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骨折借助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入我院骨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随机抽取其中50例作为研究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另50例则作为研究对照组安排内固定治疗术进行治疗,收集治疗后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上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时,两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就实际诊治过程中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更加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运动以及加快术后愈合速度。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治疗术 骨质疏松性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孔镜下行椎管减压术+上关节突内缘切除治疗椎管狭窄神经残余症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威海卫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0例椎管狭窄患者,均为单侧、退变性。进行常规的椎孔镜下椎管减压+上关节突内缘切除1/3-1/2。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3个月和6个月随访,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40例患者腰骶部疼痛VAS评术前(8.19±0.31),术后1d(2.05±0.17)分,术后3个月(1.41±0.22)分,术后6个月(1.09±0.21)分;患者腿痛VAS评分术前(10.86±0.27),至术后1d(3.47±0.31)分,术后3个月(2.29±0.22)分,术后6个月(1.49±0.31)分,患者疼痛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患者ODI评分术前(78.69±3.27)分,术后1d(18.27±2.46)分,术后3个月(11.69±2.54)分,术后6个月(8.45±1.68)分。患者术前术后改善明显。结论椎孔镜下行椎管减压术+上关节突内缘切除治疗椎管狭窄神经残余症状影响显著。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上关节突 椎间孔镜 椎管减压术后残余神经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护理对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疼痛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孔镜治疗的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ODI指数。结果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经皮椎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围手术期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收治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动力髋螺钉,观察组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均有一定的疗效,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应用效果更佳,值得应用。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年弱视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认识的视觉系统可塑性。方法选择年龄、弱视程度、弱视性质无显著性差异的成年病例93例,治疗前均行视力、注视性质、眼位检查。综合疗法组采用准确配戴眼镜、遮盖法、增视训练、精细作业治疗;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组配戴使用过矫或欠矫眼镜、阿托品散瞳的远或近离压抑疗法,并联合使用综合疗法。结果综合疗法组治愈12眼(24.00%),有效率为62.00%;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组治愈17眼(29.82%),有效率为80.7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的视觉系统可塑性可能长期存在,传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综合疗法、光学药物压抑疗法用来治疗成年弱视,其疗效是肯定的,且其疗法与患者的依从性有关,光学药物压抑联合综合疗法达到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

  • 标签: 弱视 成年人 综合疗法 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视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到2016年收治的134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儿抗炎、抗病毒、控制颅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达到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0.00%的总有效率,同时观察组患儿在体温消退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神志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可以证实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更好,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的恢复状况较好,有利于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 标签: 早期静脉注射 人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乳头瘤病毒高危型感染患者中应用保妇康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宫颈乳头瘤病毒高危型感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其意愿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不用药,只进行随访观察;研究组的45例患者应用保妇康凝胶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滴度下降>5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乳头瘤病毒高危型感染患者中应用保妇康凝胶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 标签: 保妇康凝胶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运用舒适护理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二病区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把80病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B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反应出焦虑的程度有显著差异。结论舒适护理使老年人手术后的焦虑程度降低,使老年人在手术后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

  • 标签: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 舒适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BRCA1、EGFR的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结直肠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RCA1、EGFR蛋白的表达及Ki67阳性指数;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于BRCA1蛋白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1),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1);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指数于EGFR蛋白阳性组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1),增殖指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1)。结论BRCA1、EGFR蛋白表达缺失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凋亡及增殖,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BRCA1 EGFR 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标准反定型红细胞与丈夫红细胞检测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的差异。方法同一采用经典抗球蛋白法,对40名O型Rh(D)阳性孕妇产前IgG抗体检测标本同时用标准反定型红细胞(标准组)和丈夫红细胞(丈夫组)测定效价,进行组比较。结果标准组与丈夫组效价一致35例(35/40),标准组效价大于丈夫组一个滴度5例(5/40)。结论标准反定型红细胞抗原性稳定、易于保存、应用方便,用于孕妇产前IgG抗体检测的效果等同、甚至优于相应丈夫红细胞,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红细胞 IgG抗体 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恩度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接受的65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应用单存化疗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则应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34.38%的发生率(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时,采取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比单一化疗效果显著,安全性也更高。

