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吐哈盆地西南缘层氧化带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按照矿物组合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为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其中氧化带又可划分出完全氧化亚带和不完全氧化亚带,各带岩石中的矿物组合特点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特征元素U、Th、∑S、C有机、Se、Mo、Re、CaO、CO2含世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铀矿体严格受氧化还原过渡带的控制,主要分布在氧化还原过渡带(铀矿石带)和不完全氧化亚带中,呈不规则卷状、板状和透镜状。

  • 标签: 层间氧化带 分带性 矿物组合特点 地球化学特征 氧化还原过渡带
  • 简介:对新疆吐哈盆地大南湖地区中侏罗统层氧化带的发育层位、颜色、厚度、埋深、多层性及形态规模进行了论述,分析研究了层氧化带的分带性、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区内控制层氧化带发育的主要因素,指出层氧化带与地浸砂岩铀矿化形成密切相关并控制了砂岩型铀矿化的形成。

  • 标签: 大南湖地区 层间氧化带 分带性 铀矿化
  • 简介:作为综合性时延地震方案的一个主要内容,对PanCanadian的Weyburn油田薄层状裂缝碳酸盐岩油藏的大规模CO2注气进行监测,于2000年8月在注气前,成功地采集到了水平井井地震测量的原始数据。该项目的目标是要推广可能追踪作为时间函数的CO2含量详细变化的技术以及证实地面地震数据(3分量和9分量三维)和三维VSP的监测效力(在相同的时间里做这两项工作)。这实现这一目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和在一个产量限定的时窗内,结合作用压电震源挠性管和48级压敏检波器串的创新技术,在两口平行水平井进行了作业。所记录的资料展示了以很多有用波型组成的波场。处理结果表明,用压缩波(纵波)、剪切波(横波)和管道波导波的层析成像,对监测注CO2气的效应有较好效果。我们相信,这次在Weyburn作业的成功,向人们展现出井地震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

  • 标签: Weyburn油田 平行水平井 井间地震剖面 规划 数据采集 层析成像
  • 简介:传统的对控矿层氧化带的研究往往偏重于铀及其相应的伴生元素(Se、Mo、V、Re、Ga等)的地球化学行为,而对常量元素中非变价元素如:Si、A1、Na、K等研究还很不充分。事实上,层问氧化作用过程中,随着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水一岩反应的进行,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Eh、pH、温度等必然会友生显著的改变,而这些改变或多或少地总会在成矿主岩中最常见的元素如:Si、Al、Fe、Na、K的地球化学行为上显示出来。这种改变首先体现在含有上述元素的矿物上的一系列的变化,并最终导致元素含量上的改变。

  • 标签: 铀矿 层间氧化 常量元素 伊犁盆地
  • 简介:吐哈盆地南部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为一套陆相灰色含煤碎屑岩建造。其岩性、岩相变化复杂,地表露头不连接,地层研究程度低。本文以西南部地区数百个铀矿、煤田钻孔资料为依据,结合地表地质调查,建立了厚层砾岩、煤层、韵律组合、化石层等标志,划分了地层层序,将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五个沉积体系域和若干个沉积体系。指出了层氧化带型铀矿控矿层主要为低水位域,并进行了成矿远景分析。

  • 标签: 侏罗统 水西沟群 层序地层 吐哈盆地 沉积体系 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
  • 简介:为了研究滨海化工园区附近潮带沉积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揭示化工园区排污对附近沉积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群落影响,同时也为揭示滨海化工园区附近潮带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选择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化工园区附近潮带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椒江化工园区附近潮带的沉积物中,共鉴定出古菌和细菌16门43科76属176种,其中,变形菌门丰度最高,其序列数占总序列数的62.4%;ACE指数和Chao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32和233,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4.44,Simpson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033,表明潮带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高,化工园区南、北端附近潮带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小;沉积物中绿弯菌门、浮霉菌门物种数量等与多数环境指标显著负相关,装甲菌门、脱铁杆菌门和待定菌群OD2、TM8物种数量则与多种重金属、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化合物含量显著正相关。

  • 标签: 宏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潮间带沉积物 微生物群落 椒江口
  • 简介:对湛江东海岛潮带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海岛潮带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夏季平均为0.449μmol/g,冬季为1.816μmol/g,大多数站位AVS含量冬季高于夏季;AVS平均含量总体呈南、北区较高,东、西区较低的区域分布规律。潮区沉积物可提取重金属SEM总量夏季在0.56μmol/g-4.60μmol/g之间,冬季处于0.65μmol/g-2.21μmol/g之间;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为Zn〉Cr〉Pb〉Cu〉Cd,其中Cd含量占SEM总量不到1%,Zn含量则在70%以上,SEMZn是控制着SEM分布的主要模式。联合利用(∑SEM/AVS)与(∑SEM-AVS)法和生物毒性阈值法综合评估重金属对沉积环境的影响,东海岛潮带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中(∑SEM-AVS)处于0-5之间,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较强的区域为通明海区(7号站和8号站所在),具有较强潜在生物毒性的重金属为夏季通明海区的Zn。

