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麝香保丸在冠心病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干休所收治的108例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分析,使用奇偶数法将患者均等地分为各54例的两组,并分别设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基础用药的基础上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麝香保丸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中无效、有效、显效以及见效率数据分别为8(14.81%)、20(37.04%)、26(48.15%)、85.19%,增加使用麝香保丸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对应数据分别为1(1.85%)、21(38.89%)、32(59.26%)、98.15%(P<0.05)。结论:对应冠心病老年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使用麝香保丸能够有效放大整体治疗效果,维稳患者病情。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门诊 老年冠心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灸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内科治疗及护理)与观察组(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护灸护理)各49例。组间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DD以及LEVSD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灸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护心灸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科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对呼吸道感染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外科术后患者护理中加强分析呼吸道感染发生原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改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心外科 呼吸道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衰宁汤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阶段我院接收的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衰宁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以及运动耐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80.36%),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EDD、LVESD、LVEF值及6MHW值,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SD、LVEF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6MHW值,大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衰宁汤治疗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其心功能、运动耐力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心衰宁汤 心肾阳虚型 慢性心力衰竭 治疗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actions,VVRS)是PCI中爆发危险急症,若情况严重,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患者在接受导管接入治疗后,应严密观察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状态,并进行准确评估,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将心血管导入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风险最小化。本文总结和综述了导管介入治疗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希望对降低导管介入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风险有所帮助。

  • 标签: 心导管介入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残障人士体检使用无缝隙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取2023年6月-2023年6月时段于中心接收的残障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数量为1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划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90),无缝隙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90),针对两组护理效果展开评估。结果:研究组体检时间以及等待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健康体检中心可以通过无缝隙护理措施来给残障人士提供体检护理服务,不仅能够缩短体检时间以及等待时间,还可以改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残障 体检 无缝隙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化学发光法原理,初步建立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学评价。 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在安图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依据 CLSI EP 文件对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干扰进行评估并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学比对。 结果: 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 5% ;在 1.87ng/ml ~ 146.47ng/ml 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方程为 y=0.9751x-0.4516, R 2 =0.9993 ;临床样本平均回收率为 95.2% ; 500mg/dL 血红蛋白、 500mg/dL 甘油三酯、 30mg/dL 胆红素对于 H-FABP 检测无干扰;与朗道免疫比浊法试剂进行方法学比较,回归方程为: y=1.0018x-0.0863 , R 2 = 0.9881 ,两者相关性较好。 结论 使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结果准确,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与进口朗道试剂相关性好,能够满足临床使用需求。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化学发光法 方法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第一产程胎监护图形异常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一段时期内收治的60例第一产程胎监护图形正常产妇和60例第一产程胎监护图形异常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为FHR正常组和FHR异常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情况及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FHR正常组的羊水粪染发生率(6.7%)低于FHR异常组(18.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FHR正常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7%)低于FHR异常组(8.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胎监护图形异常是羊水粪染和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对产妇的第一产程胎监护,发现胎心率异常情况加强警惕,有效预防。

  • 标签: 第一产程 胎心监护 胎心率 围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个性化双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 效果 。 方法: 在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间收治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中随机抽取 74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将患者 均 分为使用个性化双护理措施的实验组与使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每组 37 例,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和负性情绪好转程度进行检查和比较。 结果: 使用个性化采双护理措施的 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好于 对照组患者,其心理负性情绪程度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使用个性化采双护理措施 的护理效果好,其接受护理后配合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双心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 研究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北宋医籍《太平圣惠方》记载从治疗“惊悸”“眠卧不安”“风恍惚”“心脏中风”“风狂言”“热多汗”“心胸烦热”“健忘”“ 小肠寒热”等多种病证,从藏象理论以脏腑结合经络方法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太平圣惠方》从论治的疾病既涵盖现代医学心血管系统疾病,也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变等,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 标签: []太平圣惠方 藏象学说 脏腑辨证学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络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2周的疗效及3、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6个月后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络胶囊治疗UA疗效满意,无明显毒副作用,长期服用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 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8-0209-01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也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的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各种不良习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造成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其他疾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此类疾病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因而对患者心理情绪会造成较大影响。而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对于疾病的治疗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护理当中,要注重对患者心理情绪的调节,促使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双心护理 心血管专科护理 临床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