  • 标签: 恩度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中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刮痧疗法配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期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研究组接受刮痧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虽低于对照组10%,但P>0.05。对比生活质量,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采用刮痧疗法配合化疗方式,可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且可确保治疗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生存质量 非小细胞肺癌 中晚期 刮痧疗法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及对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9月住院治疗的8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反映术后恢复情况的各项指标及调节性T细胞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CD4+、CD4+/CD8+水平术后3d、术后7d较术后1d逐渐升高,术后7d接近术前水平,而对照组CD4+、CD4+/CD8+术后3d、术后7d与术后1d基本一致,未见明显变化,且分别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较少,显著少于对照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肛门排气时间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5.0%vs30.0%,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效果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通过对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证实该手术方法对患者的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调节性T细胞 并发症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细胞因子及其相应核受体应用于肿瘤临床检验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68例肿瘤患者,将其纳入试验组,同时选择本院同期68例健康体检者,归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联合细胞因子及其相应核受体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IL2、IL27、IL29、以及IFN-?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细胞因子检测能够为肿瘤检测提供一定的辅助参考。

  • 标签: 联合细胞因子 肿瘤 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PAK5在骨肉瘤细胞系中的具体作用及分子机制,探索PAK5作为肿瘤新靶点的可能。方法通过体外培养SaOS-2细胞,筛选出稳定的DOX耐药株,向已获得的耐药株内转染siRNAPAK5,分为四组细胞,为SaOS-2、SaOS-2-DOX、对照siRNA-SaOS-2-DOX、siRNAPAK5-SaOS-2-DOX四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WB法检测Caspaes-3和Caspaes-9及PAK5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Rh123染料在各组细胞内的聚集,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SaOS-2、SaOS-2-DOX细胞活性较好,后者显著大于前者,对照siRNA-SaOS-2-DOX和siRNAPAK5-SaOS-2-DOX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WB法结果显示,SaOS-2组和SaOS-2-DOX组、对照siRNA-SaOS-2-DOX组三个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siRNAPAK5-SaOS-2-DOX组的Caspaes-3、Caspaes-9及PAK5三个蛋白表达显著降低;Rh123染色结果显示siRNAPAK5-SaOS-2-DOX组荧光强度最大。结论PAK5在SaOS-2细胞DOX耐药中起促进作用,缺乏PAK5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线粒体活性上升。

  • 标签: PAK5 骨肉瘤 DOX耐药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该疾病的有效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发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体检检查的50例无发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和血细胞常规分析,对比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指标的阳性率,其指标包括异常血细胞形态的阳性比例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等。结果实验组的异常细胞、白细胞变化、淋巴细胞变化、细胞性贫血分别占16.0%、18.0%、12.0%、1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RDW-SD、MCV、MCHC、Hct、MCH分别为(13.4±1.4)%、(87.3±10.4)fl、(361.4±13.6)g/L、(44.5±3.4)%、(33.5±4.4)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有效反映发热患者的病情,并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 发热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患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R-BECHOP方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期间收治的3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优化组,常规组患者接受R-CHOP方案治疗,优化组患者则接受R-BECHOP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具体的治疗效果。结果优化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且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患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来讲,给予患者R-BECHOP方案治疗的整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R-CHOP R-BECHOP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和MRI诊断及病理基础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为收治时间,上述患者均予以CT扫描及MRI诊断,并对于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分析CT、MRI诊断的符合率。结果84例肝内周围胆管癌患者经CT扫描均显示为低密度肿块,其中病灶边界不清晰72例;MRI扫描下显示肿块于T2WI呈现不均匀高信号,然而在T1WI则表现为均匀性信号,其中行增强扫描发现病灶边缘强化情况的患者74例,其平均直径为(5.28±0.34)cm,共有4例患者漏诊;MRI诊断符合率为78.57%,CT诊断符合率为76.19%,其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95.24%,显著高于单项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对于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采取MRI诊断、CT诊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联合2种方法诊断的效果更佳,可确定病理基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肝内周围型 胆管细胞癌 CT MRI 病理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pv,tct联合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收治的上皮细胞病变患者,共92例。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HPV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ct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对比组检测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ASC阳性率、LSIL阳性率、HSIL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检测效果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hpv,tct联合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检测效果较为理想,检测阳性率较高。

  • 标签: hpv tct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期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试验组采用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两组治疗前后的身体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身体状况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和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的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加味六君子汤 化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