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卵巢囊肿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或者三孔腹腔镜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为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2组相比差异小P>0.05,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12h的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少于/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依次为2.70%、10.81%,P<0.05。结论:对于卵巢囊肿患者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良好,并且创伤性更小、痛感更轻,更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卵巢囊肿 腹腔镜手术 经脐单孔 三孔
  • 简介:摘要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在单孔腹腔镜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使用部分可吸收补片(PAM)和轻量型聚丙烯补片(LWM)的治疗效果。2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血清肿发生率、补片感染率、疝复发率、治疗费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补片放置时间上PAM组更有优势。术后6个月PAM组的慢性疼痛、局部异物感发生率较LWM组明显降低,术后12个月PAM组局部异物感发生率较低,但2组慢性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1、6个月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显示在单孔腹腔镜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应用2种补片均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部分可吸收补片更易操作,且术后慢性疼痛和局部异物感发生率更低。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患者行经单孔腹腔镜联合手术的特点及优越性。方法:10例脊柱侧凸患者中,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联合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2例行LC联合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2例行LC联合腹腔病变活检,1例行LA联合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结果:10例联合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及发生并发症,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80min,术中出血5—15ml,平均10ml,术后5—7d痊愈出院,平均住院5.7d。结论:脊柱侧凸患者行经单孔腹腔镜联合手术,只要妥善处理体位,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安全、有效、经济、可行,充分显示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

  • 标签: 脊柱侧凸 腹腔镜检查 外科手术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HLC)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腹腔镜手术,给予观察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4.26±8.64)min高于对照组的(45.41±6.52)min(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IL-6水平、hs-CRP水平分别为(10.26±1.93)h、(3.41±0.62)d、(60.62±5.84)pg/mL、(20.13±1.84)mg/L低于对照组的(13.89±2.55)h、(4.18±0.54)d、(68.98±6.95)pg/mL、(24.58±2.43)m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2%低于对照组的12.90%(P<0.05)观察组术后 12h、3d、7d疼痛评分分别为(4.62±0.81)分、(3.35±0.62)分、(2.03±0.46)分低于对照组的(5.57±0.54)分、(4.18±0.73)分、(3.16±0.78)分(P<0.05);观察组患者对切口美观满意度为93.54%高于对照组的70.96%(P<0.05)。结论   胆囊炎患者使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常规腹腔镜手术 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观察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34例设立为研究组,将接受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37例设立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均予以围术期护理模式,针对两组术后有关指标予以观察比较工作。结果:研究组镇痛有效率向常规组作出比较后,发现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体温、排气时间、腹腔引流量、并发症出现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向常规组作出比较后,并未发现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围术期护理模式配合实施于接受单孔腹腔镜或是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群体中,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同时,保证术后康复质量。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传统腹腔镜 临床护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胆囊良性疾病并行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病例,共110例,其中行“悬吊法”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SILC)的病例有50例,行传统三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病例有60例,比较两组病例的疼痛分级,住院天数,利用t检验法,求出P值<0.05,得出结论单孔LC较普通三孔LC更具有快速康复的优势,明显减轻患者痛楚,并证明急性胆囊炎也可纳入单孔LC适应症。

  • 标签: 单孔腹腔镜(SILC)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微创外科 快速康复医学(FT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12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采用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8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59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术后恢复较快,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73%(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胃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 开腹胃癌切除术 对比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SHLC)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入组病例总计72例,均为本院确诊为胆囊炎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选择TSHLC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长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 胆囊炎选择TSHLC治疗安全性理想,随手术耗时有所提升,但是能够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感,具有一定优势,值得借鉴运用。

  • 标签: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常规腹腔镜手术 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实施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干预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于2017年1月开展研究,直至2018年6月结束,期间选择行经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39例作为研究组,以及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40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确定护理价值。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术后各项指标(除镇痛情况,P<0.05)均无显著差异,且各项对应措施对比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实施有效围术期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由于疼痛造成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 传统腹腔镜 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hem-0-lok夹法和电凝法处理阑尾系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经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按hem-0-lok夹法处理阑尾系膜,对照组采用电凝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系膜两种处理方法均安全可靠,hem-0-lok夹法手术时间短,电凝法更具经济优势。

