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0名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在进行研究之前,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评分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病患的氧分压水平和对照组的相比明显上升;观察组病患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和对照组的相比明显下降,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的要好(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 标签: 慢阻肺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慢性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患者行以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3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益活血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心电图检查,患者以型P波为主要临床症状,共66例,其中10例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7例表现为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表现为心肌梗,经过X线检查,右心室肥大患者7例,左心室肥大患者6例。经过治疗发现,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36%,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源性心脏病可以利用心电图以及X线等方式进行检查,可以将疾病特征清晰地体现出来,同时通过益活血颗粒对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慢阻稳定期与慢阻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慢阻稳定期患者45例作为试验组,慢阻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为研究时段,均采纳布地奈德福英特罗治疗。对比两组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的FVC、FEV1.0、MVV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治疗慢阻稳定期方面的效果更为突出,但在治疗慢阻合并肺癌稳定期方面效果欠佳,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阻肺稳定期 肺癌稳定期 布地奈德福英特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脊柱结核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及患者病症复发情况,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皆小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病症复发率为2.5%,对照组复发率为1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效果对比中,微创手术效果明显,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脊柱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核杆菌抗酸染色、金胺O荧光染色(以下简称荧光染色)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探讨最适合结核杆菌筛查的检测模式。方法萋-尼法与金胺O荧光染色结果金胺O荧光染色联合抗酸染色可有效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和准确度,可作为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手段。金胺“O”荧光染色组检出率明显高于萋-尼染色组,尤其是痰液标本菌量是1+,对那些病变轻,排菌量少的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染色镜检时间短,工作效率高,适用于大量标本的检测。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杆菌 萋-尼染色 金胺 O 荧光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科收治的118例肺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健康宣教、心理指导、认知行为转变和鼓励社会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9例)进行常规护理。应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量表中负性情绪分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WHONQOL-BREF)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负性情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以健康宣教、心理指导、鼓励社会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肺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结核 慢性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介治疗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将36例淋巴结瘘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支气管镜注入抗结核药物及活检钳清除灶并冷冻冻融治疗;B组采用采用支气管镜注入抗结核药物及冷冻冻融治疗。评价其治疗次数、治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在第6、12个月的治愈率高于B组,且总体支气管镜治疗次数少于B组。结论支气管镜下注入抗结核药物+活检钳清除病灶+冷冻冻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淋巴结瘘型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MDR-TR治疗,而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经治疗后,肺结核得到有效控制的人数为38例,其临床治疗效率为95%;而对照组中有效人数26例,治疗效率为65%,两组进行比较,试验组效率要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15例,其发生率为37.5%,较试验组有所增加,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40例研究组、40例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性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基础抗结核药物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老年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应用常规抗结核药物结合莫西沙星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药物吸收率,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老年耐药性肺结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胸重症手术患者68例,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功能恢复情况(PCO2与PO2)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呼吸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满意率高,P<0.05。结论对胸重症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其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护患关系,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外重症 呼吸功能 护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胆道结石患者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肝胆道结石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开腹取石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肝胆道结石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6例(P<0.05);肝胆道结石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0.3%(P<0.05)。结论肝胆道结石患者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肝外胆道结石 胆道镜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对手外伤后掌指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共62例手外伤后掌指骨缺损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微型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结果62例患者中,TAM评分优39例,良21例,差2例,优良率96.77%。62例患者中,发生延长指骨成角1例,掌指关节缩小5例,骨不连2例,总发生率为12.90%。结论对手外伤掌指骨缺损患者应用微型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临床价值高,利于患者早日下床活动,及时开展康复训练,提高关节功能康复。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骨技术 手外伤后 掌指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与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比疗效。方法在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随机选取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观察组30例行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行锁定钢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6.66%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3.3±9.2)ml、住院用时(29.1±5.5)d、手术用时(5.7±1.4)min及骨折愈合时间(15.2±0.6)d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疗效更佳。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锁定钢板 外固定支架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经纤维支气管镜、手术以及肺部穿刺活检证实为内孤立性结节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结果。结果接受肺叶切除术者共计70例,在此其中,假瘤2例、腺癌24例、结核4例、鳞癌40例。接受切除术者共计14例,其中假瘤2例,结核10例,纤维增生2例。经64层CT诊断证实,其能区分、确定结节。最小直径为2mm,倘若结节直径在4mm以上,重建时就会受一定干扰。结论64排螺旋ct诊断孤立性结节病变,有着一定参考价值。此项技术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带来发展动力。经过后续处理以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可实现对小结节定性分析,帮助临床正确区分结节性质,此项技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 肺内孤立性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及其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 慢性 阻塞性 肺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青龙汤治疗慢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小青龙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动力学以及血气分析的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液动力学指标并无明显变化(P>0.05),血气分析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液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青龙汤治疗慢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慢阻肺 心力衰竭 小青龙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和临床特征,为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接受诊治的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有56例,对这56例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心电图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心脏彩超以及临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研究对象当上,34例经治疗后为显效,12例患者经治疗后为有效例,8例患者经治疗后为无效,2例患者因患者严重的呼吸衰揭合并心力衰揭而死亡。结论对于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这种疾病,不仅病情较为复杂,而且在诊断容易出现漏诊,在结合患者的病史,并且有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加以有效的辅助检查,可以使诊断准确率有效提高。临床上治疗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加大冠心病的治疗力度。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5-2016年在我院小儿科进行治疗的7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0例,试验组患儿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研究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72%(335/350)高于对照组的82.00%(287/350);试验组患儿的FVC(肺活量)、FEV1(用力呼气量)、PEF(呼吸流量峰值)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功能,提高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支气管肺炎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人,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等功能检测指标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功能状态,改善预后。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