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分析1980~2005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7个气象台站平均的气温变化趋势和气候系数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1960~2005年间该流域中游日喀则站和下游林芝站气温的变化趋势,研究了该流域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0~2005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气温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尤其是夜间气温和冬、春季气温的升高更显著,而且该流域变暖幅度高于整个高原的平均增幅,因此该流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程度也较整个高原更为显著;而该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温幅度要明显高于下游地区的,即该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暖较下游地区的更为显著。

  • 标签: 雅鲁藏布江流域 气候变化趋势 全球变暖
  • 简介: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背景下,甘肃中部地区极端气象事件显著增多,尤其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严重损失。根据近30a冰雹落区、地形地貌对冰雹天气发生发展的影响、冰雹移动路径分析表明,中部地区雹云生成发展和移动路径除受天气系统影响外,复杂的地形地貌是影响降雹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之一。结合冰雹预报预警,提出人工消雹作业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消雹试验效果,为防雹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冰雹 地形地貌 移动路径 防御
  • 简介:为进一步加强为基层气象部门服务,浙江省气象局党组成立了专门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工作,并拟定了调研提纲和调查问卷,分片(经济较发达、相对欠发达)召开了专题座谈会。通过调研,对基层气象部门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形势与需求进行了专题分析,并提出了推进基层气象事业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 标签: 基层 服务 对策
  • 简介:应用1961—2012年山东省26站夏季降水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指数等资料,分析了山东夏季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夏季强降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部分地区呈增多趋势,暴雨日在1989年前后发生突变;强降水日数比重呈增大趋势,半岛北部增大趋势明显,近208比重明显高于前期,且波动幅度加大,同样在1989年前后发生突变;大雨日降水强度增加,暴雨日降水强度减小,两者均在1990年代降水强度最大,半岛、东南沿海地区为强降水雨强高值区。对其成因初步分析发现,强降水时间变化与西太平洋副高南北位置关系密切,台风带来的强降水是影响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强度的关键因子。

  • 标签: 山东夏季 强降水 时空演变 成因
  • 简介:在分析翻斗式雨量传感器产生误差的现象与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具体的调整和维护方法,并认为雨量调整涉及的问题较多,也比较复杂,只有在确定是由于传感器基点位置不正确而造成的雨量误差时,才做基点调整,且一般不提倡台站自行进行调整.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雨量 误差 分析 维护.
  • 简介:针对京津冀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NO。(氮氧化物)和PM2.5(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gm的颗粒物),应用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中小锅炉烟气脱硝技术,并根据2015年和2030年我国能源规划,设计3种技术应用情景,采用WRF.CAMx耦合模式,对京津冀地区大气中NO。和PM2.5进行了应用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单独应用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后(方案1),北京、天津地区大气中的Nq浓度降低幅度达20%,河北地区降低5%;PM2.5的浓度降低幅度约10%;应用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和2015年能源规划情景(方案2),京津冀地区大气中NOx和PM2.5浓度的降低幅度均超过20%;应用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和2030年能源规划情景(方案3),该地区NOx浓度降低幅度与之相当,PM2.5浓度降低幅度超过30%。可见脱硝技术和清洁能源利用的有效性依赖于其应用比例。二次气粒转化的化学过程形成的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对该地区空气中PM2.5浓度的贡献很大,冬、春、秋季硝酸盐最大贡献高达60%,夏、秋季硫酸盐最大贡献超过70%,铵盐四季最大贡献约25%。这说明PM2.5的主要前体物N0x、SO2、NH3、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CO等均大幅度削减才能有效降低该地区空气中PM2.5浓度。

  • 标签: NOx PM2 5应用情景 化学过程 WRF—CAMx模式
  • 简介:1引言本文通过对德化历年(1960-2003年)基本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德化县霜发生的一般规律降温的特点,特别是初、终霜出现的规律,以求做好霜的预报,以便事前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作物的冻害,为农业生产服务。

  • 标签: 长期预测 气候特征 终霜 化霜 农业生产服务 统计分析
  • 简介:开展冷空气对海水养殖水温的影响水温预测预报,可为水产养殖灾害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以东沙海水养殖场为试验基地,对2010~2011年整个冬季冷空气活动期间水温气温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不同强度、伴随不同天气现象的冷空气影响下水温的变化情况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该冬季共有9次冷空气影响,水温变化趋势与气温相似,但变幅小于气温,而且有明显的滞后性;冷空气对水温有显著的影响,影响程度与冷空气强度、伴随的天气现象水的深度有关,冷空气越强,水温下降幅度就越大;不同天气条件对水温的影响不一样,晴天时水温下降较小,阴天水温降幅增大,寒潮影响时水温大幅度下降,冷空气影响结束后1~2d,水温降到最低值;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冬季养殖塘水下0.5m和1m的水温预报模式,经独立样本检验,准确率高,可以应用于业务服务。

  • 标签: 冷空气 海水养殖 气温 水温 预报模式
  • 简介:环青海湖地区生态变化引起世人关注,本文从环青海湖生态、环境现状入手,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引起青海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