  • 标签: 阑尾系膜 经脐单孔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3例(51侧)隐睾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年龄2岁3个月,左侧8例,右侧27例,双侧8例,均采用单部位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结果43例(51侧)均顺利完成手术,睾丸固定于阴囊底部,手术时间25~120min,平均54min,无一例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术后均随访12个月,部无明显瘢痕,无睾丸萎缩或回缩。结论单部位腹腔镜手术治疗隐睾安全、有效,不延长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较经典腹腔镜手术更佳。

  • 标签: 腹腔镜 外科手术 隐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穿刺孔与及腹侧壁双穿刺孔腹腔镜应用在小儿鞘膜积液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本医院选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小儿鞘膜积液患者共30例作为对比分析的重要对象,将随机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对照组予以单穿刺孔腹腔镜治疗,观察组予以及腹侧壁双穿刺孔腹腔镜治疗,对2组疗效加以观察分析。结果2组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治疗后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对比显著差异不存在(P>0.05),将分析意义降低。结论对于小儿鞘膜积液予以单穿刺孔、及腹侧壁双穿刺孔2种腹腔镜治疗,手术的临床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单孔操作在治疗中有更加美观的效果,并且单人可以完成,节省了人力,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经脐单穿刺孔 经脐及腹侧壁双穿刺孔 腹腔镜 小儿鞘膜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以品管圈活动为框架的手术室护理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接受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以品管圈活动为框架的手术室护理。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0.8 vs 3.5±1.2, P<0.05);术后恢复时间也显著缩短(28.4±5.2小时 vs 47.3±8.6小时, P<0.01);并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4.5% vs 12.8%,P<0.05)。结论:以品管圈活动为框架的手术室护理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能显著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护理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疼痛 术后恢复 并发症
  • 简介:行膀胱全切术、阑尾输出道的可控去带盲肠膀胱术,术中通过将阑尾基部缝合至盲肠壁内来加强新膀胱括约肌的功能,可控回结肠膀胱术及去带盲肠膀胱术实用可靠

  • 标签: 例报告 可控膀胱 术附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 90 例肠套叠手术患儿的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 45 例患儿,分别 行腹腔镜复位术、 传统开腹复位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 气时间、住院时间 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 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 气时间、住院时间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腹腔镜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22% ,明显低于开腹组的 1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效果较好,患儿术后并发症较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 标签: [ ] 肠套叠 小儿 经脐腹腔镜 开腹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外科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阑尾炎等无瘢痕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经验。方法对274例小儿无瘢痕腹腔镜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保持适当的气腹压力,按照步骤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出现,术后恢复良好,治愈率100%。结论对各类小儿无瘢痕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小儿 腹腔镜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法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胆囊息肉患者80例,所选患者全部用本院新开展的悬吊法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所选的80例患者中,有78例成功接受了悬吊法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4.89±14.13)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58±1.84)d,患者术后未出现胆漏,也无伤口感染以及出血的情况发生。另外2例患者因特殊原因改为其他手术方式治疗。本次悬吊法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治疗有效率占比为(78/80)97.5%。结论:使用悬吊法经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具有较好的疗效,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更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胆囊息肉 胆囊切除术 悬吊法 经脐单孔腹腔镜
  • 简介: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传统开腹于术比较,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手术时问短、疼痛轻、恢复快、无明显瘢痕等优势。我科在单孔腹腔镜下改进了该术式,引入临床常见的舣通道深静脉穿刺针,通过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精索血管,简化了手术步骤,避免了过去穿刺针直接跨越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对于术室护士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

  • 标签: 单孔腹腔镜 精索血管 疝囊高位结扎术 输精管 水分离 术中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