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运用于肠梗阻患者诊治的成效。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40例,分为两组,2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进行诊治,20例试验组采用CT诊断进行诊治,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的诊治成果。结果对比表明,试验组经诊治后的诊治成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诊断比腹部X线平片运用于肠梗阻患者中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行及应用。

  • 标签: 腹部X线平片 肠梗阻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可透光异物的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支气管透光异物在透视、胸部摄片的影像表现。结果支气管镜检右侧支气管异物5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62例、气管异物2例。结论透视与胸部摄片相结合是诊断支气管透光异物最简便、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 标签: 透光异物 气管 支气管 X分析
  • 简介:摘要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越来越多,其X线影像表现更接近非特异性炎症,或者类似肺肿瘤,或者介于两者之间,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都缺乏传统肺结核的特征,这些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特别是淋巴结结核同时伴有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支气管壁增厚导致管腔狭窄,X线影像显示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或者斑点颗粒状影,更容易导致误诊。为了避免临床误诊,必须认识到目前肺结核发生的新趋势和特殊性,对各种X线影像特征做全面分析。

  • 标签: 肺结核 医学影像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肠梗阻临床影像学特点及X线诊断。方法我院自2005年至2011年收治新生儿肠梗阻患儿43共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临床症状、X线表现、体征等进行观察,统计病死率,分析病因。结果新生儿肠梗阻43例中,肠梗阻中有十二指肠梗阻6例,占13.95%,小肠梗阻25例,占58.1%,结肠梗阻12例,占27.95%,而十二指肠梗阻多是十二指肠闭锁或是不完全性肠扭转或是肠旋转不良,小肠肠梗阻多是小肠闭锁及胎粪性肠梗阻,结肠梗阻多见于巨结肠,新生儿特发性功能性肠梗阻,且肠梗阻病死率高。结论加强新生儿的护理,提高产科质量,早期诊断新生儿肠梗阻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肠梗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标签: 新生儿 肠梗阻 临床影像学 X线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X线钼靶图像中运用图像增强技术提高X线图像的对比度,提高图像可读性的能力。方法以MATLAB为软件平台,运用灰度变换和直方图均衡化这两种图像增强方法,对乳腺X线钼靶图像进行处理。结果处理后的乳腺X线钼靶增强图像显示了比原图更多细节,不仅能够清楚显示图中白色的微钙化点,还能够清晰显示部分乳腺导管。结论图像增强技术能够提高乳腺X线钼靶的对比度,改善了图像的显示效果,有利于医生对乳腺肿块和微钙化点的识别,减少漏诊率。

  • 标签: 图像增强 灰度变换 乳腺 钼靶
  • 简介:摘要目的提倡使用数字化(CR)床边摄影,为危急重症而不能搬动的患者和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患者服务。方法取普通X线床边照片和数字化(CR)床边照片各100张,共200例患者胸部前后位照片作为研究对象。摄影时按标准摆位和操作,患者取自然呼吸曝光(因患者病重难配合呼吸控制,又因无防护设施放射技师不能近病床曝光)。只计第一张照片,不计重照片和病人不合作引起质量差的照片。患者不分男女,按患者年龄和胸部前后径体厚值分四组。每组普通X线床边照片和数字化(CR)床边照片的例数相同,使用同样产地和型号的X线,选择X线曝光条件相同。第一组15例,第二组25例,第三组25例,第四组35例。照片质量按优片、良片、合格片和废片分四等级。结果(1)普通X线床边照片优片2张,占2%;良片18张,占18%;合格片61张,占61%;废片9张,占9%。数字化(CR)床边照片优片48张,占48%;良片50张,占50%;合格片2张,占2%;废片0张。结论CR床边照片比普通X线床边照片的影像质量高,优良片多,无废片,对于危急重症而不能搬动的患者(如昏迷、脑管意外、脑外伤、严重颈椎骨折等)和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X线床边照片 数字化(CR)床边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X线胸片及CT检查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中央型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诊的中央型肺癌患者,对比分析同期X线胸片及CT检查报告结果,比较X线胸片检查和CT检查的检出率以及对患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影像表现。结果X线胸片诊断出肺癌准确率为59.2%,CT诊断出肺癌准确率为90.8%,CT诊断中央型肺癌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胸片(P<0.05)。此外,CT扫描对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程度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结论CT检查较X线胸片对中央型肺癌临床确诊率高,且分辨度高,是临床应用辅助诊断中央型肺癌的重要方法。