  • 标签: 生态环境 环青海湖地区 山脉 河流 土壤 气候
  • 简介:主要利用1961~2014年中国东部地区438个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从大气内部动力角度对夏季不同极端降水情况下的环境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言,在极端降水频次偏多年时,850hPa风场整层水汽输送距平场均表明东亚夏季风偏弱,有利于更多的水汽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500hPa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持续日数偏多,有利于冷空气南下,200hPa东亚副热带急流偏南,且30°N以南偏西风异常有利于辐散,而在斜压波包从西北东南向传播为极端降水事件分发生集聚了能量;对华北地区极端降水频次偏多年而言,850hPa风场整层的水汽输送距平场均表明东亚夏季风偏强,有利于更多的水汽输送到华北地区,500hPa高度距平场日本海正距平,贝加尔湖蒙古地区为负距平,华北地区东高西低,200hPa东亚副热带急流偏北,从而导致我国华北地区极端降水频次偏多,能量传播也为西北东南向。这些结果表明极端降水的变化,与大气内部的动力作用和能量的传播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极端降水事件 环流异常 波作用通量
  • 简介:4102接地电阻测试仪是目前防雷检测中的常用仪器,准确的接地电阻测试值的取得是对一项测试的基本要求,而接地电阻值的取得与很多因素有关。本文仅根据4102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列举了接地电阻测试中出现的几种反常原因并作了简要分析,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反常现象的一些对策。

  • 标签: 接地电阻 反常原因 对策
  • 简介:介绍了江西省气候影响评价诊断分析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结构,并阐述了气候资料收集处理子系统、气候影响评价分析子系统、气候动态监测诊断分析子系统、产品分发和业务服务子系统的功能.

  • 标签: 气候 评价 监测 诊断
  • 简介:雾是发生在近地面的一种气象现象,同时也是一种主要的危险性天气和诱发人为灾害的因素之一。通常当地面附近辐射降温时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产生雾滴形成雾,它严重地降低了大气能见度,对公路、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有很大的危害性,从下面给出的一些雾灾实例经济损失就可看出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标签: 交通运输 大气能见度 人为灾害 辐射降温 海陆 北京朝阳区
  • 简介:电视天气预报制作作为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目前多媒体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作一概述.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1.1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概括地讲,就是将声音、图形、图像、影印、录像和文本数据等不同的媒体信息(尤其是声音、视象信号)在不同的界面上组合,并使各种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上存取、转换、编辑、同步,以达到计算机和用户之间双向交互式和多样化的操作技术.

  • 标签: 电视天气预报制作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系统综述 语音库 分布式多媒体 信息系统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雷电灾害也越来越多,公众和媒体对雷电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自2007年起,浙江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具有完整的闪电时间、空间、强度等参数资料,为了能让公众完整了解金华市雷电监测信息和雷灾特征,本文利用2012年金华市闪电定位资料,对地闪的密度、月份—时段、地闪强度累积百分比、地闪强度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对雷电灾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金华市雷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兰溪东部、金华西部、东阳东部、永康南部义乌北部等金华市周边区域闪电次数较多,而东阳、兰溪、浦江的年平均闪电密度最高,分别达到4.98、5.16和4.89次/年·km~2。从时间上看,2012年主要集中在6-8月13-17时。从地闪强度分布特征看,主要为负闪,超过95%,其中0~-50kA比例最高,达到86.62%。地闪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不明显。从雷灾受损类别看,主要集中在办公和家用的电子电器设备农村地区,其中人员伤亡均出现在农村。从雷灾事故主要行业统计来看,电力、通讯、金融比例相对较高。

  • 标签: 雷电 时空特征 雷电灾害
  • 简介:在分析沈阳近百年特别是近50a降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沈阳市降水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沈阳市降水量变化决定水资源变化,自1956年以来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且随着年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地下水变化平缓;地表水资源变化速度比降水变化速度快。同时降水量对辽、浑河的自然径流量影响显著,年际变化剧烈;近10a沈阳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将加剧沈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对气候进行预估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估。

  • 标签: 降水量 水资源 径流量 地下水 对策
  • 简介:利用2001—2010年旬阳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烟叶苗床期、大田期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并从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趋利避害的角度出发,探索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对策。

  • 标签: 烟叶生长期 气象灾害 防御对策
  • 简介:本文对河北省气象继续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就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组织管理、教育培训经费、培训条件和设施、教育培训师资教材建设以及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加强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教育培训工作 河北省 气象 教育现状 组织管理 效果评估
  • 简介:根据枇杷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塘栖历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塘栖枇杷生长期气温、降水量、日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趋利避害、科学发展枇杷生产的建议,并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 标签: 枇杷 气候适宜性分析 气象服务
  • 简介:收视率是一个电视节目社会影响和市场占有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2003年初,新华社一条短小的消息引起了电视界的震动:在由中央电视台会同中国科学院、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共同完成的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天气预报收视率位居榜首。这个调查结果,让很多电视人对电视气象服务有了更多的关注。

  • 标签: 气象影视节目 受众群体 福建 电视节目 中国科学院 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