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患儿腰椎穿刺疼痛水平、家属焦虑水平,并分析陪护家属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四所二级以上医院行腰椎穿刺的190例患儿及陪护家属进行调查,采取FLACC量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WONG-BAKER量表)、视觉模拟量表(VAS)调查患儿的疼痛水平,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调查陪护家属的焦虑水平。结果190例患儿腰椎穿刺前后疼痛水平得分分别为 (2.86 ± 1.08)、(6.24 ± 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4.241,P<0.001)。患儿家属焦虑水平总得分为(73.78 ± 4.67)分,受患儿疼痛评分、患儿年龄、患儿腰椎穿刺次数、腰椎穿刺一次成功、医院级别、家属文化程度、家属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调整R2 = 0.574,F = 29.784,P = 0.001)。结论住院患儿腰椎穿刺的疼痛感处于较高水平,其陪护家属的焦虑水平也处于较高水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可对患儿家属进行分层,采取针对性的方式缓解患儿疼痛及陪护家属的焦虑状况,促使腰椎穿刺的顺利开展。

  • 标签: 儿童 脊椎穿刺 疼痛 焦虑 多中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改良脊柱侧弯患儿家属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或者特发性脊柱侧弯并计划接受治疗的患儿家属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实施改良脊柱侧弯临床护理路径,重点在于支持性心理干预和护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使用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测评患儿家属焦虑改善情况,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来收集患儿家属手术前的实际心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家属术前SAS分值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干预后,手术前1 d、手术结束当天、手术后第3天和手术后第7天对照组患儿家属SAS分数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在手术前SCL-90中恐怖、焦虑、抑郁和躯体化分值高于对照组及全国常模都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敌对性、人际关系方面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实施引导性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儿家属心理抑郁和压力,更好支持和配合支持。

  • 标签: 脊柱侧弯手术 心理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干预 焦虑 应激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宣教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识程度、所患疾病的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对今后治疗肾病综合征提供相应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支撑。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名肾病综合征患儿和130名患儿家属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患儿人数为45人、家属65人,研究1组肾病综合征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2组肾病综合征患儿采取强化护理宣传教育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识程度、所患疾病的并发症发生及患病过程中饮食规律的情况。结果两组肾病综合征患儿经过护理后进行对比发现1、研究2组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识程度明显高于研究1组,分别为研究1组(52.38±8.06),研究2组(85.24±5.2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研究2组肾病综合征患儿所患疾病并发症明显低于研究1组,分别为研究1组研究1组17.7%,研究2组8.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家属在进行护理宣教后,对患儿所患疾病有了深入认识且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肾病综合征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十分配合,且显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了患儿的饮食规律,表明强化护理宣教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家属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强化宣教 肾病综合征 患儿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CCM)在小儿后尿道断裂术后康复中的作用,及对患儿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行后尿道断裂重建术的7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医院-家庭CCM;分析2组患儿术后疼痛及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12 h、术后1 d、术后2 d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分别为(5.89 ± 0.71)、(4.50 ± 0.51)、(2.42 ± 0.50)分,对照组患儿分别为(6.92 ± 0.87)、(5.89 ± 0.85)、(4.31 ± 0.47)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23、8.904、16.525,P<0.05);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为5.56%(2/36),对照组患儿为22.22%(8/3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18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分分别为(34.6 ± 5.36)、(31.67 ± 6.11)、(8.65 ± 2.40)分,对照组患儿家属分别为(41.09 ± 6.44)、(39.64 ± 7.31)、(11.64 ± 3.10)分,2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47、5.019、4.576,P<0.05)。结论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后尿道断裂术患儿康复,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能力。

  • 标签: 后尿道断裂术 协同护理模式 术后康复 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通过应用“知、信、行”理论对51例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得分及健康行为改变得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应用“知、信、行”理论在儿科实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具有方法简便、见效快的特点,增进了患儿家属的手足口病知识,促进“知、信、行”行为模式的建立,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形象。

