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实验从巴豆油致鼠耳肿胀、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醋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致痛法等实验,对牛黄上清胶囊与丸剂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剂型均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抗渗出、通便等作用;对吸附伤寒菌苗引起的发热也有一定的解热作用。两剂型的药效作用相当。

  • 标签: 牛黄上清胶囊 牛黄上清丸 抗炎镇痛 解热 通便
  • 简介:目的:研究并建立穿山龙提取物的纯化工艺.方法:以总皂苷和薯蓣皂苷综合评价为指标,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穿山龙提取物.结果:以生药质量浓度为1g·mL-1的上柱液,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依次用4BV水,体积流量为1BV·h-1,5BV65%乙醇,体积流量为2BV·h-1洗脱,并收集65%乙醇洗脱流分,减压干燥,分离转移率平均分别为84.8%、84.2%.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能较好地纯化穿山龙提取物.

  • 标签: 穿山龙提取物 总皂苷 薯蓣皂苷 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
  • 简介:目的:建立蒙药漆树膏炮制规范。方法:根据蒙医药文献记载,筛选漆树膏的蒙医炮制的代表性、可行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该方法的工艺,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相关方法,采用三氯化铁显色反应,鉴定酚类化合物;对供试品水分、灰分、浸出物进行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在759.5nm波长下对供试品的活性成分总酚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漆树膏的最理想的炮制方法为黄油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和黄油比例1∶3,黄油表面温度为200℃,浸炮时间为20min。炮制品三氯化铁显色反应为阳性;三批样品水分含量在6.59%~11.28%;总灰分含量在3.02%~7.5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在1.15%~4.49%;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9.55%~22.97%;总酚在0.182~1.254mg·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1.55%,总酚含量在10.34~20.45mg·g-1。结论:本炮制方法不仅符合漆树膏的蒙医传统炮制品目的,也吻合现代药学理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炮制工艺。

  • 标签: 蒙药 漆树膏 没食子酸 总酚 紫外分光光度法 质量标准
  • 简介:对通光藤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通光藤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 简介:麻仁滋脾丸对小鼠有一定通便作用,可增加鼠粪水分含量,并有一定促进大鼠大肠推进运动作用。济川煎化裁方益寿通则有强的通便效果,其通便机理可能与增加鼠粪水分含量,促进小肠和大肠推进运动有关。

  • 标签: 麻仁滋脾丸 益寿通 实验 药理学 通便作用 中药
  • 简介:桑寄生茶为我国传统保健茶饮,但缺乏系统的整理总结,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本文对我国别样茶中桑寄生茶的植物来源、应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整理综述。桑寄生茶在我国两广地区具有悠久的饮用历史,能补肝肾,强筋骨,降压抗癌。现代研究表明,桑寄生茶含有黄酮类、萜类衍生物、挥发性成分、凝集素等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利尿,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但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现代研究不够深入,以及寄主植物多样,没有规范,可能会对桑寄生茶的质量稳定和安全应用造成影响。

  • 标签: 别样茶 桑寄生茶 应用历史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的成熟和深入,一些研究成果显示CYP3A基因表达与机体各种状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不同机体状态的表达不同,药物作用于不同机体状态的治疗及预后就有差异,CYP3A表达酶谱的阐明为研究CYP3A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CYP3A 活性变化 中医药 机体状态 分子生物学 基因表达
  • 简介:管花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Schenk)R.Wight为中药肉苁蓉的基源植物之一,也是肉苁蓉属植物中最易发展大规模栽培的种.为了促进管花肉苁蓉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本文对管花肉苁蓉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寄生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管花肉苁蓉 植物学形态 生物学特性 分子生物学
  • 简介:随着基因组研究、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先导化合物重要来源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如何发掘其化学结构多样性并提高发现效率成为开发微生物药物的重点.针对微生物来源先导化合物发现流程的主要环节,从产生菌、发酵培养、供筛样品库的建立模式、生物活性筛选和化学筛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初步探讨了建立国家微生物代谢产物筛选联盟的可能性.

