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河北省农村7~19岁青少年人群5485人用单光子骨矿仪测量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结果男、女性别间7~14岁身高、7~15岁体重与骨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其后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显著(p<0.05);两性骨密度与年龄、身高、体重均呈明显正相关(均为P<0.001).性别间相关系数比较.男性大于女性,差别显著(p<0.01):两性在青春前期和青春中期身高、体重和骨密度增长率均高于学龄期和青春后期;生活在不同地区男、女性骨密度比较.沿海区高于平原区,平原区高于山区,差别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01)。由于青少年生长发育较快,特别在青春前期和青春中期身高、体重和骨密度增长率最快.因此应对此期青少年注意补充足蟛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尤其对经济、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更应加以关照,保障健康发育防止骨畸形和骨折发生。本调查对青少年医疗保健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骨密度 身高 人群 体重 女性 青春前期
  • 简介:目的了解中国男性大学生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骨密度的差异,并探讨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校442名男性大学生,其中中国男性大学生294名,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148名,采用国际体力问卷(中文版)收集其近1周内体力活动情况,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右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以外,中国男性大学生的步行活动水平、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及总体力活动水平均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P〈0.05);中国男性大学生的骨密度明显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P〈0.05);pearson相关分析,步行活动水平、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均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157,P=0.000)。结论中国男性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及骨密度均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学生,可能与民族、遗传基因等有关;高强度体力活动能增加骨密度含量。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男性 大学生 体力活动水平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