  • 标签: 健康教育 以家庭为中心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儿家属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医务社工专项模式与驻点模式对烧伤患儿家属的影响。方法:将85例患儿家属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分为专项模式组20例和驻点模式组65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医患关系总体认知评分、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满意度、住院期间医疗信息支持满意度、住院期间医疗专业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社工驻点模式比专项模式更能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水平,提高烧伤患儿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务社会 专项模式 驻点模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病儿及家属住院需求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制订宣教内容,使家长对先心病的基本知识及围术期的护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主动地配合护理和治疗,并从正面去影响病儿的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家属需求 护理技术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免疫调节药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用药咨询工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K-A-P问卷方式随机对湛江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20名患儿家属调查其免疫调节药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患病的情况。结果患儿家属免疫调节药知识普遍缺乏,得分为良好以上的比例仅占33.33%;患呼吸道感染≥10次/年的患儿免疫调节药知识得分不合格比患呼吸道感染7-10次/年的高;患儿使用免设调节药的方法欠佳,疗程使用免疫调节药所占的比例较低,但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免疫调节药知识,愿意使用免疫调节药增加患儿免疫力。结论应采取措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免疫调节药知识水平,引导患儿家属采取免疫调整的正确方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从而减少患儿患病。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知识 态度 行为 儿科门诊 患儿家属
  • 简介:【摘要】目的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应用家属支持早期康复训练在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于本院接收治疗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92例纳入研究,计算机随机将其分入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接受家属支持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育正常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发育商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接受家属支持早期康复训练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儿精神运动状况,降低家庭负担,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运动 发育迟缓 家属支持 早期康复训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家属的规范健康教育流程。方法选择2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从患儿入院到出院不同时期对其家属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流程。结果通过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提高了家属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知识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日常护理对患儿整个治疗过程的要求,掌握了坚持规律化疗、用药的重要性,使病人能定时复诊达95%。结论科学地对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家属进行科学规范化健康教育,是巩固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根本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儿家属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层级链式护理对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5例。在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采取层级链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相应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PEF、FRC及TEF25%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PEF、FRC及TEF25%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咳嗽及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且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技能、病房环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务态度、责任心等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肺炎患儿采用层级链式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及症状更快的消失,且多数患儿家长对该护理模式较为认可,该模式有效性及可行性较高。

  • 标签: 层级链式护理 肺炎 家属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用于儿科护理质量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选90例,2020年1月-12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现以随机抽取方式进行对等的分组,A组(n=45),开展常规护理管理,B组(n=45),开展PDCA循环管理,对比2组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对比护理质量,B组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对比家属满意度,显示B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A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护理对小儿哮喘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6例哮喘患儿纳入本次研究,选取时间开始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小儿哮喘患儿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的总依从为90%,对照组为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临床依从性,还能提高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小儿哮喘 依从性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82例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影响患儿家属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门诊静脉采血的82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儿负性情绪评分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结论 心理干预针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极为必要,可有效缓解患儿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患儿家属的信任感,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静脉采血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SAS SDS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82例门诊静脉采血患儿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影响患儿家属的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本院门诊静脉采血的82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儿负性情绪评分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儿护理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结论 心理干预针对门诊静脉采血患儿极为必要,可有效缓解患儿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患儿家属的信任感,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静脉采血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SAS SDS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研究内容为小儿肺炎患儿疾病干预中医护家属协同护理的价值。方法:此研究设定时间2022年8月-2023年8月,被研究人员及例数:58例小儿肺炎患儿,研究所需方法数字表法,通过利用随机方法,将病人划分为对照与观察分别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家属协同护理,分析比对此次研究中患者护理依从性和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发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依从性相较于组间更高(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患儿疾病干预中利用医护家属协同护理具有显著的价值,不仅能够提升患儿疾病干预依从性,还能够改善临床结局,缩短临床症状干预时间。

  • 标签: 医护家属协同护理 小儿肺炎 中老年高血压病依从性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服务是市场经济中竟争的重要手段,一个企业的成功必然需要忠诚的顾客做支撑,这也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服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国家电网实现现代化公司的重要标准之一。现实生活中要求优质服务的工作无处不在,如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员工与客户关系矛盾,客户对员工态度不满意就可能升级到投诉。供电员工服务工作在变得更加重要,由此可见提升服务质量才是减少客户投诉的重点。从这些客户投诉的主要因素入手,对各项因素加以分析,采取措施,引导电力公司员工为客户提供积极主动、优质的服务。

  • 标签: 提升服务质量 避免 电力客户 投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