  • 标签: 微生物 先导化合物 发酵 排重 生物筛选 化学筛选
  • 简介:采用平皿抗菌实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实验、大鼠踝关节肿胀实验及大鼠背部皮肤肿胀实验研究了抗鼻窦炎方的抗菌、抗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有一定抗菌、抗炎作用.

  • 标签: 抗鼻窦炎方 中药制剂 抗炎 抗菌 动物实验
  • 简介: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及萜内酯,因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对银杏酮酯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分离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银杏酮酯提取及分离方面的新技术,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对银杏酮酯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高效合理地开发银杏酮酯产品提供参考。

  • 标签: 银杏叶 黄酮类化合物 银杏内酯 提取 分离
  • 简介:目的:对吴茱萸的收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吴茱萸提取物经透析袋(100D)处理后,对吴茱萸透析液(ED,〉100D)进行了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结果:ED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脑血流,并能够诱导大鼠胸主动脉环的收缩,且均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在苯肾上腺素收缩血管的基础上ED能够引起进一步的收缩反应。250mg·L-1ED的血管收缩活性,其诱导血管收缩的程度是50mmol·L-1KCl最大收缩的113%,是10μmol·L-1苯肾上腺素的78%,为20mmol·L-1咖啡因的183%。细胞表面α受体的拮抗剂酚妥拉明,能够明显抑制吴茱萸收缩血管活性,而β,M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阿托品和氯沙坦均未对ED的收缩血管活性带来影响。去除细胞外的钙离子或者使用L-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尼卡地平可以显著地抑制ED的缩血管作用,而钙离子通道开放剂BAY-K8644和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对ED收缩血管作用也有一定影响。利用选择性受体抑制剂对ED可能的信号通路研究显示,使用肌球蛋白激酶(MLCK)抑制剂、RhoA抑制剂和三磷酸肌醇(IP3)受体抑制剂均可以抑制ED的活性,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对吴茱萸的活性则无影响。结论:ED能够引发钙依赖性和非钙依赖性血管收缩,其中机制包括细胞外钙内流,α受体、ROK和IP3受体信号通路以及MLCK的激活等。吴茱萸的收缩血管作用不仅包括细胞膜钙通道的调节机制也包括对细胞内钙的调节。

  • 标签: 吴茱萸 透析 血管收缩
  • 简介:目前,在连翘产业中连翘的资源、采收、加工、市场到产品的综合开发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只有找出对策解决这些问题,连翘产业才能实现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本文通过连翘相关文献的查阅和连翘主产区的实际调研,对连翘产业的现状和相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促进连翘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 标签: 连翘 资源 采收 加工 市场 产品开发
  • 简介:目的:建立驴胶补血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方中当归、党参、黄芪。并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用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1.00~25.0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1.21%。结论:该质量标准简单,准确。可作为驴胶补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驴胶补血口服液 TLC 黄芪甲苷 HPLC-ELSD
  • 简介:检索淡竹叶研究相关文献,对淡竹叶发挥清热、除烦、利尿药效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方面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按照现代中药药理学关于中药清热、除烦、利尿作用的认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对临床中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用药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为更深层次的药学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淡竹叶 清热 除烦 利尿 物质基础
  • 简介:目的:优选保济口服液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以药料与水量比、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时间与浸泡温度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蒸溜前浸泡时间、药料与水量比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料与水量比1∶1、浸泡温度60℃、浸泡时间1h、提取2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 标签: 保济口服液 挥发油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固本祛风颗粒的急性和长期毒性。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小鼠最大耐受量(MTD)实验;长期毒性实验中大鼠给予高、中、低剂量(相当于推荐剂量的100倍、20倍、10倍量)的固本祛风颗粒,连续给药90d,进行一般行为、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系统解剖检查与可逆性观察。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未见明显中毒症状,小鼠急性毒性MTD>120.0g(生药)/kg;长期毒性实验中给予高、中、低剂量固本祛风颗粒的大鼠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血常规、血液生化、脏器指数与系统解剖检查均未见异常,可逆性观察表明固本祛风颗粒对大鼠未引起延迟毒性,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固本祛风颗粒对大小鼠实质性器官无明显毒性作用。

  • 标签: 固本祛风颗粒 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