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月住院的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并对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和病原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监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5年共送检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标本1682份,培养分离出1169株病原菌,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789株,占67.49%;革兰氏阳性菌253株,占21.64%;真菌127株,占10.86%;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氨曲南的耐药性均﹥70.0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无耐药菌株出现;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85.00%是最高的,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为100%,无耐药菌株出现。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多药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加强微生物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坑菌药物,避免菌群失调,控制老年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

  • 标签: 老年患者 下呼吸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高风险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稳定期高风险COPD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前者行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服NAC,比较2组治疗1年后的肺功能、CCQ问卷结果、急诊或住院次数等指标。结果肺功能上,2组治疗后FEV1、FEV1/FVC、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CCQ得分及观察期内急诊或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NAC联合噻托溴铵等药物治疗稳定期高风险COPD,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及急诊次数,效果显著。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腰硬联合麻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无痛患者51例,对照组无痛患者12例。观察组缓解牵拉痛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观察组寒战发生3例,对照组寒战发生20例,观察组的寒战发生率(3例,5.66%)明显低于对照组(20例,38.46%),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增加小剂量的舒芬太尼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寒战和牵拉痛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小剂量舒芬太尼 剖宫产术 预防寒战 牵拉痛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科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VC、FEVI、O2分压的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CO2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科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中应用,患者的肺部功能和血气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科护理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6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在焦虑、人际关系以及忧郁等方面的评分情况。结果调查显示,在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后,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参附通络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门诊患者,给予口服参附通络丸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18例,显效3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88.33%。结论参附通络丸能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 标签: 参附通络丸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痹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酶?Q10两种药物结合使用治疗冠心病患者早期心功能减退症状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有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80例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LVEF、HDL、LDL以及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本文中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33/4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酶?Q10两种药物结合使用治疗冠心病患者早期心功能减退症状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有助于患者正常生活的进行,可借鉴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辅酶?Q10 冠心病 早期心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在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选取8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组,对照组(n=40例)、实验组(n=40例)。将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生存质量评分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实施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慢性支气管炎 负性情绪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早期终止妊娠的孕妇9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人工负压吸引术进行人工流产,治疗组(45例)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比较两组的流产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流产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临床疗效比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手术方法、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行LCBDE术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者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疗效。结果43例均获手术成功,无中转手术,术后无结石残留,4例发生胆漏,1例发生胆管炎,经治疗后均顺利出院。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症的情况下LCBDE术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能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手术安全可行。

  • 标签: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一期缝合 胆道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外科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胆结石患者当作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小切口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36.54±7.11min)、术中出血量(46.22±3.35ml)、下床活动时间(6.42±2.55h)、住院时间(4.25±1.33d)、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33%)方面,明显的低于小切口组,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胆结石患者,展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不仅效果确切,且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对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于妊娠噶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后采取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48例,将其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继发性贫血、痛经、产褥感染等情况少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后,采取米索前列醇治疗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止血,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妊娠高血压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红蛋白法及转铁蛋白法在对消化道出血的病例检测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和90%。结论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大便潜血 免疫法 血红蛋白法 转铁蛋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