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张纾难教授治疗鼽临床经验。张教授认为阳气亏虚,体禀过敏,脏腑功能失调是鼽发病的主要因素。临床治疗时,从理论方面,张教授以辨病与辨证结合为原则,并将温阳通窍、引经报使,同时调理脏腑体质的治疗法则运用于实践。从用药方面,他以“过敏煎”为基础,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症状而酌情加减,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鼻鼽 临床经验 张纾难 过敏煎 调理脏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内稳态及有关疾病观的回顾,探讨稳态与疾病的关系。提出稳态医学疾病观,即一切疾病的发生皆是自稳失衡的表现,并据此提出稳态治疗观,即疾病的治疗目的应是恢复自稳,更重视亚稳态及畸形稳态的纠编与调治。探讨了其在治疗及中医药等研究领域的意义。

  • 标签: 稳态医学 疾病观 治疗观 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肺脾气虚型鼽100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治疗的100例肺脾气虚型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根据中医理论对肺脾气虚型鼽分期论治,初期选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中期选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后期选用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比较两组患者2周、6周治疗效果、主症、体征及兼症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治疗有效率为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治疗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6周后痒、喷嚏、流涕、鼻塞、体征、总分等各项症状、体征及总体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6周后怕冷、咳嗽、纳呆、便溏、乏力、总分等兼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肺脾气虚型鼽效果显著,体现了中医标本缓急治则理论在临床的良好应用,效果持久稳定,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肺脾气虚型鼻鼽 中医辨证分期治疗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