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清胃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清胃散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治疗组为95.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为(5.68±1.02)d,治疗组为(3.78±1.0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前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升高或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清胃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减轻疼痛程度,提高免疫功能。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小儿 脾胃伏火型 清胃散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联合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95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96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99采用麻杏石甘汤联合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治疗7d后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2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为96.9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肺部听诊、咳嗽、咳痰)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54,复发率81.82%;治疗组复发31,复发率32.29%。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小儿清热宣肺贴膏 急性支气管炎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加减柴胡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青少年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M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予注射用生长抑素250μg静脉注射,然后再将3000μg注射用生长抑素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持续微量静脉泵泵注,泵速为250μg/h;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加减柴胡承气汤治疗,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治疗组为96.77%,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胀消失,排气、饮食、血清淀粉酶恢复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加减柴胡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青少年MAP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 标签: 轻度急性胰腺炎 青少年 生长抑素 加减柴胡承气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1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采用基础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46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阳黄清解颗粒治疗,10d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PCT、CRP水平均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黄清解颗粒配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可改善患儿血清PCT、CRP、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数,缩短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性黄疸 新生儿 阳黄清解颗粒 高压氧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举办的'2018年度中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遴选结果发布会'于2018年11月5日在重庆举行,我校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医儿科杂志》荣获'2018年度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荣誉称号。此次评选活动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 标签: 科技期刊 编辑出版 中医儿科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寒饮郁肺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抗感染、平喘、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喘鸣、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寒饮郁肺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 标签: 小青龙汤 喘息性支气管炎 小儿 寒饮郁肺
  • 简介: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香砂平胃散治疗青少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86青少年F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口服黛力新,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香砂平胃散,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早饱、嗳气、上腹饱胀、上腹痛或不适等)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黛力新联合香砂平胃散治疗青少年FD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青少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 黛力新 香砂平胃散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除湿法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小儿湿疹脾虚湿蕴型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湿疹脾虚湿蕴型患儿104,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对照组单纯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健脾除湿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IL-2、IFN-γ均显著升高(P<0.05),IL-4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瘙痒程度、皮疹形态及皮疹面积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CD4^+、CD4^+/CD8^+显著升高(P<0.05),CD8^+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除湿法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小儿湿疹脾虚湿蕴型疗效显著,不仅可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中医症状积分,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 标签: 湿疹 小儿 脾虚湿蕴型 健脾除湿法 枸地氯雷他定片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患儿84,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清热凉血方治疗。治疗1月并随访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为9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后IgM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水平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凉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儿童 风热伤络型 免疫功能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肌张力低下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肌张力低下型小儿脑瘫脾肾虚弱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2组治疗期间患儿均脱失2。对照组给予中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1次/d,每周6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1次/d,每周6次;2组均治疗1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股四头肌肌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股四头肌肌力、GMFM评分均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调督法穴位按摩联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能明显提高肌张力低下型小儿脑瘫脾肾虚弱型的肌力,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瘫 肌张力低下型 脾肾虚弱型 健脾补肾调督法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羚羊角胶囊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0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治疗组45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羚羊角胶囊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2组患儿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的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YGTSS评分中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YGT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为95.56%,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56%,治疗组为15.5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羊角胶囊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 标签: 小儿抽动症 羚羊角胶囊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K1肺俞注射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和治疗组3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双侧肺俞穴注射。结果治疗组短时间内控制肺部哆音的效果、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肺俞穴注射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缩短肺炎病程,并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喘息性支气管炎 肺俞 维生素K1
  • 简介:目的探讨枳桔二陈汤辅助治疗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儿科确诊为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86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和治疗组44,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枳桔二陈汤口服,治疗14d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CD3+,CD4+,CD4+/CD8+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咳嗽、气喘、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1%,治疗组为93.1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9%,治疗组为9.9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桔二陈汤辅助治疗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可明显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 标签: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 儿童 枳桔二陈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评价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4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2组患儿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95.2%,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CD4^+水平明显增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干扰素 麻杏石甘汤加减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小儿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桑菊三仁汤治疗风热夹湿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风热夹湿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治疗组口服桑菊三仁汤,治疗3d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桑菊三仁汤治疗风热夹湿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风热夹湿型 桑菊三仁汤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沙棘干乳剂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小儿厌食症临床诊断标准的203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102口服沙棘干乳剂及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对照组101口服厌食康颗粒。疗程均为4周,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83.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食欲改善、体质量变化、贫血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沙棘干乳剂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棘干乳剂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 小儿厌食症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万应膏外敷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内服辅助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50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万应膏外敷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治疗7d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清、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共脱失病例17,其中治疗组5,对照组12,最终有效病例治疗组77,对照组5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腮腺肿胀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淀粉酶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2组尿淀粉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应膏外敷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内服辅助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可快速有效减轻疼痛、缩短病程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小儿 万应膏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654-2注射液调和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口服颠茄合剂,3次/d,连服3d,同时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2-3岁0.5g/次,4-6岁1.0g/次,7-9岁1.5g/次,3次/d,连服1周。治疗组30以654-2注射液调和云南白药敷脐,2次/d,4d为1个疗程,隔3d进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腹痛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654-2注射液调和云南白药敷脐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654-2注射液 云南白药 敷脐
  • 简介:目的观察启脾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IBS脾胃虚弱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对照组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启脾口服液,10mL/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黏液便、肛门排气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启脾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IBS脾胃虚弱型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儿童 脾胃虚弱型 启脾口服液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联合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厌食症脾失健运型患儿随机分为合剂组、推拿组和联合组,每组45,分别予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口服、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及两者联合治疗,治疗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3组体质量平均增加量,治疗前后微量元素(钙、铁、锌)水平,食欲、食量、腹胀、便秘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体质量平均增加量显著优于合剂组、推拿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剂组与推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微量元素(钙、铁、锌)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微量元素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升高幅度优于合剂组、推拿组(P<0.05)。治疗前3组食欲、食量、腹胀、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下降幅度大于合剂组与推拿组(P<0.05)。合剂组总有效率为82.22%,推拿组为80.00%,联合组为95.56%,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合剂组与推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联合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优于单一治疗方法,可促进微量元素(钙、铁、锌)的吸收、增加体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脾失健运型 小儿开胃增食合剂 三字经流派 小儿推拿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