘查技术方法。灵寿丘陵区的地下水勘查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此类变质岩分布区地下水找寻起到了示范作用。

  • 标签: 太行山前 严重缺水区 地下水勘查 高密度电法 激电测深 气动潜孔锤
  • 简介:通过侵水前后湿陷性黄土的快剪试验,发现侵水后土样的抗剪强度明显低于天然状态下土样的抗剪强度,且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与土的类别有关。粉土类湿陷性黄土侵水前后的抗剪强度在各级压力下变幅相当,并且抗剪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黏聚力的降低上,降幅达92%;侵水前后粉质黏土类湿陷性黄土的抗剪强度变化随压力变化分为快速变化和缓慢变化两个阶段,根据土的湿陷程度不同抗剪强度发生快速变化的起始压力也不同,其中内摩擦角的变化随湿陷系数的降低而减小,黏聚力的变幅与土的湿陷程度以及压缩系数有关。

  • 标签: 快剪试验 黏聚力 内摩擦角 粉质黏土 粉土 湿陷程度
  • 简介:我国水力资源甲天下,1980年统计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3.78亿千瓦.经多年勘测规划又有增加,据1994年统计全国可开发大中型水电达4.046亿千瓦,加上小水电可开发0.713亿千瓦,合计4.76亿千瓦.在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内,平均每平方公里49.4千瓦,是世界诸国中较高的.

  • 标签: 东中部建 丰富大力 地区水力资源
  • 简介: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在第八届中国西博会召开之际,西博会组委会、四川省水利厅与省环保局共同主办“2007·中国西部水电开发利用与环保节能峰会”,共商西部水电开发与环保节能大计,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意义深远。受陈雷部长的委托,我和农电局田中兴局长代表水利部对峰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致以亲切的问候!

  • 标签: 中国西部 环保节能 水电开发 开发利用 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