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跟骨骨折临床特点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跟骨骨折患者26例30足,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均利用X线片观察跟骨骨折临床特点,在此基础上展开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经1-2年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Gissane角与Bohler角均有显著增大(P<0.05),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67%。结论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创伤小且操作简便,手术用时短,不会给软组织造成过大破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临床特点 微创空心螺钉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腿骨折并发筋膜区间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6年2月,到医院就诊的小腿骨折并发筋膜间区综合征的患者56例,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与护理经验。结果56例患者中,经治疗与护理,54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坏死截肢,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对小腿骨折并发筋膜间区综合征的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保证患者良好的痊愈率,促进患者患肢恢复。

  • 标签: 小腿骨折 筋膜间区综合征 治疗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DT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在司法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胸部外伤后X线平片不能明确诊断或虽能明确诊断但因司法鉴定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病例进行DTS扫描及重建处理,其中有7例同时行胸部CT扫描及肋骨三维重建以便对照研究。结果DTS扫描后的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肋骨结构,明确诊断肋骨骨折163根,肋骨骨折检出率为98.8%。结论DTS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在肋骨骨折的司法鉴定中可以完全代替X线平片,是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的重要补充。

  • 标签: X线数字技术 肋骨骨折 数字断层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常规骨科护理)与中医护理组(50例,常规骨科护理+中医护理)。对比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半年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中医护理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短(P<0.05),Harris评分明显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中医护理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可缩短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中医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罹患髋部骨折的患者与同龄的老人肌少症的发生率的异同。方法分析33名髋部骨折的患者合并肌少症的情况,并与同龄的33名老人进行对比。采用基于亚洲肌少症共识组的定义作为诊断标准,对平均瘦体组织的丢失、握力的变化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腰椎,以及骨密度值(BMD)。最后使用回归分析分析肌少症以及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33名患者中,共有10例(占30%)发现合并有肌少症,在对照组中有6例(17%)发现合并有肌少症(p=0.048)。实验组的患者平均体重指数更低,握力比实验更低。结论相比于对照组而言,患有肌少症的患者在同年龄组中更容易发生髋部骨折。男性的四肢肌肉密度减低,握力减弱,以及骨密度的降低会更明显的导致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

  • 标签: 髋部骨折,肌少症,骨质疏松,肌肉含量,握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Gamma钉治疗、股骨近端抗旋转刀片髓内钉(PFNAA)、动力髋螺钉(D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三组,分别实施Gamma钉内固定、PFNA内固定、DHS内固定,对比三组术后疗效。结果Gamma钉组和PFNA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都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均优于DH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mma钉组、PFNA组、DHS组的术后髋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0.0%、93.3%和83.3%;PFNA组与DHS组比较以及Gamma钉组与D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mma组与PF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与Gamma钉组分别为10.6%和6.6%;PFNA组与DHS组比较以及PFNA组与Gamma钉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和Gamma钉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创伤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DHS Gamma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给予手术护理配合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经后路进行内固定手术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配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手术部位引流量低,VAS评分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在胸腰椎骨折后路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给予手术护理配合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后路内固定手术 围术期 手术配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6年5月共收治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68例,男43例,女25例,骨折初始治疗髓内钉27例,钢板32例,外固定支架4例,克氏针3例,螺钉2例,其中应用钢丝捆扎7例。骨不连治疗采用手术清理断端,更换固定(1例除外),植骨的外科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6个月。66例Ⅰ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5月,Ⅰ期愈合率为97%。结论医源性因素是导致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合理的外科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长骨骨折 手术 骨不连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应用于不稳定型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不稳定型踝关节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两组各有5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0天后骨痂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且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能够明显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并且有效促进损伤部位的功能性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不稳定性踝部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不同年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抽取本院15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儿童54例,实施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30例,实施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4例。96例成人患者随机划分为三组,各组30例,分别实施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以及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儿童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满意率方面进行比较,不存在较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患者不同治疗方法中,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有效率最高93.33%,其次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有效率为90%,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有效率为66.67%,各个治疗有效率结果之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率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尺桡骨骨折不同年龄患者应选用不同治疗方法,从而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不同年龄 尺桡骨骨折 治疗方法和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法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4例,其中27例患儿使用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27例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法,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能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92.59%,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的各项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法可有效改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肩关节的运动能力,对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呼吸道管理在肋骨骨折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肋骨骨折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优化呼吸道管理并观察效果。结果实施优化呼吸道管理患者肺部并发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肋骨骨折患者在呼吸道护理优化下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 呼吸道管理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4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37例),进而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4.21±1.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6.59±2.21)分,并且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评分(14.11±1.01)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18.38±1.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评分(32.29±2.11)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30.01±2.14)分(P<0.05)。结论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分期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疾病有了较大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分期护理干预 老年胸腰椎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预后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按照个人意愿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0)。参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及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结果参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0%,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6.67%,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相对较短,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结合数字化重建技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患者预后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复杂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综合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方医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患者在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情况。结果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可利用综合护理的方式提升护理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常规护理 胫腓骨骨折 综合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实验组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优良率为90.0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5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疼痛以及肩关节恢复评分也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方式,不仅能够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还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让患者肩关节恢复也能够得到较为良好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外科颈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盆骨折创伤控制中应用外固定架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自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重型骨盆骨折患者42例,并应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作为本次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4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的骨盆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的42例患者均选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对照组的42例患者选用外固定架损伤控制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几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调查走访发现,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1.9(5/42),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1.42%(9/42)。对照组术后随访两年死亡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相关资料表示,选用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内固定治疗方式,且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盆骨折 创伤控制 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诊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于2015年3月~2017年10月接诊的30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与2015年3月以前收治的30例该类患者作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成功救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h内纠正休克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X2=9.932,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X2=5.192,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405,P<0.05。结论对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开展急诊绿色通道、急诊手术、重症监护等综合救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在短时间内纠正休克情况,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幅上升,该方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急诊
  • 简介:目的评价通过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长干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例股骨中段骨折、1例肱骨中段骨折、1例胫骨中段骨折都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绪果术后3例随访6~10个月,平均8个月。3例全部获得骨性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根据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等进行评定,优2例.良1例。结论弹性髓内钉是治疗小儿长干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其疗效满意。

  • 标签: 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