  • 标签: 中央型肺癌 X线胸片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照射部位中心对DR摄影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90例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DR摄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两次DR摄影,一次为中心线未对准受检部位中心进行拍片,另一次为中心线对准受检部位中心进行拍片。结果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的DR摄片所摄甲级片比例明显高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中心的DR摄片,乙级片比例明显低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中的DR摄片,且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后无废片产生,而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产生较多废片,P<0.05。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的DR摄影电压、电流耗能明显低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的DR摄影,P<0.05。结论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可有效提高DR的摄片质量,减少DR拍摄时的耗能,临床拍片时需要严格掌握DR中心线的应用,提高DR摄片质量和准确率,从而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X线摄影 中心线 摄影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与X线钼靶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在我院被确诊为乳腺癌患者40例均得到超声、X线钼靶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超声诊断率82.5%,X线钼靶诊断率82.5%,两者相比,P>0.05;超声和X线钼靶联合诊断率97.5%,与单独超声、X线钼靶诊断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与X线钼靶均可有效诊断乳腺癌,单独应用无显著差异,但联合使用可提高乳腺癌的确诊率。

  • 标签: 超声 X线钼靶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椎DR开口-正位平片对颈椎病的“阳性”X线征与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读、统计316例患者选择摄影颈椎开口-正位及常规标准-侧位照片的“阳性”X线征像表现。结果开口位片组X线阳性率(80.1%)。结论颈椎开口-正位片可充分显露环枢关节的变化,同时兼顾下段颈椎的显示,从而提高颈椎病的检出及诊断。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开口-正位照片 旋转移位 棘突偏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x线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份收治的32例经确诊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病历作为研究素材,其中男12例,女20例,最大年龄为49岁,最小为11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29岁,女性平均年龄35岁。结果通过临床问诊,患者主诉病情后,进行x线影像诊断,通过x线诊断,32例患者均可确诊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结论x线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应提高对本病x线表现的认识。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x线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1三维重建技术及X线诊断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以及在临床治疗中笔者的应用体会。方法研究分析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之间接收诊治的50例肠梗阻患者,将拥有的X线片影像学资料与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加以研究总结。结论相对于X线平片而言,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优势显著,能够更为清晰的显示肠梗阻的细微处,对治疗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在临床上出现较低的误诊率,更加适合治疗较隐匿的肠梗阻,临床治疗复杂的肠梗阻患者推荐采取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 标签: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X线片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常规X线片诊断作用的认识和讨论。方法31例均做常规胸部正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及侧位投照,根据X线片所见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X线片中,分别可见左心房扩大、双肺水肿、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上腔静脉扩张、右隔肌影抬高、主动脉结缩小、左心室扩大改变。误诊为肺源性心脏病者1例。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病人在不同体位上都有不同的X线平片表现,许多X线平片表现都是各种心脏病所共有的,只有综合多个X线平片表现及结合临床病历资料才能提高X线平片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诊断率。

  • 标签: 病变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 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乳腺钼靶低剂量X线摄影技术与摄影质量的临床分析,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7月17日至2014年11月17日期间收治的3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所有体检者的某侧乳腺CC位以及MLO位使用30千伏摄影,再进行35千伏摄影,分析并对比两组的影像质量,统计结果。结果35千伏摄影的质量更高,并且曝光量值低于30千伏摄影,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钼靶低剂量X线摄影时选择35千伏时摄影质量更高,可操作性强,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乳腺钼靶低剂量 X线 摄影技术 摄影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胸部CT和X线平片在儿科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2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肺部疾病患儿的入院X线片和CT检测结果,比较分析X线与CT检出结果以及检查征象表现的差异。结果CT检出率为97.2%,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81.1%(P<0.05)。结论在临床儿科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CT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度,能够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

  • 标签: 胸部CT X线 儿科肺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X线平片与螺旋CT(以下简称CT技术)在肋骨诊断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诊断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8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和CT扫描方式检查,判断这两种诊断方式的优点和不足。结果X线组确诊率达到75.56%,误诊率应为6.67%(3/45),漏诊率17.7%(8/45);CT组确诊率取得91.11%(41/45),漏诊率为8.89%(4/45);X线平片能通过投照摄影观测患者肋骨骨折性质,且价格低廉,能被更多患者接受和采纳,但其无法准确显示肋骨骨折形态,确诊率无法得到保障。而CT检查诊断能准确显示肋骨骨折部位和数量,直接观察患者肋骨形态,极大的提高临床确诊率。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X线诊断,诊断过程中容易漏诊;而采用CT诊断,能直接观察骨折变化,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消息,相比X线诊断方式,CT诊断能明显提升骨折检出率。

  • 标签: X线平片 CT检查 肋骨骨折 诊断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