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两广二号”四个亲本品种的三组不同时间交配所产卵的调查,以及对各品种各时间段产卵高峰的调查,绘画出各品种的产卵折线图,发现在8:00~9:00这一时间段交配对产卵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分析了各品种产卵的规律性,各品种三个交配时间的产卵规律较为一致,各品种间的产卵高峰有所差异,产卵规律不尽相同;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品种 不同交配时间 方差分析 产卵量
  • 简介:桑树冬季剪梢是桑园管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既能增产桑叶,又能改善叶质,但因桑树品种特性不同而必须采用不同的剪梢程度,方可获得最佳的效益。通过对不同栽植密度、不同品种、不同剪伐形式的隔年伐条桑园进行冬季剪梢,保留一年生条长的平均长度为50cm,结果其株产叶增加10%以上(总平均指数:112.90%)。通过试验初步拟定了桑园优质高产最佳剪梢方案。

  • 标签: 隔年伐条 桑树 剪梢程度 产叶量
  • 简介:中国蚕学会广东分会提高桑树产叶、桑叶质量研讨会于1992年1月7日至8日在肇庆市召开。来自全省蚕业教学、科研、生产等30个单位的教授、专家、蚕业工作者共4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学会理事马奔、余轼伍、肖练章、丁润和、张爱声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学会理事、栽桑学组副组长余轼伍主持,学会理事、桑栽学组组长马奔为会议作了总结。肇庆市丝绸公司黎杏流经理、省蚕业研究所副所长肖练章副研究员、省丝绸公司钟国洪高级农艺师也先后在会上作了发言。会议收到论文16篇,题材包括桑树栽培、桑树品种选育、桑树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

  • 标签: 桑叶质量 中国蚕学会 产叶量 蚕业研究所 丝绸公司 栽桑
  • 简介:为了有效控制桑蚕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有效氯对桑蚕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浸消,试验表明:有效氯0.4%以下,对桑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产卵等均无影响。但漂白粉液对桑叶消毒,浓度应在0.3—0.4%范围,不超过0.4%,以免影响桑叶叶质。

  • 标签: 漂白粉液 桑叶叶质 蚕儿生理 微粒子病 影响 抑制
  • 简介:对家蚕“两广二号”正交(芙·9×湘·7)品种的雌蛾在产卵期提供明暗两种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暗产卵的速度总是比明产卵的快且集中,如在交配5小时的黑暗条件下,产卵最快且集中,4小时内产卵达87.61%,6小时内产卵达97.89%;而明亮条件下,4小时内产卵40.72%,6小时内产卵83.10%。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产卵有利于提高蚕种的一日孵化率。另外,各处理在明、暗条件下,对单蛾产卵、不受精卵率的发生影响不是很大,但不同的交配时间处理对卵有显著的差异,对不受精卵的发生有极显著的差异。

  • 标签: 产卵期 光线 产卵量 产卵速度
  • 简介:夏协一号(花·丰×8B·5A)的育成及在1994年国家攻关联网鉴定及生产试养情况,已分别在1994年广东蚕业28(4)及1995年蚕业科学第21卷、第4期刊登,现将该种参加全国品比鉴定成绩及推广应用进展报告于下:

  • 标签: 多丝量蚕品种 夏协一号 品种审定 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