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肛肠尖锐湿疣患者中合并肛肠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现况,为肛肠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分别采取MSM人群中已确诊肛肠尖锐湿疣患者(试验组)及非尖锐湿疣患者(对照组)的肛肠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的核酸片段检测。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及相关性行为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5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3例,对照组95例。试验组63例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率为17.46%,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28.57%,同时合并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12.70%;对照组中淋球菌感染率为6.32%,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9.47%,同时合并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2.16%。试验组患者肛肠中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两组疾病的合并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MSM中肛肠尖锐湿疣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提示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肛肠尖锐湿疣患者肛肠部位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的筛查。

  • 标签: 男男性接触者 肛肠 尖锐湿疣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 简介:摘要杨房沟导流隧洞闸室钢衬接触灌浆过程中出现的脱空现象,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并给闸室在高压力、高流速下的运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通过采用化学接触灌浆技术,有效解决了钢衬与混凝土实体之间的空腔和接缝问题,达到了最佳的灌浆效果,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

  • 标签: 钢衬 化学接触灌浆技术 隧洞闸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与管理经验,为临床诊疗提供正确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患者使用体温计的情况。结果水银体温计与非接触式体温计相结合使用能更准确有效地反应患儿体温数值。结论科学合理的运用水银体温计与非接触式体温计测温,能准确反应患者体温数据,达到减少漏诊误诊,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进医患沟通,巩固医疗类重金属管理方案,减少医疗纠纷的效果。

  • 标签: 体温计 儿科门诊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印染废水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本文主要针对采用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已不能满足现有排放标准的要求,以及在实际运行中遇到诸多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经处理效果表明改造后的工艺可满足现有的排放要求,同时也解决了较多的问题,运行效果良好。

  • 标签: 生物接触氧化 印染废水 问题 改进探究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深圳地铁11号线接触网刚柔过渡装置施工、运营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消除了安全风险,对后续新线建设中该类问题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接触网 刚柔过渡装置 问题整治 方案
  • 简介:接触网设备发生故障时,通常会影响行车安全,有的甚至会引起较大的人员伤亡。接触网设备的正常运行受电气磨损、机械磨耗的影响尤为严重。接触网设备的电气烧伤,因其发生时间短、破坏性大,现已成为各供电段的防范重点。本文针对电气烧伤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通过查阅参考相关书籍资料,提出了具体有效的防护措施,期望在今后的运营中发挥实际效用。

  • 标签: 接触网设备 电气烧伤 原因分析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探究关键接触点在手术室服务中的应用,并针对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4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访视,并进行密切交流和关怀的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判断具体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2.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0%。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服务接触护理模式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结论关键接触点服务在提升手术室满意度中可以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被广泛运用于今后的护理过程中,切实为患者所服务。

  • 标签: 关键接触点服务 手术室满意度 应用与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随着电气化铁路总里程的快速增长和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运能得到大幅提升。电气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电流的控制,是目前电气铁路建设总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为确保冬季列车安全行驶,在线防冰技术急需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它既能及时解决接触网覆冰问题,使铁路正常营运,同时排除了人工除冰操作的危险。本文就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线防冰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接触网 覆冰机理 在线防冰
  • 简介:摘要: 目的 : 分析 病变内激素注射结合抑酸疗法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的治疗 效果。 方法 : 选择 2013 年 4 月 ~2016 年 4 月 于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就诊的 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共 36 例 ,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18 例。 对 照组进行单纯的抑酸疗法治疗, 观察组进行 病变内激素注射结合抑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治疗时间。 结 果 : 观察组总有效率 94.44%% ,对照组总有效率 66.67% ,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 3.80 ±0.43 )个月,对照组的 平均治疗时间为( 5.31 ±0.38 )个月,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在进行 喉接触性肉芽肿的治疗过程中 ,运用 病变内激素注射结合抑酸疗法治疗能够明显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非常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病变内激素注射 抑酸疗法 喉接触性肉芽肿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项目化”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对于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培育有着中要的影响,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的形成,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的彰显了教学实践的教学目标。对此本文主要对项目化教学在电气化铁道供电接触网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 标签: 项目化教学模式 电气化铁道供电接触网课程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中,由于老化和过电压、过电流等情况的作用,接触网就有可能出现故障。机械张力,电弓磨损也是造成机械和电气故障的原因,影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的正常运行。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牵引运能不断提高,电气烧伤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同时,电气烧伤事故不易提前发现,后果严重。不仅危害大,还容易使接触网供电受到影响,对铁路的正常运作有很大的阻碍。为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多年来我参加工程项目以来发生的一些电气烧伤事故和既有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经济整改方案。

