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环化学与药物的研发密切相关,在药物化学专业的研究生中开设环化学课程,突出环化学在药物设计和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非常必要。该文对在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中开设该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杂环化学 药物化学 课程内容设计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极雄激素治疗(BAT)治疗的机制和探索未来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以庚酸睾酮为实验药物,RM1细胞荷瘤后进行阉割和恩鲁胺治疗后进展的雄性C57小鼠为恩鲁胺抵抗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动物模型,通过设立阴性对照组(对照组、去势+恩鲁胺组)、空白对照组(空白注射组、空植入体组)和实验组(雄激素注射组、雄激素植入体组)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雄激素含量来确认安全性和释放效率。以腹腔注射法和植入体法为BAT给药方式,治疗荷瘤恩鲁胺抵抗小鼠模型,检测体内肿瘤的大小和重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磷酸化组蛋白(γH2AX)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D3+T细胞变化,GraphPad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注射法和植入体法均是有效的给药方式,并且能够显著提高血液中雄激素水平[(31.97±2.90)、(20.70±0.92) ng/ml比(1.14±0.43)、(1.21±0.34) ng/ml,F=149.653、40.399,P<0.01]和降低小鼠荷瘤大小[(907.60±55.95)、(894.71±100.65) mm3比(1 685.82±12.37)、(1 642.83±8.30) mm3,F=3.744、2.93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植入体法,注射法高浓度雄激素维持时间短但降低肿瘤大小效果好,能引起更多的DNA损伤(F=14.855,P<0.01),且能够部分提高CD3+T细胞的浸润(F=9.78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安全程度欠佳。结论植入体法与注射法给予BAT均有效,注射法效果稍好于植入体法,注射法DNA损伤程度更大且造成更多的免疫细胞浸润,未来联合免疫治疗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前列腺癌 雄激素 模型,动物
  • 简介:李东垣强调脾胃不足、气虚下陷、阴火上乘是内伤病的核心病机;治疗重视补养脾胃,常用补脾胃(益气)、升阳气、降阴火(或散阴火)之法。在用药方面,常常升阳气与降阴火并进、扶脾阳与养胃阴兼顾、升清阳与降浊阴同施,且具有君药重、药味多、药量轻之特点。

  • 标签: 李东垣 内伤杂病 病机 治法
  • 简介:摘要:中医内科治疗长期慢性病与疑难症的实践中,病因辨析与个体化治疗策略日益凸显重要性。病因辨析不再是简单诊断,而是从现代医学视角下的必要实践,为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基础。个体化治疗强调将患者视为整体,依据体质、环境等制定针对性治疗,实现“因人而异”的医疗。这种模式强调整体观念,结合先进技术与临床经验,使治疗更精准,满足患者多样需求,推动中医内科治疗朝着个体化医疗时代不断发展。

  • 标签: 中医内科 慢性病 疑难杂症 治疗经验 个体化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地区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PCa与雄激素关系密切,对于中晚期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deprivetherapy,ADT)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大部分患者经过14~30个月的平均缓解期后,终将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cancer,CRPC),CRPC平均生存期不超过2年.

