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四川音乐学院附中恢复了招生,笔者考入了初一班.记得当时初一的入学水平是很浅的,应该说仅仅相当于现在业余考级六级左右的程度.时光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川音"早已今非昔比,这里的学生们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奖不断,捷报频传."川音"的钢琴教学水平在近十年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有人说,"川音"的钢琴成就离不开一批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学专家,其中四川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四川省钢琴学会秘书长李秀美副教授就是这样一位长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教育.这几年,李老师的学生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奖,特别是获得了2004年美国第十届南密苏里国际钢琴比赛、2001年德国第二届"塞勒"国际钢琴比赛等规格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比赛奖项,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 标签: 四川音乐学院 钢琴教育家 李秀美 硕士生导师 手指训练 教学方法
  • 简介:<正>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在经历了一段迂回曲折之后,终于以壮阔的步伐,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工作重点战略转移,改革开放的大潮蓬勃掀起,整个社会生活处在迅速、巨大、深刻的变革之中。与此相应,人们的观念、思想,对各种事物的态度、看法,自己与自己相比,人与人之间相比,也出现了许多不同;尤其在敏感的文艺领域,音乐又首当其冲。随着盒式录音机、录音制品的传入,一股新的但又并不陌生的音乐潮流,由南向北沸沸扬扬席卷而来。从那时起,和同其它方方面面一样,新与旧、美与丑、进步与落后,正确

  • 标签: 音乐理论 站在时代前列 流行歌曲 音乐文化 音乐社会学 文化工作
  • 简介: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作曲群体中,说起来我跟王激最熟了。而真正熟悉和了解王激,是在1994年。导演杨通民应时任西安三意社社长樊允哲之邀,执导剧作家张平的剧作《少帝轶事》,杨通民特邀王激作曲。那时候的王激,意气风发,一头披肩的乌发,挂在他前额有些谢顶的头上,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艺术气质。在剧院和整个陕西戏曲界,他更有着很好的人缘。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名家云集,前辈有音乐理论王依群、碗碗腔音乐党唏光、眉户音乐马生采、秦腔板胡演奏肖炳、杨满元,王激在他们眼里还只是个晚辈。

  • 标签: 戏曲音乐家 舞者 吟诗 板式 曲牌 《少帝轶事》
  • 简介:<正>近年来,誉满全球的声乐表演艺术大师帕瓦洛蒂、多明戈、卡巴叶都先后在我国首都举行过盛况空前、轰动一时的大型演出,赢得了广大听众的高度赞赏和最热烈的欢迎。而另一位世界名家埃利·阿关琳(EllyAmeling)今年六月在北京举行的以全部演唱舒伯特作品为特点的独唱音乐会,在我国的声乐表演艺术活动中,实属少见。这场高度专业性的独唱会,虽不曾激起人们爆发出狂热的欢呼,却给听众

  • 标签: 作品 艺术处理 玫瑰 声乐艺术 首都 音乐会
  • 简介:认识陈希望,源于他的父亲——著名花鼓灯老艺人、“陈氏”流派创始人、艺名“一条线”的陈敬之老先生。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从上海考入安徽省歌舞团舞蹈队,练中国舞、练芭蕾,跳《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草原儿女》、《沂蒙颂》的同时,“安徽花鼓灯”这一崭新的舞蹈名词和样式,拓展了我对舞蹈的认识:那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手巾花、扇花,那刚劲、灵巧又不失妩媚的步法、身段及组合.

  • 标签: 安徽花鼓灯 音乐作曲家 凤台县 《红色娘子军》 印象 《白毛女》
  • 简介:七月流火,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作曲大师纷纷来到中国,与各地作曲界的年轻人交流创作。作为大师班每年的特邀大师,已经是美籍华裔的著名作曲周龙,因此有机会,又一次回到母校。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美籍华裔 作曲家 真诚 大师班 七月流火
  • 简介:与黄滨合作过的乐团有: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美国巴尔迪摩交响乐团、意大利热那亚歌剧院交响乐团、德国汉诺威广播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等国际知名乐团。从14岁起,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黄滨先后获得波兰"维尼奥夫斯基"青少年比赛第一名(1986年),法国"蒂博"国际小提琴比赛第4名(1990年),捷克"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比赛银牌(1992年),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小提琴比赛锕牌(1993年),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汉诺威“约阿西姆”国际小提琴比赛铜牌(1997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铜牌(1998年)等荣誉。

  • 标签: 系列故事 音乐比赛 德国汉诺威 捷克爱乐乐团 伊丽莎白女王 布拉格之春
  • 简介:中国杂技由地摊技艺迈入文艺舞台经历了划时代的蜕变,令人振奋。新世纪以来,声光电在舞台上的广泛运用、杂技舞蹈化思维的发展、文艺晚会对杂技节目大型化和众人化的要求等,都极大推动着杂技创作的创新。但是,杂技艺术以前那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是不是即将完全被现代化的舞台手段所颠覆?

