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护理方法,提高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3月诊治的39例缺血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房颤、冠心病等相关疾病;所有患者均有腹痛症状,13例患者有便血情况。结论缺血性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临床护理也缺乏特异性,主要是对症护理,早期应严密观察病人腹痛情况,做好护理评估。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临床表现 诊疗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干预模式对息肉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出院时的焦虑症状和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综合内科行息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我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息肉患者在出院时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134.04±32.67)明显高于对照组 (76.93±24.28),干预组息肉患者在出院时焦虑水平得分(36.18±11.12)明显低于对照组(45.93±13.29),干预组息肉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维度的得分以及生活质量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干预组息肉患者的胃肠胀气、呕吐、腹泻、出血、穿孔、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息肉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行为,降低息肉患者出院时的焦虑症状,改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自我护理 肠息肉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治疗血透患者重度继发性甲状腺旁功能亢进对肾性贫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9例血透发生重度继发性甲状腺旁功能亢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病情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病情改善时间较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血透引发重度继发性甲状腺旁功能亢进对肾性贫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病情改善较早,且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治疗价值,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该推广。

  • 标签: 血透 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 肾性贫血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斜肌切断减弱术在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水平斜视度数、下斜肌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水平斜视度数为(7.22±1.09)°,低于对照组的(10.23±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斜肌功能亢进比例低于对照组,下斜肌功能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斜肌切断减弱术可有效改善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斜视症状和水平斜视度数,促进下斜肌功能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斜视 下斜肌功能亢进 下斜肌切断减弱术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症治疗中采取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时期)收治以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症患者总计134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67例)与实验组(6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甲巯咪唑治疗,实验组采取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水平,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FT3、FT4、AST、ALT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94.03%&73.13%),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9%&10.45%),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症患者的治疗中,采取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水平,减少治疗并发症。

  • 标签: 甲巯咪唑 糖皮质激素 联合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症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症治疗中采取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 2016年 12月 -2018年 12月时期)收治以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症患者总计 134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 67例)与实验组( 6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甲巯咪唑治疗,实验组采取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水平,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 FT3、 FT4、 AST、 ALT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 94.03%&73.13%),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49%&10.45%),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症患者的治疗中,采取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水平,减少治疗并发症。

  • 标签: 甲巯咪唑 糖皮质激素 联合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症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疾病患者实施早期内营养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9月的 100例重症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内营养护理干预组进行了早期内营养护理干预。结果:早期内营养护理干预组满意占比、血糖情况、血红蛋白、重症疾病患者营养改善时间、重症疾病患者 ICU住院时间、感染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 P< 0.05。结论:重症疾病患者实施早期内营养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效果。

  • 标签: 重症疾病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肠梗阻术后发生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诊治的 116例肠梗阻术后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 5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 5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瘘愈合、腹胀腹痛消失时间与 SCL-90因子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肠梗阻术后发生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疗效显著,患者瘘愈合情况较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肠梗阻术 肠瘘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内营养支持护理 的方法及预后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 40 例,均来自本院收治的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收治年限为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分成 2 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实施早期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延期内营养支持干预,将实施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比对。 结果: 两组比对有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护理满意度较高,比对对照组更优。 P < 0.05 。 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采用 早期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辅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理质量,可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 97 例 危重患者早期内营养达标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方法 : 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 月于我院收治住院的 97 例 危重患者 ,将其按照随机对照组法分为 2 组,其中, A 组 49 例患者为达标组, B 组 48 例患者属于非达标组,对 2 组患者进行 GCS 、机械通气、呕吐以及腹泻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影响内影响达标的因素,同时比较实施对策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 结果 : 患者在进行分析后显示: GCS 分数、机械通气、呕吐以及腹泻等因素均可影响危重患者早期内营养达标,且经过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未采取措施前, 且 差距较为显著,即 P < 0.0 5 。 结论 : GCS 、机械通气、呕吐以及腹泻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早期内营养达标,对应治疗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大大节约住院费用, 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危重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达标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在行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来我院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 4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 40例患者均已治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包含堵管、呕吐、脱管、腹泻与误吸,在经过针对性的护理与对症处理,患者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往往需要给予内营养支持治疗,而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康复。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重症胰腺炎应用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ICU在2015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2例,将10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1例实验组与常规组51例,常规组开展外营养治疗,实验组开展内营养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改善情况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胰腺炎应用内营养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促进预后。

  • 标签: ICU 重症胰腺炎 应用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梗阻手术患者并发瘘的原因,并探究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2例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肠梗阻手术患者并发瘘患者资料分析,整理患者并发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时间指标。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结论根据肠梗阻手术病人并发瘘的原因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并发症少,干预效果明显。

  • 标签: 肠梗阻手术 肠瘘 原因 护理
  • 简介:方法43例肝硬化病人按病人意愿分为PEN组与部分外营养(PPN)组,在第7天时PPN组TRF和PAB较营养前明显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部分内营养(PEN)对肝硬化病人营养状态恢复及肝功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支持肝硬化 治疗效果 病人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和分享大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1例短综合患儿综合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普外科因行大部分小肠切除+空肠-横结肠吻合术而住院治疗的1例短综合症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即在患儿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管道通路护理、生活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监测并记录患儿的24小时出入量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通过营养支持和综合护理,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经口喂养,体重增长已出院。结论对于短综合征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可以维持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达到临床治愈水平。

  • 标签: 小儿 综合护理 短肠综合症 方法
  • 简介:摘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几百万的炎症性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IBD)患者,IBD主要包括两种临床类型(1)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2)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其主要影响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IB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IBD存在多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环境诱导、肠道的免疫机制、肠道菌群、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药物、妊娠、应激等。研究表明IBD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启动基因易感个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IBD发生,最主要的观测证据如下(1)IBD的损害主要发生在细菌计数最高的部位;(2)大便分流与CD患者的远期预后密切相关,未进行大便分流的患者复发率远高于大便分流患者;(3)基因易感性的UC患者在行回肠袋-肛管吻合术后肠道细菌在回肠袋大量定植引起黏膜炎症反应。本文就肠道菌群与IBD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炎症性肠病 益生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肠梗阻术后发生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116例肠梗阻术后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58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瘘愈合、腹胀腹痛消失时间与SCL-90因子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术后发生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疗效显著,患者瘘愈合情况较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肠梗阻术 肠瘘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加全面的探究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内营养效果及护理对策研究。方法本次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内营养效果及护理对策研究实验选取了72名经过胃肠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并且随机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有36名,对照组的常委手术患者使用外营养为基础的传统康复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内营养物质支持并且加以配备专业的个性化康复护理,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本次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内营养效果及护理对策研究实验组肠胃手术后患者肛门恢复排期的时间大概为(3.5+—4.0)小时,住院时间为(11.0+-4.6)小时,而对照组的肠胃手术患者的肛门恢复排气的实践为(5.7+-5.0)小时,住院时间为(15.0+-4.5)小时,对照组和实验进行实际比较之后发现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内营养效果和护理对策可以显著的帮助患者进行身体的恢复,加快患者的出院时间,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肠胃手术 早期应用 肠内营养效果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