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联合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社区医院精防医生主,联合多部门对2016及2017年我社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管理。两年后各项指标与2015年采取单一社区医院医生管理效果对比。结果联合管理各项指标明显较2015年明显提高,特别在检出率、管理率、服药率、面访率优于单一管理(P﹤0.05)。结论以社区医院精防医生为主、联合多个部门的管理更合适于社区严重精神障碍的管理。

  • 标签: 精神障碍 社区 联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病患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97例病患,随机进行分组,I组56例,采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实施联合治疗,II组41例,以氯氮平行单纯治疗,治疗2个月之后,评定疗效,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结果I组56例患者51例有效,总有效率91.07%,II组41例患者26例有效,总有效率63.41%,I组比II组疗效高,P<0.05,两组TESS评分(治疗不良反应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医师选用氯氮平与阿立哌唑的联合方案施治,可有效改善用药效果,使患者精神分裂病情得到控制。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酒依赖患者脑电图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2016年本院接收的8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酒依赖患者,对其行脑电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53例(66.25%)例脑电图检查显示异常,异常改变特征主要表现为波形不规则,调幅、调节差,慢活动呈现弥散性分布。结论临床对酒依赖患者展开诊治工作时,对患者做脑电图检查,可较好的诊断除患者脑功能状态改变程度,效果确切。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酒依赖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6月收治的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及对症护理。结果经我院精心治疗及护理,18例患者痊愈,2例好转。结论我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方面护理及思维过程改变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3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强制性戒酒及综合性治疗等。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幻觉、妄想和抑郁为主,分别占74.19%,58.06%,48.39%。其中男性患者占90.32%,影响因素较多,以文化程度低、收入较低和体力劳动者为主,分别占48.395,32.26%,22.58%。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一项严重危害个人家庭及社会问题,值得全社会监督,干预治疗。

  • 标签: 精神障碍 酒精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精神科护士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将我院56名护士三年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进行评估。结果精神科护士生活质量虽逐渐提高,但离幸福很遥远。结论生活质量是从主观和客观感受的,虽离幸福遥远,只要有领导的关怀也是温暖的。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生活质量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康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3.8%。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上,加以科学、规律、系统、严格的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一系列精神症状,帮助病人尽早融入社会,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防止疾病的反复发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治疗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精神科护理缺陷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通过统计护理缺陷登记及与护理人员、患者谈话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从缺陷发生的内容、人员情况、发生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缺陷的发生事件中因患者冲动而伤人的事件最多,与医护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薄弱有关,主要因素是人员因素,高发时间是夜班。结论精神科护理服务有其特殊性,护理缺陷的发生,既有人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可以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缺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辽宁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资源现状,为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全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全省共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72所。总床位数为1483张,床位密度为2.62张/万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精神卫生服务人员,专科医生1483人(23.1),0.35/万人,护士2541人(39.5%),0.6名/万人。总门诊量为1870.2人次/日。结论辽宁省精神卫生资源整体不足,地区差异明显,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政府应加大对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投入。

  • 标签: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 卫生资源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出现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自2007年11月-2011年7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出现精神障碍分为出现精神精神障碍A组(50例),无精神障碍B组(50)例。分析A组与B组的血清TNF-α、TGF-β、CHE、TP值及其意义。结果A组患者的血清TNF-α、TGF-β较B组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CHE及TP值则较B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早期血清TNF-α、TGF-β值的升高程度及CHE、TP的降低程度与出现精神障碍有一定关系。

  • 标签: 急性有机磷中毒 精神障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制订出防范策略。方法对我院精神科近年来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估,在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制订出风险因素的防范措施。结果对精神科患者采取恰当、正确的防范策略,可以减少护理中的风险事件,保证患者人身安全,提高临床效果。结论高度重视精神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对已经发生或是潜在的风险事件、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正确的防范策略,可规避护理中的风险事件与不良操作,提升护理水平。

  • 标签: 精神科 临床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衡量临床医学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或衡量临床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学生是否能够把已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去。将哲学思维同医学理论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医学院的学生更好地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大有裨益。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作为核心点,进而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和哲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 标签: 人体解剖学实验 教学 学习兴趣 哲学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47例患者不存在攻击行为,3例存在轻微攻击行为,并且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存在攻击行为精神病患者时,给予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攻击行为次数,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攻击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围生期妇女精神卫生问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围生期妇女分成干预组即建立围生期保健手册并导乐陪伴分娩100例和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措施100例,比较两组妇女的精神卫生状况。结果干预组的妇女精神卫生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围生期妇女精神卫生状况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标签: 心理护理 围生期 精神卫生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平均年龄35岁,男女均11例,住院后均使用药物治疗。结果22例患者中16例痊愈,5例患者明显好转,1例患者无明显好转。结论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是比较规范合理的,通过对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与相关体会。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2年5月-2014年4月收治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0%;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应用优质护理具备着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其可以全面的使精神科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精神科 封闭病房 优质护理 实践 成效
  • 简介:摘要喹硫平(舒思)治疗各类精神病阳性症状具有显效快、疗效高的特点,但对其副反应应给予重视,以利安全护理。

  • 标签: 喹硫平 精神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精神科在时间段2015年8月~2016年1月区间精神疾病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配合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中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精神科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