  • 标签: 中国杂技 杂技节目 艺术评论 杂技艺术 声光电 文艺晚会
  • 简介:艺术之敌作为艺术最内部的敌人的批评让艺术去当破坏者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一些人不能忍受异已的意识和思想,却不留声迹地、巧妙地完成了自己的意识和思想。艺术最后还是回归为一部无声的影片,与它最终的结果毫不相干,也不在乎怎样评价作为它存在基础的犯罪感。没有时间来欣赏自己思想以外的任何东西。这一冷酷的真理是对批评身分的

  • 标签: 犯罪感 异已 声迹 超前卫 我自己 肯定性
  • 简介:近日,网络载文贝批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伤害最大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读后,使我纳闷的是正当全国热播此剧时,何以遭到全盘否定性的批评?思之再三,我感到这篇评论的定位出了问题,这不是文艺评论,而是一篇有关邓小平1976~1984年间的年谱,用编年史的方法去硬套剧中邓小平的台词与戏剧情节。

  • 标签: 文贝 戏剧情节 中央文献研究室 吴子牛 历史真实 南巡讲话
  • 简介:陈连升先生不仅是一位资深的广播曲艺编辑,而且是一位特色独具的曲艺评论。从事编辑和评论工作45年来,对曲艺的艺术传播、新人推介和创演发展,作出了积极而又重要的贡献。

  • 标签: 评论家 曲艺 品格 评论工作 艺术传播 编辑家
  • 简介:一段疑固的历史,一个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日子,十三位裹挟着秦淮河香脂红粉的风尘女子演绎出一部撼人心魄的史诗--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显然是一部紧掐国人痛穴的电影。和所有关于这场民族伤疤的影视作品一样,电影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七十多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痛苦死去的同胞,再一次把民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本刊遴选了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解读了这部“民族伤痕电影”。

  • 标签: 电影 金陵 专题 评论 一个中国 风尘女子
  • 简介:百余年来,随着当代意义上的曲艺艺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大批学者、前辈的努力下,曲艺理论研究工作亦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相较于曲艺创演活动的丰富与活跃,曲艺的理论研究则显得既薄弱又滞后。不仅整体的曲艺理论体系尚未真正确立,且在针对实际发生的一些曲艺现象、正在演出的一些曲艺作品以及曲艺演员的评价上,往往缺乏及时有效的理论引导和价值判断,尚未能起到更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 标签: 曲艺艺术 “深度” “维度” 评论 速度 价值判断
  • 简介:梁硕雕塑专业科班雕塑出身,相较其他雕塑“主流”的小清新装置和物派的去政治化这两个方向,他又截然不同。出道时因为使用了很多大众消费品曾被很多人标签为“媚俗”,但走到今日你便会发觉他的创作并没有抽象为“光头、红色元素、大脸”之类符号化、风格化的语言,他一直走在自己直面现实的道路上。

  • 标签: 评论 作品 雕塑专业 去政治化 直面现实 消费品
  • 简介:众所周知,歌曲评论的主要意义在于:分析一首作品的成败与得失,为广大歌曲作者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创作实例;为歌者理解和把握作品提供帮助,使其在二度创作中更加充分地运用艺术手段,赋予作品以新的内涵;为众多的读者和爱好者认识和了解作品给以理论的辅导,使其能知道这首歌为什么好,继而使

  • 标签: 二度创作 旋律线条 歌曲创作 主要意义 主题乐句 音乐美学
  • 简介:在艺术越来越疏离自然,走向概念和虚妄之时,不少艺术选择了重新回到自然,重新认识自然,重新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重新体悟“天人合一”,意识到人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应该是当代风景画艺术的新文化内涵,也是我们能从画家王辉的画中所解读出的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风景画的明显特征。

  • 标签: 作品评论 王辉 乐山 仁者 艺术家 重新认识
  • 简介:房晓敏——中国著名作曲,《五行作曲法》作者,岭南音乐创作的领军人物,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及作曲联谊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 标签: 阴阳五行 作曲家 音乐理论家 岭南 民族管弦乐学会 精华
  • 简介:相比上个世纪而言,进入21世纪之后的民族音乐学理论开始观照更多新的命题。任何一种理论的向前推进都是从反思开始的。21世纪的民族音乐学开始反思对“文化观念”的理解,开始关注音乐形成的社区整体性、族群的差异性,以及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对音乐文化的影响。本文集中于当代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十个命题,包括:理论与文化、社区及其音乐、族群性、民族主义、散居与全球化、种族、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新历史主义、实践理论、音乐理论与分析,深入阐述21世纪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新发展。

  • 标签: 文化 社区 族群 民族主义 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