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予我院ICU收治的老年患者开展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1月我院ICU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69例,随机分为肠内组(34例)、联合组(35例),分别于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开展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比较营养指标、并发症与住院相关指标。结果联合组患者营养指标优于肠内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场内组、住院指标优于肠内组,差异显著(P<0.05);但住院费用较肠内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老年ICU重症患者开展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虽住院费用偏高,但可提升患者营养水平,缩短治疗周期,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势显著。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老年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管引流术后利用T管内置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进行了研究。方法选择了两个医院2014年9月到2017年12月的72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了肠外营养支持方式,观察组采用了T管内置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术后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的禁食及肠胃减压平均时间为2.80±1.03d,对照组禁食及肠胃减压平均时间为4.31±1.04d,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观察组的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为11.20±4.19d,对照组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为14.38±4.17d,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时间,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T管内置营养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进行胆管引流术后的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在临床中应该积极推广。

  • 标签: 胆管引流术 T管内置 营养管 早期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复苏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4例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及38例接受早期胃肠复苏和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复苏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胃肠复苏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首诊并进行保守治疗的48例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24例接受非序贯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24例接受序贯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B指标、Pa指标与本组治疗前对比有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三天Pa指标(0.276±0.031)、第七天ALB指标(37.88±3.987)、Pa指标(0.295±0.038)与对照组治疗后第三天Pa指标(0.243±0.032)、第七天ALB指标(35.23±1.998)、Pa指标(0.257±0.035)对比显著升高;结论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重症胰腺炎对患者的机体高分解代谢有较好的缓解效果,早期改善营养状况,能使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有明显的提高,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肠内营养(EN)支持运用在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肠外营养,而观察组则运用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排便时间以及排气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ALB、WT、TLC以及Hb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妇科恶性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探讨护理过程中给予经胃肠道营养支持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神经外科危重患者68例。针对所有患者在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选择经胃肠道营养支持疗法进行护理干预,对最终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患者完成干预后,患者的褥疮症状、患者的苍白症状以及患者的低蛋白症状等表现为缓解,或者有效纠正,患者的神志转换为清醒,患者的全身症状获得有效改善。干预前后,对患者实施消极心理评分,表现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临床选择经胃肠道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干预,能够将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最终显著提高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 经胃肠道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老年尿毒症治疗中营养支持配合血液透析的价值分析与系统评价,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给予营养支持配合血液透析治疗,B组给予单用血液透析治疗,并在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配合血液透析在老年尿毒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能提高有效率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营养支持 血液透析 老年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感受和社会支持的状况,探究其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现状的相关性,为改善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提供积极的措施方法。方法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对我院118名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对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分析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呈轻中度水平,并且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始终呈正相关(P<0.0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生命质量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并指导肠造口病人的护理。方法以70例肠造口病人为对象,使用癌症康复评价系统简表和社会支持评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得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总分为33.72±4.68,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32.55±7.86、10.63±3.72、15.49±5.17、6.43±2.56。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24、0.756、0.733、0.698,p<0.05)。结论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较差。强化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亲情护理和心理干预,对于改善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相关性分析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营养泵恒温持续喂养应用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营养泵恒温持续喂养)和对照组(分次注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在腹胀、腹泻、呛咳、返流及误吸方面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结论营养泵恒温持续喂养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是较为理想的喂养法。

  • 标签: 营养泵 输液恒温器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的意义。方法在我院选取经确诊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200例。将200例患者随即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一般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在一般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上营养支持疗法。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以及肺功能的改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以及肺功能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营养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护理需求与社会支持现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在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艾滋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护理需求等调查内容。分析影响患者护理需求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护理需求得分为3.24±0.51分,高度需求者54例,中度需求者36例,低度需求者2例。不同婚姻状况、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水平的患者在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及自尊、自我实现等需求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需求与社会支持之间呈正相关(r=0.410,P=0.003)。结论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呈中、高度水平,其需求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干预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护理需求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鼻肠管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9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及对照组均为46例。观察组采用鼻肠管营养支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补给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7d的总蛋白、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发生腹泻、便秘、上消化道出血、呕吐、返流、肺部感染、误吸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数量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7d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与对照组较之明显提高,差异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9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8.26%),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鼻肠管营养支持治疗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鼻肠管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对更年期综合征的心理支持治疗与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病情康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某社区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心理支持治疗并且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SCT-90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以及3个月的SCL-90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在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中,心理支持治疗和护理的作用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更年期综合征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在恶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恶性肠梗阻行非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给予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生长抑素 非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减肥手术护理为主要干预对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社会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6月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选择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实验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并行认知行为疗法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进行单纯常规护理。利用社会生活支持表以及生活质量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对比对照组较高,而且在生理功能、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以及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讨论特定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胃大部分切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大部分胃切除患者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呼吸内科教学难度大,利用多元化、引导性的教学手段,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利用目前便捷的网络系统,以服务形式多样的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以短小精悍、知识点突出的微课推送给学生进行主动自学,构建适合本校的翻转课堂带教模式,对平时表现和实习成绩进行评价,座谈形式补充量化数据。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和带教老师积极性增高,学生能更自主地规划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学习效果好,且积累了一定量的微课资源和翻转课堂教学经验。

  • 标签: 微信 微课 翻转课堂 呼吸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咽癌患者经皮胃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观察组经皮胃造瘘术(PEG)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未行PEG,观察对比两组入院出院前后体重改变情况,并观察观察组术后护理情况。结果出院体重与入院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出院时体重相较于入院体重明显降低,P<0.05,两组出院体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轻微并发症率为11.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肠内营养支持及相关护理管理,对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鼻咽癌 经皮胃造瘘术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疲劳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在出院后3个月内进行延续性护理。采用Piper疲劳修订量表(TheRevisedPiperFatigueScale,PFS-R)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MOS36-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比较两组患者疲劳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PFS-R量表和FACT-B量表的各维度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PFS-R量表和FACT-B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疲劳状况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疲劳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