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對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护士6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与研究A组,每组各30名;另选取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B组、研究B组,每组各60例。对照A、B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A、B组开展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种不同模式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A、B组在各项指标评分(护理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A、B组(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提高护士护理管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增加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分层次管理模式 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业的80例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护理人员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护理人员。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认知度,记录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经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后,护理人员对护理的认识度及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明显,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及认识,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护理人员 继续教育 认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对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70名,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35名)和观察组(3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管理后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评分、处理问题能力评分、应变能力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管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既可以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也可以使护理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 护理人员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和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多发结节的临床价值对比。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4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对比观察CT、超声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74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经病理诊断显示,67例为良性结节,7例为恶性结节;超声与CT诊断特异度、敏感度、误诊率、漏诊率、准确率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和超声检查均可有效诊断甲状腺多发结节,但超声检查更具有优势。

  • 标签: CT 超声 甲状腺多发结节 对比
  • 简介: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了程序化管理,运用PDCA程序四个环节即:制订总体计划、实施计划措施、实行教学质量制、反馈处理。进一步提高护生及带教老师整体素质,确保临床带教质量,培养和造就一批“实用型”护理人才,逐步使我院教学管理朝着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总结如下。

  • 标签: 临床实习 质量控制 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强药学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质量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接触药学服务的医务人员50例(在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5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全程化药学服务管理,有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措施,有25例。结果观察组处方开具不合理率(4.00%)低于对照组(P<0.05),取药等待时间(15.48±2.36)min、药品盘点时间(1.85±0.06)min短于对照组(P<0.05),账目符合率(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医务人员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管理干预,能够整体优化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药学管理 全程化药学 服务质量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是否可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在2016.06.01日-2017.05.31日期间对15名消化内科护士实施分层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后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得分(89.69±1.13分)、病房管理质量得分(92.13±1.05分)、安全管理质量得分(91.58±1.31分)、心理护理质量得分(90.56±0.25分)、护理操作技能得分(93.31±1.18分)以及患者满意度(98.00%)都比该方案实施前要高(p<0.05)。结论分层管理方案是提高消化内科护士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案。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士分层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接诊于我院的拟行冠心病介入术的96例病人被分为2组(依据护理方式,每组4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均被给予常规护理的措施,此外,观察组再被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理人员护理评分相关指标、护理风险及投诉事件、患者满意度。结果入选风险管理小组的护理人员经过培训后其基础护理及专科知识水平、沟通应急能力及技能操作能力均较一般护理人员更佳。2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经护理风险管理后,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x2=8.185,P=0.016)及纠纷投诉率(x2=9.426,P=0.001)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其满意度(x2=6.413,P=0.039)却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升护理工作者的护理能力,使护理风险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病人的满意度也可被大大提升,效果卓越,值得临推广运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介入术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方法我院从2017年1月开始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将质量改进后的一年时间作为观察组,改进前的一年时间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护理投诉出现率为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对照组分别为6%、9%、83%,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可以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内分泌科 护理管理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同理心现状水平。方法应用编译的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对沈阳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9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同理心水平呈近似正态分布,参加过相关课程培训和职业满意度高的护理人员表现出更高的同理心水平。结论改善课程设置和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同理心水平。

  • 标签: 护士/心理学
  • 简介:根据检验专业实习生实习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实践中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保证在现代实验室状态下学员获得手工操作能力和仪器操作能力,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 标签: 检验专业 毕业实习 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军事训练活动中睾丸创伤后精液质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睾丸创伤后7d、60d采集精液。进行精液常规、AsAb、SOD、NO检测。结果:睾丸创伤后7d精子密度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60d精子密度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sAb阳性率、NO浓度增高,SOD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睾丸创伤后精液质量会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精子密度降低,活动力及活动率减低,自身免疫反应、过氧化反应增强,NO促进组织及细胞损伤,而使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

  • 标签: 睾丸 创伤 精液质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方法作者通过结合我院实验室酶联免疫检验,对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可能对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试剂的平衡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免疫结果产生影响的突出性因素主要包括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以及试剂的平衡时间、实验室进行免疫检验的温度和湿度、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结论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进行操作,防止其他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对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期末考试,试卷结果进行分析,以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试卷难度、区分度和信度分别为:0.77,0.19,0.79;平均分为78.32分,标准差为8.03,试卷整体上有较好的难度和信度。因此,能够较为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改进教学和提高命题水平有重要促进意义。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 试卷分析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伴随着新医疗改革制度的深化,医保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提出强化沟通、避免医疗纠纷、提高医院公信力。据调查显示,医院80%医疗矛盾即是由于缺乏沟通、沟通不当造成。因此,做好沟通从而提升医保服务质量,成为当前医疗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就此,文章就强化有效沟通,提升医保服务质量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有效沟通 医保服务 质量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超声检查与CT检查对于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7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利用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利用CT技术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利用超声检查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查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检查相比,CT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有实际应用的价值,推荐使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CT检查 输尿管结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手术室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手术室24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层分组管理模式。结果两组护理质量调查量表得分比较中,研究组护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无菌意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8.00%(P<0.05)。结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分层分组管理 手术室 护理人员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前两种饮食控制方法对肠道清洁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资料,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依据饮食控制方式进行分组,A组于检查前1d饮食控制,B组则于检查前3d饮食控制,均于检查前一晚8点禁食,对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A组与B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满意度分别为97.14%、82.86%,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前加强饮食控制具有必要性,而选择提前1d饮食控制即可,不会影响肠道清洁效果,利于促使患者配合检查,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镜 饮食控制方法 肠道清洁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6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 5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设置为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随机选取 2016年 7月至 12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 50例患者中进行研究,设置为观察组运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娩出的足月新生儿40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试验组200例。对照组在进行血片采集时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观察两组血片采集情况。结果实施后,试验组采血1次成功率及血片采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足跟红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质量,减少患儿痛苦。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PDCA循环管理模式 血片采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