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100例初产妇,按照其自愿,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产科护理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对两组初产妇产后6周、3个月以及6个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初产妇产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初产妇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6周、3个月以及6个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初产妇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状况,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提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护理过程 孕妇 抑郁症 产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缺铁性贫血(IDA)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伴有Hp感染IDA患者临床资料,将45例以单纯补铁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予以补铁联合抗Hp治疗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和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SF、SI指标水平均上升,TIBC水平均下降(P<0.05),而观察组Hb、SF、SI高于对照组,TI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伴有Hp感染IDA患者予以抗Hp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Hb和铁相关指标。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缺铁性贫血 血清铁蛋白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手法治疗后发热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用牵旋手法对1583例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后病情变化1。结果1583例经治患者中11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发热现象,1例较重,112例较轻。且113例患者均伴有较为明显慢性扁桃体炎。结论伴有慢性严重扁桃体炎颈椎病患者经手法后可出现临床发热症状。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鉴别颈椎病与颈椎病症区别。

  • 标签: 发热 慢性咽喉部炎症急性发作 手法治疗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7年6月收治7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在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以手术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查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7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结果显示DeBakeyI型患者有11例(15.71%),DeBakeyⅡ型患者有25例(35.71%),DeBakeyⅢ型患者有30例(42.86%),主动脉正常患者有4例(5.72%),诊断准确率为100%;7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DeBakeyI型患者有10例(14.29%),DeBakeyⅡ型患者有25例(35.71%),DeBakeyⅢ型患者有30例(42.86%),主动脉正常患者有5例(7.14%),诊断准确率为97.14%。手术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对比,差异较小,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术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可对病情有较为准确判断,对手术方法制定以及往后治疗均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主动脉夹层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舒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麻醉胃癌根治术后急性疼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行全麻下胃癌根治术患者40名,以麻醉用药不同分为芬太尼组(n=20)和舒芬太尼组(n=20)。对比两组胃癌根治术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追加芬太尼例数以及两组患者疼痛等级占比情况。结果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结束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相同指标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另外,芬太尼组胃癌根治术患者拔管后追加芬太尼占比以及中度疼痛、轻度疼痛占比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对于胃癌根治术患者而言,关腹时静脉滴注舒芬太尼可以改善瑞芬太尼输注停止后疼痛情况,镇痛效果显著。

  • 标签: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胃癌根治术 术后急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效护患沟通在护患纠纷预防中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一共(86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日至2017年1月5日,将86例住院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均使用有效护患沟通,对照组43例患者均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11.63%低于对照组患者25.68%(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评分(95.26±2.2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80.21±1.47)分(P<0.05)。结论通过对住院患者实施有效护患沟通,能显著降低护患纠纷,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护患沟通 护患纠纷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是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对预后影响。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2017年接收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每组50例患者,对早期手术组患者在发病7小时之内进行手术,对延期手术组患者在发病24小时之后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病率。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延期手术组患者,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延期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早期手术疗效和预后效果要优于延期手术。

  • 标签: 不同手术时机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探究围手术期疝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68例进行疝气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号分组将其分为干预组(n=34)和常规组(n=34),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常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相比较,干预组患者明显较常规组短(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常规组低,且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疝气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减轻患者不适、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缩短治疗时间等方面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围手术期 疝气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风险及人性化管理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7年10月-2018年3月,我院妇产科产妇74例,作为研究主体。以护理方式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将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对两种护理方式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代替常规护理实施于妇产科护理环节中,对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风险控制 妇产科 人性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活动对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影响。方法在2016年上半年,医院共收治住院对象17664例次,照卫生部要求建立有“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对于新出现不良反应,都会进行个案分析,定期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次数超过10次药品、50次科室提出改进措施。2016下半年,正式进行改进活动,药学部收集既往不良反应发生报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因素分析为主,提出合理用药改进意见。在改进后,2017年上半年,收治住院对象17852例。结果在2016年上半年,医院不良反应报告率0.88%(156/17664),高于2017年上半年0.62%(110/17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上半年针对合理用药通知条数270条,明显超过2016年上半年146条。医师与护士普遍表示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改进活动后,合理用药水平有明显改进。结论基于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指导用药,能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重要性。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95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1)。医院严格按照病区感染预防和消毒规定进行操作。比较儿童手足口病护理效果和预后。结果采取有效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缩短了康复时间,减轻了患儿及其家属恐惧和焦虑。医院严格执行感染预防和消毒措施,未发生感染(2)。结论科学合理预防教育和积极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儿童临床治疗效果(3)。严格预防和消毒措施及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手足口病扩散。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滋病患者接受营养治疗价值。方法选取艾滋病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常规饮食,实验组给予营养治疗,对比2组艾滋病患者干预结果。结果实验组CD4细胞、胆固醇、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以及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艾滋病患者干预后营养不良几率(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几率(92.00%),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接受营养治疗,更有效对其营养状况改善。

  • 标签: 营养治疗 艾滋病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孤独症患儿接受康复护理措施具体方法、护理效果和对预后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孤独症患儿资料100例,为其开展康复护理措施,比较应用康复护理措施之前以及开展之后护理效果以及患者产生胃肠道异常几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开展康复护理措施之后,孤独症患儿睡眠紊乱以及腹泻情况和康复护理之前比较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患者腹部不适以及排便障碍和开展康复护理措施之前比较显著缓解,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孤独症患儿开展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胃肠道问题出现,应该给予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孤独症 康复护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并发症,节约社会资源。方法借助掌上医院平台,推送自制糖尿病健康教育视频,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果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依从性提高。结论基于掌上医院平台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患者参与自我管理,有利于血糖控制。

  • 标签: 掌上医院 糖尿病 视频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PACS系统即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由于医学影像教学数据库特殊性,很多学者认为,想要构建完善PACS教学数据库,必须要利用PACS强大功能不断收集和更新资料,将各种医学影像通过各种接口以数字化方式进行保存,在需要使用数据时候通过一定授权可以很快调回使用。这种数据处理方式对临床、影像教学和科研具有很重要意义。

  • 标签: PACS 数据库 医学影像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急性阑尾炎超声征象同病理分型之间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超声征象作为研究依据,比较超声征象同病理分型之间关系。结果超声检测结果同病理总符合率高达91.7%,检测单纯性阑尾炎符合率为86.3%,检测化脓性阑尾炎符合率为94.1%,检测坏疽性阑尾炎符合率为93.3%,检测周围脓肿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征象能够有效反映出患者体内阑尾情况,为急性阑尾炎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超声征象 病理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孕期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价值。方法选取初产妇100例,时间为2017年1月30日-2017年6月20日,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孕期护理,实验组则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护理干预,对比2组剖宫产几率差异性。结果2组初产妇干预前选择分娩方式几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初产妇干预后实际剖宫产几率(40.00%)明显低于干预前选择剖宫产几率(74.00%),同时其实际阴道顺产率(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顺产率(32.00%),P<0.05。结论产妇接受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孕期护理干预,可将其剖宫产几率降低,改善其预后。

  • 标签: 健康信念 孕期 护理干预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32例脑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及ADL评分明显高于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中风患者 后遗症偏瘫 早期康复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门诊模式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影响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8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门诊产检,试验组予以助产士门诊模式,比较2组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巨大儿、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试验组,剖宫产率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助产士门诊模式产前护理干预对促进自然分娩,改善妊娠结局,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使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助产士门诊模式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对于提升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急诊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2例,以计算机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所有患者平分为参照组(n=31)及研究组(n=31),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探讨细节护理对于提升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7%均显著优于参照组74.19%,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细节护理实施可有效提升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细节护理 急诊内科 护理满意度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