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COPD合并呼吸衰竭60例病例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护理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无护理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临床无创呼吸应用中,上机前准备,心理护理、体位、病人指导、气道管理、病情观察等对病人舒适度及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意义。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护理
  • 简介:摘要呼吸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器械,而机械通气是患有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在患病期间最常使用的一种医学支持呼吸的方法,目的就是为病人原发性疾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达到正常水平的时候,医护人员就应该及时的撤离呼吸。因为机械通气本身就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比如VAP、VAPL等,在增加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基础上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机械通气撤的时机与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 撤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采血小板由于纯度高,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而且临床效果显著,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如何做好宣传、动员和护理工作,让更多的无偿献血者参加到捐献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以满足临床用血的需用,是我们采血护士的职责。我站对2010年—2013年无偿捐献采血小板进行整体护理,收到很好效果。

  • 标签: 无偿献血 机采血小板 整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07月50例在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的病例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有血液回收故障发生,患者平均回输血为821mL,无1例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自体血液回收不但为手术中的应用节约了血源,而且有效缓解了如大出血、休克、急需用血等医疗用血供需矛盾情况,有效纠正术中失血过多或是贫血发生,减少了因输血所导致的传染疾病问题。

  • 标签: 自体血液回收机 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通重症监护病房呼吸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对我院近六个月在ICU病房住院的428例患者进行随机抽取84例使用呼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4例患者原发疾病的ICU住院时间、呼吸的通气时间和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经过几个月的ICU病房治疗后,患者在使用呼吸的过程中,并发症最多的是相关性肺炎,有40例。发病率为47.6%,其次是患者肺部黏膜损伤的有24例,发病率为28.5%;最少的肺不张的患者有20例,发生率23.8%。结论在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每天会接收各种各样的重症病人,在对重症患者采用呼吸的时候,会导致很多的并发症,其中相关性肺炎、肺部粘膜损伤和肺不张是最主要的三种并发症。因此在采用呼吸治疗的同时,要配合药物治疗或者增强医疗器械使用的规范,都可以大大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清洗消毒出现故障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方法通过总结分析方法,对清洗消毒出现的20次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出排除措施。结果在发生的20次故障中,伴有报警者7次,占35%;未报警者13次,占65%;人为因素6次,占30%,机器因素14次,占70%。洁区、污区侧门漏水是最常见的故障,占25%。结论清洗消毒出现故障表现为报警和未报警;主要原因是机器本身及相关系统故障,需要加强保养和维修,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人为操作因素,必须强调执行操作规程。

  • 标签: 清洗消毒机 故障 报警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二十多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变得越来越普及了。上网已经成为了学生们几乎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网络在给学生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本文探讨了网络对学生成长的危与,并给出了对应的一些建议。

  • 标签: 网络 学生成长 危与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效针对性护理后,对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97.67%,其中非常满意33例、比较满意9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总满意度74.42%,其中非常满意10例、比较满意22例、不满意11例(P<0.05);观察组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为9.3%(4/43),对照组为27.91%(10/4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给予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必要的护理,可降低呼吸肺炎发生率,联合科学、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更加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促进其尽快康复,具备参考价值。

  • 标签: 肺炎 呼吸机 护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临床治疗学角度用古方治疗男科病。诊断上守病抓主证;治疗上守病祛主症;守病活其法;虽遵古师古而不泥古。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中医/病机分析 古方 男科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K2和SFRP2在新疆汉族和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65例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为ESCC的病例,汉族90例,哈萨克族75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两蛋白在ES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二者的差异性表达统计分析,分析其与临床各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CK2在ESCC中61.2%阳性表达,SFRP2在食管癌旁组织中72.1%阳性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K2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10)。二者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CK2和SFRP2可能为ESCC相关差异蛋白。CK2有可能在ESCC侵袭转移进展中发挥作用。

  • 标签: ESCC CK2 SFRP2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将50例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另选取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年龄、吸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指数、高甘油三脂、高血压等,防治措施有吸烟的控制、饮食的护理、甘油三酯的控制等。

  • 标签: 脑梗塞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的餐后2小时血糖的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2月份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结果在血糖水平比较上,治疗后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值得普及。

  • 标签: 阿波卡糖 2型糖尿病 2小时血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尿mALB和β2-MG浓度的变化,并分析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符合1999年WH0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正常对照组(CTR)71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组尿mALB和β2-M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良组尿mALB和β2-MG浓度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25)。结论尿mALB、β2-MG升高与2型DM早期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尿mAlb、β2-MG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理想监测指标,还可用于血糖控制效果的监测。

  • 标签: 尿mALB 尿&beta 2-MG 2型糖尿病 早期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缩雾化吸入利多卡因不同用药时间在喉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各124例,观察三组患者喉镜检查时的体动反应、恶心、呕吐、咳嗽和声带活动,比较镜检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喉镜置入首次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一组体动反应评分;恶心、呕吐评分;咳嗽评分;声带活动评分提高,喉镜置入首次成功率、满意度评分增加(P<0.05),而观察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喉镜检查前,合适的时间使用压缩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有效减轻患者在检查时的恶心、呕吐、咳嗽反射,令声门开放良好,让患者在检查中更安静,痛苦更少,保证了喉镜检查的顺利完成。

  • 标签: 压缩雾化吸入 利多卡因 表面麻醉 喉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8人(33.4%),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14人(77.8%),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分级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并且能提高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 标签: 舒适护理 腰椎压缩性骨折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0例38个椎体临床资料,讨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结果术后未出现伤椎椎体高度下降以及椎体再骨折的情况,术后24h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视觉类比评分术后有明显下降,病椎中部、前缘在术后X线检查中,其高度变化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临床价值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 后凸成形术 临床价值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62例诊断为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住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其术前和术后1天、1月、6月分别了解患者的VAS疼痛评分、ODI功能评分,并了解患者术后12月内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结果62例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均成功完成。术前VAS疼痛评分为8.2±2.3,术后VAS疼痛评分逐渐下降,疼痛逐渐缓解;术前ODI功能评分为78.2±7.3,术后ODI功能评分逐渐减小,日常功能活动逐渐改善;术后共有8例患者出现椎体再发骨折,发生率为12.9%。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VAS疼痛评分 ODI功能评分 再发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