  • 标签: 中晚期前列腺癌 抵抗性 耐药机制 去势 雄激素剥夺治疗 PROSTATE
  • 简介:中图分类号R65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7-01摘要乙酸乙酯、醇油是白酒中重要的呈香呈味添加剂,醇油是中国酒类市场酒品芳香的重要物质,醇油的含量发生改变,酒品香味的浓淡程度就会发生改变。乙酸乙酯的含量高低会直接影响白酒的风味。开展针对于地方白酒中各种添加剂含量的检测,对乙酸乙酯醇、油含量等经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探讨,准确掌握地方白酒中的各种添加剂含量,判断其是否超标,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通过保证酒品质量安全的方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标签: 地方白酒 乙酸乙酯 杂醇油 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奥美沙坦酯中氯代烷基结构类潜在基因毒性杂质(4-氯甲基-5-甲基-1,3-二氧环戊烯-2-酮(杂质1)和4,5二氯甲基-1,3-二氧环戊烯-2-酮(杂质2))。方法:采用色谱柱为KromasilEternity5-PhenylHexyl柱250×4.6mm;检测波长:215nm,流动相A:乙腈:2.04g?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1.73g/L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4)(20:80);流动相B:2.04g?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1.73g?L-1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4):乙腈(20:80),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杂质1和杂质2与主峰分离良好,在浓度为0.1066~0.7104μg·mL-1和0.1235~0.6174μg·mL-1范围内杂质1和杂质2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和0.9971);杂质1和杂质2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9%和114.85%,RSD(n=9)分别为7%和7%。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奥美沙坦酯中的杂质1和杂质2的定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奥美沙坦酯 氯代烷基结构类杂质 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 简介:目的探讨5-氮-2’-脱氧胞苷(5-Aza—CdR,DAC)与顺铂(cisplatin,PDD)联合应用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5txMDAC处理组(DAC组),15txMPDD处理组(PDD组),2.5txMDAC与8txMPDD同步处理组(DAC+PDD组),2.5μMDAC与8μMPDD序贯处理组(DAC→PDD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以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各处理组MDA—MB-231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以q值评价两药的联合效应。结果DAC组的24h、48h、72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12±0.79)%、(21.72±1.60)%及(30.39±1.31)%;PDD组为(35.14±2.OO)%、(49.22±1.01)%及(65.52±1.53)%;DAC+PDD组为(54.25±3.82)%、(68.89±1.52)%及(87.26±2.37)%;DAC→PDD组为(6.84±0.68)%、(67.64±0.91)%及(88.764-3.54)%。联合组较单药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1)。DAC+PDD组、DAC→PDD组24h、48h、72h的q值分别为1.12、1.14、1.15和0、1.12、1.17,两药联合有增效作用。对照组、DAC组、PDD组、DAC+PDD组、DAc—PDD组24h、48h、72h凋亡率分别为(1.57±0.38)%、(1.83±0.27)%、(2.26±0.42)%:(10.41±0.70)%、(15.37±0.74)%、(21.39±1.22)%;(16.63±0.65)%、(21.89±1.20)%、(30.39±2.20)%;(21.42±1.11)%、(33.86±1.16)%、(42.92±1.16)%;(8.26±0.68)%、(28.98±1.01)%、(41.98±1.12)%。联合组较单药组及对照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DAC与PDD均能抑制MDA—MB-231细胞株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且两者联合有增效作用。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5-氮杂-2'-脱氧胞苷 顺铂 序贯治疗 同步治疗 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rc-0026462靶向miR-361-3p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对恩鲁胺耐药性的机制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建立前列腺癌恩鲁胺耐药性细胞DU-145/Enz,使用恩鲁胺处理DU-145、DU-145/Enz细胞,将其分为si-NC组、si-circ-0026462组、si-circ-0026462+anti-miR-NC组及si-circ-0026462+anti-miR-361-3p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qRT-PCR检测circ-0026462、miR-361-3p的表达量;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circ-0026462与miR-361-3p的靶向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雄激素受体变异体(AR-V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抑制剂(P21)、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蛋白(Bax)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DU-145/Enz细胞比较,DU-145细胞的OD值及Cyclin D1、Bcl-2蛋白水平降低(均P<0.001),细胞凋亡率及P21、Bax蛋白水平升高(均P<0.001);与DU-145细胞比较,DU-145/Enz细胞中circ-0026462的表达水平升高(P<0.001),miR-361-3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01);转染si-circ-0026462可明显降低OD值、AR-V7、Cyclin D1及Bcl-2的表达水平(均P<0.001),提高细胞凋亡率及P21、Bax的表达水平(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circ-0026462可靶向结合miR-361-3p;抑制miR-361-3p表达可明显逆转沉默circ-0026462对DU-145/Enz细胞增殖、凋亡及耐药性的作用。结论沉默circ-0026462可通过上调miR-361-3p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从而降低前列腺癌细胞对恩鲁胺的耐药性。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恩杂鲁胺 微小RNA-361-3p 环状RNA-0026462
  • 简介:慢性支气管炎的基本病机是“外邪引动伏饮”。饮为阴邪,性质属寒;外邪入里易化热,故本病表现为外邪与伏邪胶结,寒邪与痰热混杂。病变迁延,久咳肺气渐虚,故又有虚实相夹的情况,至于病变部位,陈修园说:

  • 标签: 疑难杂症 辛温蠲饮 苦塞泄肺 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 肺源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SYBRGreenPCR法及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前后HT-29和LoVo细胞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T-29和LoVo细胞中p16蛋白在药物作用后异常甲基化得到逆转;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到0.5、1.0、1.5μM5′-Aza-CdR处理后p16基因mRNA和蛋白均重新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该基因表达下调甚至失活的主要原因。5′-Aza-CdR能够较成功的逆转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和LoVo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能恢复mRNA及蛋白重新表达。

  • 标签: DNA甲基化状态 5′-氮杂-2′-脱氧胞苷 HT-29 P16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