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实验管理是一门新的课程,但其已成为检验医学本科教学中必修的“选修课”。在短暂的几年教学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临床实验管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对教材使用、任课的教师、教学内容安排、考查方法选择作了探索。突出临床实验管理学中诸如“实验生物安全防范、临床检验的质量管理、临床实验的法律法规”等重点、热点内容。把教材内容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把管理的理念和各检验医学的专业课相结合,引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积累了初步经验。

  • 标签: 临床实验室 管理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3例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61例)与研究组(7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手术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舒适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手术应激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心理舒适度并降低患者手术应激。

  • 标签: 手术室全程护理 无缝隙服务 效果
  • 简介:诊断学虚拟实验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应用语义识别、TIS发音、动态图形识别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构建了一个仿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诊断思维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创新性、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用于训练和培养医学生、研究生和青年医师,在提高诊断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 标签: 虚拟实验软件 诊断学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7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均呈现出不同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服务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策,能对患者焦虑情绪进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手术室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心脏介入导管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都是在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心脏介入导管患者,抽取46例,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n=23例)选择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n=23)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心脏介入导管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脏介入导管室 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病理诊断对了解患者病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术后对患者实施治疗方案都起着决定的作用,针对病理标本的各个环节,我科对病理标本的管理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完善了相关制度、改进了工作流程、多科室沟通制定有效合理的改进方案、明确责任,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病理标本 持续质量改进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实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对实验分析前工作流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提出解决对策,对实验分析前的管理制度与规范优化与改革。结果推行实验分析前质量管理,减少了失误率,获得了医护与患者的一致认可。结论临床实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医院基础工作,影响到检验治疗与准确率,进一步推进质量管理,可提高医院检验水平,减少失误率,值得推广与采用。

  • 标签: 临床实验室 质量管理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探讨PDCA循环法作为一类最为常用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在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通过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现状,针对现状,查找缺陷、指定计划、改正问题、借以提高手术护理的专业技术能力。

  • 标签: PDCA循环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及左短轴缩短率和左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42.13±3.09)分、(40.35±3.1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47.97±5.24)分、(47.46±5.17)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左短轴缩短率、左射血分数分别为(28.58±1.25)%、(48.57±1.17)%,与对照组患者的(22.39±1.99)%、(43.08±2.74)%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的情况,并明显提高患者的左短轴缩短率和左射血分数。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老年冠心病 焦虑 抑郁 左室短轴缩短率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120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舒适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8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中进行舒适护理改善了手术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手术的安全性。因此,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重症监护过程中的真菌感染情况,并探究其病原学分析原理以及相应的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临床中的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汇总、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其中35例患者带有白色念珠菌,7例患者带有光滑念珠菌,4例患者带有热带念珠菌,3例患者带有克柔念珠菌,1例患者带有曲霉菌。患者年龄偏大占大多数,而且有多种疾病以及住院史。结论呼吸重症监护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病原学分布方面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 标签: 呼吸重症监护室 真菌感染 临床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在血透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的10月到至2017年的10月,80例患者在我院血透接受治疗,选取患者中的40例在血透治疗过程中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将这批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剩余的40例患者在血透的治疗过程中落实护理管理,这批患者则划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没有患者发生感染现象,对照组中存在感染情况的患者有2例,所占比例为5.00%,观察组的院内感染控制效果更为显著,观察组中医用设备的使用情况、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卫生情况、空气质量情况以及消毒液使用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明显较好。结论落实护理管理后,医院内出现感染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情况以及医用设备使用情况均显著提升,保证了接受治疗患者的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管理 血透室 院内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护理中护患沟通性语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患沟通性语言。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稳定患者的情绪,提升手术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患沟通性语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ICU监护危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各因素。方法排除非准入条件后选取本院重症科15年6月到17年6月收治危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中的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治疗结局分为康复组和死亡组,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相关因素。结果45例患者中危重脓毒症32例,肾衰竭13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43±13)岁,康复组(n=21)和死亡组(n=24),组间比较后发现死亡组平均年龄、APACHE-II、降钙素原及血清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康复组,但死亡组血清的清蛋白水平则低于康复组,均作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APACHE-II、降钙素原、血清乳酸及清蛋白水平是影响危重脓毒症预后的高危因素。

  • 标签: 严重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重症监护室 预后
  • 简介:摘要杂交手术为新型手术的一种,将移动性DSA设备应用到手术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简要介绍了杂交手术及DSA设备,对其理念以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基于此,主要从手术环境以及技术环境两方面,阐述了利用移动型DSA设备建立杂交手术的方法。并对运动伪影、信息技术,以及设备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仅供各大医院给予参考。

  • 标签: 移动型DSA设备 &ldquo 杂交手术室&rdquo 伪影 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体现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手术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体现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76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95.0%。结论在手术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效方法。

  • 标签: 人文关怀 手术室护理工作 体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手术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为患者的手术护理提供相关的优质护理措施与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在我院做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痛护理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根据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观察组,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模式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实施无痛护理能够增加手术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程度,降低手术的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护理技术 手术室护理质量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胃癌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行为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32)与并行优质护理干预实验组(n=32),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行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前临床实验检验自动化现状和概况检验领域的检测项目随着时代发展逐渐丰富,实验诊断在临床诊断、治疗及监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实验自动化的定义为:由机械化的仪器设备取代人的手工操作过程,这种仪器设备调节靠信息反馈,能完全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目前,实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既要满足医院临床及实验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需求,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质量,以满足临床需求。而大型综合性实验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压力尤其突出。

  • 标签: 临床实验室 检验自动化 现状 流水线产品 前处理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风险管理在手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实施风险管理前后一年(2015.12-2016.12及2017.1-2018.1)的手术患者各98例以及医护人员进行对比,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手术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手术效率、满意度等。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医院手术物品管理评分与消毒隔离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表明感染控制情况更优;实验组准备时间、接送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89.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采取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手术医院感染,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