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的第一年。福建省通过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一系列重要制度,深入扎实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部署各地各部门加强种养、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大力抓好食品安全七大体系建设,重点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消费。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福建省 安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制 食品放心工程
  • 简介:自1971年美国Pillsburg公司在美国国家食品保护会上首次宣布一种能确保食品安全、维护人们健康的质量管理系统"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以来,人们对这种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新措施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引起了除美国以外的许多国际研究机构和组织对此进行研究.由此,HACCPP发展至今,已获得世界许多国家认可,并推广应用.

  • 标签: 食品加工企业 冷冻蒲烧烤鳗 HACCP管理系统 出口 关键控制点 危害分析
  • 简介:通过传统玻片凝集试验对78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检测,结果将这些沙门氏菌分成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主的21种血清型,其中沙门氏菌SJTUF10023证实为自凝菌,无法鉴定血清型.利用MLST可以较精确地预测、区分不同血清型菌株,聚类的各个分支与血清型基本呈对应关系(96.2%,75/78),其中有3株沙门氏菌(1株阿贡纳、1株阿伯丁和1株斯坦利)聚类结果与血清型不一致.根据O抗原(rfb基因簇)、H1抗原(fliC基因)和H2抗原(fljB基因)分别设计引物进行PCR反应,并与测序相结合,对78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测定,结果仅l株伤寒沙门氏菌的H2抗原出现假阳性结果,准确度达98.7%(77/78),且编号为SJTUF10023的自凝菌被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说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检测沙门氏菌血清型,有望在沙门氏菌血清型鉴定中成为替代传统血清分型的方法.

  • 标签: 沙门氏菌 血清型 PCR检测
  • 简介:中共中央在“十五”计划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式”,这被认为将带来我国劳动人事领域内的一次重大革新。上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副所长蔡昉就此接受了采访。

  • 标签: 阶段性就业制度 弹性就业 劳动体制改革 工作雇佣关系
  • 简介:建立红枣中氯吡脲(4-CPPU)和赤霉酸(GA3)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HPLC-MS),用甲醇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经Sep-pakRVac3cc(200mg)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使用AgilentSBC18色谱柱(50mm×2.1mm,1.8μm)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扫描模式下做HPLCMS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建立的检测方法条件下,氯吡脲和赤霉酸均在10~100ng/mL检测范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氯吡脲和赤霉酸的检出限均为7ng/mL,定量限分别为22ng/mL和25n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5%和93.3%,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7%和3.8%,达到检测要求。该方法可用于红枣中氯吡脲和赤霉酸的残留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HPLC-MS MS) 红枣 氯吡脲 赤霉酸
  • 简介:根据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DAS-40278-9外源基因的旁侧序列,采用ABIPrimerExpress3.0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DAS-40278-9品系特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采用该检测方法对DAS-40278-9玉米含量为1%(质量分数)的标准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获得的标准曲线,通过斜率、相关系数、扩增效率判断是可靠的,待测样品的定量检测结果为1.024%,非常接近真实值。本试验表明建立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DAS-40278-9品系特异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DAS-40278-9 z SSIIb 旁侧序列 定量PCR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