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9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常规组,分别采用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及单纯经尿道电切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及症状变化程度。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92%,显著高于常规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77%,显著低于常规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复发率、复发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方法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尿道电切 灌注 女性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热疗加腹腔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卵巢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例均为中晚期或复发转移的卵巢癌患者,卡氏评分40~80分。10例合并有腹胀腹痛,13例合并有腹水。全部患者均经常规腹腔穿刺,无腹水者穿刺成功后直接灌注40℃左右的热生理盐水1.0~2.5L,有腹水者放腹水1.0~3.0L。同时腹腔均注入化疗药物如顺铂、紫杉醇、氟尿嘧啶等,17例联合全身化疗者灌注化疗的当周再行2次热疗,21天为重复,3例未联合全身化疗者热疗2次/周,而腹腔灌注化疗1次/周。结果腹胀症状缓解10例;13例腹水病例中,腹水完全消失10例,腹水减少者3例;可评价病灶有效率为69.2%(9/13)。结论微波热疗加腹腔灌注治疗中晚期卵巢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卵巢癌/热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到本院诊治的所有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106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的53例患者的采用单一鼓膜切开置管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3例患者实施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耳峰压值。结果从临床疗效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前后的耳峰压值情况来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耳峰压值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耳峰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能够显著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耳峰压值,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 标签: 鼓膜切开置管 药物灌注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分析膀胱癌术后卡介苗等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和治疗残余癌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的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10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灌注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50例。实验组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执行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方法,对照组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执行生理盐水灌注膀胱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的复发率和卡介苗治疗残余癌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的肿瘤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根据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卡介苗治疗残余癌的有效率是63.64%。结论在对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取卡介苗药物灌注膀胱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率,还能提高治疗膀胱癌残余癌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腹腔热灌注化疗用于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诊断并治疗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仅采用静脉化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及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及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复发及转移率,提高2年生存率,且不增加相关化疗毒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进展期结直肠癌 术后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40%碘化油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行腮腺导管灌注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在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及X片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40%碘化油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进行造影和治疗;对照组仅注射总量为3~5mL的76%的泛影葡胺,全身抗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临床诊断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腮腺肿胀、严重疼痛以及腮腺炎症加重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40%碘化油及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甲硝唑造影、治疗,其操作简单、造影显影效果好,无毒无害组织刺激小,在进行造影检查的同时还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40%碘化油 腮腺导管灌注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症再灌注后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及其对再通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急诊连续收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196例,分为五组稳定心绞痛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干预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未开通组22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30例、急诊溶栓开通组38例。测量入院或干预后120分钟内的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其浓度。结果五个研究组中急性心肌梗死与溶栓后未开通组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组与急诊溶栓开通组的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余各组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诊断准确率为84.44%。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的再通,心肌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中脂肪酸结合蛋白明显增高;以脂肪酸结合蛋白为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的指标准确性较好,有望成为判断再通的临床指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再灌注 心肌梗死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膀胱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在深入灌注化疗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入我院肿瘤科接受手术治疗后继续实施膀胱灌注化疗的8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人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自愿为前提,根据双盲随机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40例,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对照组(40例,单纯常规护理)两个组别,对比不同护理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及干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90.3±5.6)明显高于对照组(79.6±10.7)(p<0.05)。结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应用延续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所得效果良好,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膀胱癌 膀胱灌注化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与此同时,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8.23%vs62.16%,P<0.05);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Ⅰ度白细胞下降和Ⅰ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有效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腹腔热灌注化疗 晚期卵巢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之后,通过再灌注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40例患者,40例患者通过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之后,有24例患者进行再灌注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并对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4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均通过及时、并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没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所有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对进行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之后,通过再灌注,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癌结节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情况检查诊断当中,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内收治的30例肝癌结节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再选择同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30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两组研究对象都需要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检查,并对比两组对象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对象的相关指标与参照组对象相比存在明显不同,数据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肝癌结节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情况检查方法选择而言,让其接受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肝癌结节 血液动力学 诊断 变化 灌注参数 CT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灌注成像技术指导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撷取1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均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经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按照是否存在半暗带分组,分为甲组(存在半暗带)和乙组(无半暗带),各115例、69例。结果甲组和乙组在Barthel指数BL、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上比较,均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后(溶栓后7d、28d)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1个月、3个月总有效率、死亡率比较,甲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甲组颅内出血率为3.48%,乙组颅内出血率为18.84%,组间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时加以CT灌注成像指导,能保障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降低出血转化率,存在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盆腔灌注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妇科盆腔炎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显效例数为11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4/2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19/2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灌注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效果良好。

  • 标签: 护理干预 盆腔灌注 妇科盆腔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中运用3M玻璃纤维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拟行口腔修复的患者72例,经双盲法分为给予金属修复的对照组与给予3M玻璃纤维的观察组36各例,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1.7%)高于对照组(69.4%),核冠修复时间(66.211.7)min,短于对照组的(102.621.9)min,P<0.05。结论口腔修复中采用3M玻璃纤维治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修复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 3M玻璃纤维桩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在口腔修复中使用2种不同纤维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就诊的门诊口腔患者中选取200例牙体受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治疗受损牙体,对照组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治疗受损牙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成功率、牙齿的色泽外形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研究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齿色泽外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满意度为97%,显著优于对照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口腔修复受损牙齿过程中,采用预成纤维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和清洗方法对纤维粘结强度的影响,并对二者之间是否对纤维粘结强度产生交替影响做详细探究。研究方法分别将24颗脱落的同一位置磨牙进行根管治疗,然后将其任意分为两组,第一组为A组,第二组为B组,第一组采用丁香酚类封闭剂Endofil,第二组采用树脂类封闭剂AH-plus,然后在根据清洗方法的不同将每一组进行细分,每组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为a1、a2、a3、和b1、b2、b3,每一个小组四颗牙齿。将a1和b1用相同的清洗剂进行清洗(1%的氯化钠溶液);a2和b2采用另一种清洗剂进行清洗(15%乙二胺四乙酸+4.5%氯酸钠+1%的氯化钠溶液);a3和b3在a2和b2的基础上再加超声清洗。用树脂粘结剂固定纤维五天后,做成薄片,利用新型电子显微镜对每一组根管内壁的形态进行观察,得出的结果为纤维粘结强度a1组7.3兆帕,a2组9.2兆帕,a3组18兆帕,b1组10兆帕,b2组13兆帕,b3组19兆帕。利用三因素方差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不同根管封闭剂和清洗方法对纤维粘结强度产生相互影响,对每组数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溶液对根管进行清洗时,使用树脂类封闭剂的纤维粘结强度比使用丁香酚类封闭剂的高;超声波介入清洗根管时,两种封闭剂对纤维粘结强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根管封闭剂 清洗剂 纤维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清理配合中药分期治对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28例。对照组采纳关节镜下手术清理术治疗,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配合中药分期治。比较血尿酸值、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尿酸值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尿酸值比较,试验组较低,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清理配合中药分期治可有效降低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值,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关节镜下手术清理 中药 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择42例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接受双源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检查各项指标,同时,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同时接受常规CT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第一,分析rrBF、rrBV与rrPS指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双源CT灌注成像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源CT灌注成像 放射性肺损伤 诊断价值 病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