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心理与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焦虑症状以及满意度。结果麻醉前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能使急诊手术患者焦虑症状得以改善,降低生理应激。

  • 标签: 心理 生理 优质护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期体温监测以及保温措施干预对创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体温监测及保温措施进行相应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的10分钟,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没有明显差异(P>0.05)。由治疗后30分钟到手术完成,对照组患者的体温出现了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患者的体温保持在正常水平。由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3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拔管的时间是(23.6±8.63)分钟,完全清醒的时间是(60.4±15.68)分钟,出现寒战的记录是3.1%;而对照组3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拔管的时间是(34.5±12.13)分钟,完全清醒的时间是(82.1±19.64)分钟,出现寒战的记录是25.0%。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拔管以及完全清醒的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出现寒战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手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体温检测以及保温措施,对患者体温变化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低体温,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

  • 标签: 手术期 体温监测 保温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中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的6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心理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状况。结果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 标签: 急诊 手术室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再次进行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15例再次妇产科手术患者依据以往剖宫产方式分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31例)、新式剖宫产组患者(35例)、改良新式剖宫产组(49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和新式剖宫产组患者分别采用横行子宫下段切口、腹部横切口方常规方法治疗,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患者采用Joel-Cohen切口方法治疗。记录各组患者手术过程各项指标;观察各组患者手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手术平均时间为(50.5±17.4)min,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296.9±25.7)mL,显著性低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和新式剖宫产组(P<0.05),手术后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组出现盆腹腔粘连患者并发率分别为8.16%,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和新式剖宫产组显著性较小(P<0.05),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和新式剖宫产组;新式剖宫产组和传统剖宫产组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方法可显著降低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降低术后盆腹腔炎症的并发,利于患者切口愈合和恢复,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 再次妇产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非手术手术疗法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因患肠梗阻而至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半年复发率及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半年复发率、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肠梗阻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者尽快下床活动,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手术 药物治疗 肠梗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鼻内镜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状况,为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累计完成的6326例鼻内镜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6例,感染率为0.73%。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手术部位感染存在多种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预防和降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措施。

  • 标签: 鼻内镜 手术部位 感染 感染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严重痔疮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和微创痔疮手术(PP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2例严重痔疮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PPH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痔疮患者采用PPH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值得大范围推广。

  • 标签: 严重痔疮 传统手术 微创痔疮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手术运用手术室个体化护理方法和效果分析。方法将144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根据分析讨论两组的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护理的开展有利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发展,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护理差错发生率,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老年 手术室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剖腹产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收治剖腹产手术患者8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P<0.05);并发症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24.39%(P<0.05)。结论对进行剖腹产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舒适护理 剖腹产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例接受择期手术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参照组,而以接受急诊手术的43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解剖复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患者,骨折解剖复位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急诊手术治疗,手术耗时短,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缩短,复位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踝关节骨折脱位 临床疗效 对比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医学模式也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护士 手术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892例手术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入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以及婚姻状况等,分析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果入选的892例患者手术护理质量评分,如护理活动、手术室环境、护士的性格及特征、护理环节及流程、护理前的准备和解释以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分相对较高;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与学历、手术时恐惧和手术后疼痛关系密切(P<0.05)。结论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应该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患者 手术室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9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做好各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本组49例患者中,术后恢复良好26例(53.1%),轻度残疾12例(24.5%),重度残疾6例(12.2%),植物生存3例(6.1%),死亡2例(4.1%)。结论对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开颅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访视,默契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结果22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部手术患者,21例康复出院,1例发生术后再出血,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对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的关键,并能有效的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部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麻上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全麻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治愈好转出院246例,死亡3例。全麻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且较严重。结论全麻上腹部手术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预防性护理,可以预防或减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高龄、吸烟及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人群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麻醉 全身 上腹部手术 肺部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针对5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掌握老年人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护理。结果本组53例老年患者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对降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目标性监测,了解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及骨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建立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数据的比较体系;评价控制效果,有效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监测2012年1月—2012年12月骨科所有手术患者,填写监测表格,出院后电话随访,并对感染发生率等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3例手术患者发生15例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1.56%;经对比,自身因素、年龄、及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指数等级升高,感染率明显增高(P<0.05);急诊手术感染率高于择期手术手术切口类型级别越高,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目标监测是一种前瞻性的科学监测方法,通过监测骨科手术部位危险因素,并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干预措施来预防和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目标性监测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手术中给予手术室的全期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n=30)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n=30)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期手术室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抑郁及焦虑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老年患者手术中给予手术室的全期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手术治疗 手术室 全期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