  • 标签: 电气化铁路 接触网设备 电气烧伤
  • 简介:摘要详细描述了某720MVA主变冷却器多路接触器同时烧损的现象,对故障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可供现场维护人员及设计人员参考。

  • 标签: PLC控制 接触器烧损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6-03经我院诊断为单侧翼胬肉老年患者90例90眼进行分组对比研究。观察组45例45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跑移植术后硬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45例45眼行单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包括:角膜愈合时间和术后1、3、5、7d时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胬肉复发几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角膜刺激症状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角膜愈合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显示,术后1、2d时对照组患者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胬肉愈合复发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结合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老年翼状胬肉效果明显,患者愈合较快,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同时不会增加胬肉复发率。

  • 标签: 原发性单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硬性角膜接触镜 干预效果 VAS评分
  • 简介:针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支撑装置中旋转双耳耳片断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鲁棒性特征(Speeded—UpRobustFeatures,SURF)匹配的图像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标准旋转双耳图像与待检测图像局部不变特征点的匹配,实现旋转双耳的初识别;然后应用Hough变换实现耳片精确定位;最后通过耳片局部图像中的灰度方差判断耳片是否存在断裂状态。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复杂图像中较准确地识别耳片断裂特征,为旋转双耳的状态检测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旋转双耳 SURF 局部不变性 灰度方差
  • 简介:建立了一个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HRMS)方法,对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中21种抗氧剂进行了快速筛查,该方法首先用四氢呋喃溶解塑料食品接触材料,所得溶液用甲醇沉淀,离心分离后,清液20.22μm滤膜过滤后进行UPLC/0rbitrapHRMS分析,利用提取离子色谱峰面积进行外标法定量。21种抗氧剂的色谱分离在HypersilGOLD色谱柱(100mm×2.1mm,1.9μm)上完成,流动相为甲醇/水,采取梯度洗脱方式。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负离子(ESI模式,在m/z150~m/z1500范围内进行一级质谱全扫描。利用保留时间和准分子离子的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21种抗氧剂的质量数精确度误差均小于2×10-6(2pmm)。21种抗氧剂的定量限为0.01—1.00μg/kg,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74%~94.48%,相对标准偏差为2.95%~9.98%。应用本方法对市售塑料食品接触材料进行筛查,结果在部分样品中检出不同浓度水平的抗氧剂1010。

  • 标签: 塑料食品接触材料 抗氧剂 超高效液相色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接触性皮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017年慢性接触性皮炎患者9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每日2次;对照组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每日2次。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接触性皮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微,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慢性接触性皮炎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复方氟米松软膏 疗效
  • 简介:研究建立了食品接触用塑料产品中19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法快速检测方法。塑料产品以正己烷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萃取法对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进行萃取,萃取液浓缩过滤后进行测定。19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0.05~1mg/L、0.5~1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MDL)为0.1238mg/kg~0.9714mg/kg,加标回收率为89.6%~112.9%,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61%~6.36%。该方法重现性好,检出限低,检测结果准确,可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产品中19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的检测,为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质量控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 标签: 食品接触用塑料产品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简介:旅游者通过品牌接触因素形成对旅游景区的品牌印象。历史文化名街区的品牌接触因素由直接接触域(旅游者体验)和间接接触域(广告、口碑)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历史文化名街区的品牌接触因素的四分图模型;以福州三坊七巷景区为案例地,对其品牌构建的关键接触点进行识别,为提高旅游景区品牌投资的效率提供建议。

  • 标签: 历史文化名街区 品牌接触因素 关键接触点 三坊七巷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