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营养性吸吮(NNS)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选择组采用鼻胃管喂养的同时辅以NNS喂养,对照组采用鼻胃管喂养。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统计拔胃管经口喂养的时间、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结果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喂养一般情况比较,拔管时间、出生体重恢复时间、肠道营养指标达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胃管留置时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非营养性吸吮的方法,对早产儿生理行为的发育程度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促进早期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适宜的辅助喂养方法。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鼻胃管喂养 早产儿 生存质量
  • 简介:新生儿疼痛是指在个体发育早期出现的、提供保护目的、防止组织损伤的信号系统。在美国,患儿的疼痛是除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外,护理人员每天要观察的第五个生命体征。新生儿对疼痛不会表达,只能依靠细微的行为和生理改变来表现。危重儿和早产儿对疼痛的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因此更需要医护人员更加仔细地进行疼痛评估,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危重及早产儿的生活质量。我们于2010年1—8月对本院NICU行桡动脉采血的100例早产儿进行疼痛评估及干预,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早产儿 疼痛 非营养性吸吮(NNS) 安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到2015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9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性吸吮,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观察喂养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在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反流次数、喂养不耐受率、胃残留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鼻胃管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帮助早产儿尽快恢复出生体重,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次数,提高喂养质量,值得在早产儿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早产儿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对吸吮吞咽功能障碍早产儿喂养表现的影响。方法将早产儿入院次序进行编号,对照组为单号,干预组为双号,每组各60例。对照组喂奶前30min,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方法;干预组实施口腔运动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早产儿的吮奶量、吮奶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早产儿吮奶速率和吮奶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吸吮吞咽功能障碍早产儿的喂养表现。

  • 标签: 早产儿 吸吮 吞咽功能障碍 口腔运动 喂养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皮肤接触护理+非营养吸吮对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09月本院收治的7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非营养吸吮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皮肤接触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早产儿的啼哭时间和疼痛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皮肤接触护理 非营养吸吮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人工通便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黄疸患儿治疗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早产儿黄疸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人工通便治疗)和对照组(人工通便治疗)各4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胎便排净时间[(89.14±40.28)h<(135.58±59.64)h]、症状持续时间[(3.76±1.24)d<(7.56±2.86)d]以及光疗时间[(2.36±1.39)d<(4.28±2.14)d]相对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9d后,两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值明显降低,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各个阶段的经皮胆红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人工通便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早产儿黄疸患儿治疗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人工通便治疗 早产儿黄疸
  • 简介:目的评价羊膜移植在治疗睑球粘连中的效果。方法2000年12月-2008年12月间睑球粘连病人共23例(26眼)进行睑球粘连分离术+羊膜移植术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问顾性分析。结果平均6个月的追踪、观察,共治愈23眼(88.46%),复发3眼(11.54%)。结论羊膜移植在治疗睑球粘连手术中是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 标签: 羊膜 移植 睑球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在穹窿部微小结膜切口斜视手术中的配合及护理要点及操作规范,为实现儿童斜视手术微创化提供护理平台。方法回顾50例儿童微小穹窿部结膜切口斜视手术,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特点及效果。结果儿童微小穹窿部结膜切口斜视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反应轻,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针对不同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密切观察眼-心反射、术后观察出血及心率变化,可协助手术医师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通过手术室护理人员严格的护理操作,可明显提高微小穹窿部结膜切口斜视手术患儿的依从性,简化术后护理,缩短平均住院日。

  • 标签: 儿童 斜视 穹窿部 微创技术 眼心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结膜充血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流泪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眼部疼痛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症状消失时间,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护理干预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5例淋菌结膜炎新生儿作为观察目标,对其进行针对性临床护理,总结护理要点。结果25例患儿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只有2例存在轻度点状角膜混浊残留的情况,无眼内炎、角膜溃疡情况,未见局部或全身化脓性炎症患儿,现已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采用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护理要点 淋菌性结膜炎 新生儿
  • 简介:<正>笔者从1995年7月以来,对24例24眼翼状胬肉(简称胬肉),行切除病变组织、灼烙和球结膜联合角膜缘上皮移位术治疗(治疗组)。取得良好效果,并与1992年1月~1994年6月期间行切除病变组织、灼烙联合球结膜移位治疗27例27眼(对照组)作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角膜缘上皮 球结膜 病变组织 移位术 治疗 带蒂结膜瓣
  • 简介:摘要3例患者主诉分别为“右眼红、畏光伴睁眼困难5个月”“左眼磨痛、睁眼困难1周”和“左眼反复眼红、视物模糊半年余”。分别于上穹隆黏膜皱襞内发现长约2 mm蓝色丝线线头及线结、上睑中央一睑板腺出口处发现1根蜜蜂刺、6:00方位房角处发现1块玻璃样异物。异物取出后3例患者角结膜损伤逐渐恢复,随访期内未见复发。

  • 标签: 眼异物 漏诊 误诊 角结膜炎 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根治手术预防结膜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8例(124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62只眼)施以常规翼状胬肉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术,研究组44例患者(62只眼)予以翼状胬肉根治手术,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结膜复发眼数。结果经过手术后,研究组术后结膜复发眼数共5只,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翼状胬肉根治手术用于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结膜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根治手术 结膜复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能促进炎症消退,通过治疗、护理和观察,使患者的视功能得到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结膜下注射 虹膜炎 方法及护理
  • 简介: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刺激结膜翼状增生所致,一般无需处理.但如果累及角膜造成角膜牵拉而引起视力下降,则需进行积极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治疗,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而手术往往因残留胬肉组织而引起复发.故要防止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问题,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手术时角膜表面及结膜下胬肉组织的彻底清除[1-3].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进行手术改良,较好地防止了胬肉的术后复发,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结膜瓣转移 翼状胬肉 手术治疗 地卡因 泰利必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病因和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眼科收治的26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所有26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痊愈,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针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景音乐对球结膜下注射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82例球结膜下注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播放背景音乐,在球结膜下注射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变化。结果音乐作为一种辅助医疗手段,对照组血压变化较大,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背景音乐可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稳定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背景音乐 球结膜下注射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冰醋酸致眼结膜损伤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脱离醋酸环境工作,清洗眼睛,观看绿色草木,滴用马来酸非尼拉酸盐酸萘甲唑啉滴眼液等。结果眼部不适大大减轻,眼睑不自觉眨动消失,结膜充血明显好转。结论冰醋酸致眼结膜损伤病程较长,经治疗护理症状好转,在工作中应重点做好防护。

  • 标签: 冰醋酸 眼结膜 损伤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对结膜囊细菌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性研究方法,选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528例(528只眼),随机按春(2-4月份)、夏(5-7月份)、秋(8-10月份)、冬(11-1月份)分为4组,对患者在结膜囊细菌冲洗前其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论不同季节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最高。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不同季节 结膜囊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