  • 标签: AVS SEM 表层沉积物 潮间带 东海岛
  • 简介:对湛江东海岛潮带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重金属(SEM)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东海岛潮带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夏季平均为0.449μmol/g,冬季为1.816μmol/g,大多数站位AVS含量冬季高于夏季;AVS平均含量总体呈南、北区较高,东、西区较低的区域分布规律。潮区沉积物可提取重金属SEM总量夏季在0.56μmol/g~4.60μmol/g之间,冬季处于0.65μmol/g~2.21μmol/g之间;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为Zn>Cr>Pb>Cu>Cd,其中Cd含量占SEM总量不到1%,Zn含量则在70%以上,SEMZn是控制着SEM分布的主要模式。联合利用(∑SEM/AVS)与(∑SEM-AVS)法和生物毒性阈值法综合评估重金属对沉积环境的影响,东海岛潮带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中(∑SEM-AVS)处于0~5之间,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较强的区域为通明海区(7号站和8号站所在),具有较强潜在生物毒性的重金属为夏季通明海区的Zn。

  • 标签: AVS SEM 表层沉积物 潮间带 东海岛
  • 简介: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时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的设计外部进程访问数据库的时间控制方案,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响应时间的前提下把握好系统与网络负载同系统事务响应处理速度之间的平衡关系.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对于某些类型数据的响应处理缺乏有效率的解决途径.此类数据采用通常的处理方式往往不能较好地得到解决.据此介绍了1种基于ODSAPI和socket编程的数据库ESP扩展方法,由应用系统主动查询方式变为数据库系统主动通知或推送的方式.提供了1种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对基于该原理上的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程序网络通信接口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介绍.

  • 标签: 开放数据 服务 触发器 动态链接库 网络套接字 研究
  • 简介:摘要:2018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承租人不再将租赁区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而是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模型,对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租赁以外的其他所有租赁均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分别计提折旧和利息费用。新租赁准则的实施不仅使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复杂化,而且给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租赁 新准则 企业集团 对称性 合并财务报表
  • 简介:摘要:国内产生的沫煤,主要是机采和破碎过程中产生的。机采生产出来的煤,< 6mm的沫煤占总煤量的 65%左右,≥ 6mm的煤占总产量的 35%左右;备煤破碎工序的生产过程中,再次产生的沫煤产率也大体如此。根据现有沫煤热解生产和实验情况,采用小粒煤直立碳化炉型、混热式混煤碳化炉等,最大配沫煤量不足其用量的 25%,还有超过 60%的沫煤(≤ 6mm)仍然无法处理。沫煤的低温热解工艺,目前是煤碳企业中进行粉煤平衡利用的重要补充。因而以沫煤为原料的热解工艺必将成为煤热解的主流工艺。目前沫煤的新法干馏工艺多种多样,虽然大都进行了过程放大,但仍没有真正成熟的大规模工业应用。其中,沫煤热解过程中的 粉焦和热解气的高温在线分离,是新法工艺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

  • 标签: 固定床颗粒 高温除尘器 金属间化合物 技术方案
  • 简介:采用静态暗箱采样一气相色谱/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南地区盐碱地不同小麦秸秆还田量裸地土壤夏、秋季(2008年6-10月)的甲烷(CH4)、二氧化碳(C02)、氧化亚氮(N20)和一氧化氮(NO)交换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秸秆全还田(Fs)、秸秆一半还田(Hs)和秸秆不还田(Ns)处理土壤一大气CH4、C02、N2O和NO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0.8±2.7、-1.4±2-3、-6.5±1.8ug(C)·m^2·h^-1(CH4),267.1±23.1、212.0±17.8、188.5±13.6mg(C)·m^2·h^-1(CO2),20.7±3.0、16.3±2.3、14.7±1.7μg(N)·m^2·h^-1(N2O),3.9±0.5、3.4±0.5、3.0±0.4μg(N)·m^2·h^-1(NO)。交换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灌溉、降雨和温度变化是影响该趋势的主要因素。相对于NS处理,FS和HS处理降低了累积CH4吸收量(66%和59%),增加了累积CO,(42%和12%)、N,O(41%和9%)和NO(30%和13%)排放量,因此,秸秆还田促进了农田土壤总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得到FS和HS处理小麦秸秆的CO2、N2O、NO排放系数分别为73.4%士1.6%和43.3%士1.0%(CO2)、0.37%士0.01%和0.17%士0.00%(N2O)、0.06%士0.00%和0.05%±0.00%(NO),FS处理的排放系数显著高于HS处理,且均低于同一实验地种植玉米、施肥农田的小麦秸秆排放系数(N20和NO排放系数分别为2.32%和0.42%)。可见,在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还田秸秆CO2、N20和NO排放量时,应考虑秸秆还田量、农作物种植和施肥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秸秆 裸地 温室气体 累积排放量 排放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