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7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服阑尾炎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分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对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方法主要是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0例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人数为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则是实施舒适护理的方式,最终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舒适护理的模式将会有效提升患者的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普外科 腹腔镜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心理情绪改善率、疾病知识普及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0级疼痛率(45.9%)明显高于对照组(13.5%),而且干预组患者III级疼痛率(2.7%)明显低于对照组(10.8%),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心理压力改善率(94.6%)、疾病知识普及率(94.6%)、护理满意度(97.3%)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3%、67.6%、78.4%,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普外科围手术期 循证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tracksurgery,FTS)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骨科收住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FTS理念应用观察组和传统治疗对照组各25例,选择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2周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与传统治疗对照组比较,FTS理念应用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1),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骨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应用显微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以显微外科微创手术联合小骨瓣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单纯性的小骨瓣手术患者为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以及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脑梗死面积发生率、术后血肿残留以及预后分级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实施显微外科微创手术联合小骨瓣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血肿清除率,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 标签: 基底节区出血 高血压 显微外科微创术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茵特点、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分析,为临床降低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718例行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特点,Logistical归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718例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44例,感染率6.13%;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茵63株,革兰阴性菌、阳性茵分别为40株(63.49%)、23株(36.51%);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原发疾病(脑肿瘤、脑血管疾病)、急诊手术、GCS评分〈9、APACHEⅡ评分〉15、术后住院时间〉10d、手术时间≥4h、手术次数≥2次、气管插管、输血、术后CT示颅内出血、留置引流管、激素使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并基础疾病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手术次数≥2次、手术时间≥4h、气管插管、输血、术后CT示颅内出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茵较广,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相应措施,可考虑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以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率。

  • 标签: 神经外科幕上手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