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究中医穴位推拿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促进盆底功能障碍术后盆底功能恢复及减少导尿拔除后尿潴留。方法入组30例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并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例为对照组,20例为实验组,实验组给与术后Kegel运动以及中医穴位按摩(关元、气海、三阴交),比较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和尿潴留发生率,从而形成盆底功能障碍术后护理新方法;结果本组中发病人群集中于60-70岁年龄段,手术效果显著,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明显提高,导尿管拔管后尿潴留发生显著减少(P=0.001),无压力性尿失禁再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48);结论盆底功能障碍可发生于各年龄层人群,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术后指导患者进行Kegel运动联合中医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盆底肌力,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该护理方法在未来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功能锻炼 尿潴留 中医穴位推
  • 简介:背景:目前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是由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介导的,该过程有骨髓内皮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及其分泌或表达的分子共同参与,黏附分子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目的:以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和迟发抗原4为指标探讨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迁移、趋化的机制。方法: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第3代为种子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10L-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以下简称心肌组),穴位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以下简称穴位组),每组15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复制心肌梗死模型,穴位组造模成功72h后于心俞、至阳、膻中每穴位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3mL,心肌组造模成功72h后二次开胸,左前降支供血区域及周边心肌分6点均匀地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mL,4周后颈动脉插管,多道生理记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及迟发抗原4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心肌组、穴位组大鼠心功能得到改善,两组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及迟发抗原4较模型组升高,心肌组和穴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迟发抗原4轴可能是穴位注射干细胞趋化机制之一。

  • 标签: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穴位移植 心肌梗死 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迟发抗原4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西咪替丁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筛选门诊病例169例,其中完整病例11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5mg1次/d,西咪替丁200mg2次/d,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每周一次穴位注射,注射穴位为双上肢曲池穴,双下肢足三里穴;对照组单用口服地氯雷他定5mg1次/d,同治疗组,疗程均为6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8﹪,总有效率96.5﹪,6个月内复发率29.3﹪,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总有效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内复发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地氯雷他定、西咪替丁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可提高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西咪替丁 卡介菌多糖核酸 地氯雷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