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对140例患者进行手术配合,包括器械物品的准备,患者的准备,术中配合等。结果手术配合顺利,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对疗效满意。结论术前精心细致准备,术中密切有序的配合,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体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鼾症的新方法,具有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本人报告了低温等子射频融手术治疗100例鼾症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做好气道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伤口创面的护理,密切观察有无气道并发症等并发症;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出院指导。本组病人95例定时来院复查,治愈率为95%。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前列腺肥大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并予围手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本组出现膀胱痉挛34例,术后出血2例,尿失禁1例,尿潴留5例,无褥疮、下肢静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评价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广基息肉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6月期间76例在我科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广基息肉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除部分出现隐痛、腹胀等不良反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广基息肉操作简便、疗效明确、安全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胃广基息肉 内镜 激光凝固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010年12月,采用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70例临床资料。结果前列腺重量30-160g,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50min。术中失血100~200mL。手术均成功,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发生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其它并发症如直肠和膀胱穿孔、术后无真性尿失禁等发生,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3-12个月,最大尿流率由术前平均6.3ml/s升到术后18.2ml/s。IPSS评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平均26.2分降至术后8分。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BPH具有安全性高、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等离子体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3月实施的46例等离子电切的手术配合中的具体做法,包括术前访视、消除患者紧张心态,准备手术仪器、器械、物品齐全。术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积极配合手术。结果46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T先进的手术离不开积极的术前准备,它包括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密切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前列腺 等离子电切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按摩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2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采用颈椎针刺按摩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组;两组导入的药物相同。结论针刺按摩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见效快、疗程短、总有效率高。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 按摩 药物离子导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份在我科住院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的235病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手术前后护理措施。结果235例患者经临床手术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做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时做好科学的健康指导,能使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早日康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对实验室开设新项目必须进行方法确认的现实,核定了本实验室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仪器设备、样品抽取、处理、测试步骤等工作与条件,需要进行方法确认。通过多次实验及与已成熟的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了本实验室能开设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的技术依据。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亚硝酸盐 方法 确认 实验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的方法、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科门诊经保守治疗无效之慢性舌扁桃体炎32例接受等离子射频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1~2年随访。结果全部32例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进行等离子射频治疗,治疗过程及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过程症状消失者20例,明显好转者6例,好转者4例,无效者2例。结论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效果好(有效率97%),可作为本病治疗的首选。

  • 标签: 等离子射频 舌扁桃体炎
  • 作者: 李俊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濮阳市中医医院设备科  河南濮阳 457001)  【摘  要】灭菌技术构成了生物医学以及临床医学领域的关键技术。在目前的现状下,低温等离子的灭菌器已经能够推广运用于当前的临床领域,进而体现了较好的灭菌效果。因此对于新华PS-100型号的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而言,应当明确灭菌器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在遇到灭菌器发生故障时,技术人员需要做到尽快对其进行妥善的维修处理。  【
  • 简介:目的探讨胞外钙离子对HepG2细胞和LO2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与阿霉素联合对两种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结果各个剂量组,胞外钙离子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均高于LO2细胞(均有P〈0.05),HepG2细胞的坏死率和凋亡率都高于LO2细胞(均有P〈0.05)。胞外钙离子与阿霉素联合作用能选择性增强阿霉素诱导HepG2细胞坏死,且表现出交互效应(P〈0.001),但对LO2细胞坏死无影响。结论胞外钙离子对HepG2细胞更敏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高于LO2细胞,能显著提高阿霉素对HepG2细胞的杀灭作用。

  • 标签: 细胞增殖 肝肿瘤 坏死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午流注中药离子导入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医特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将常规护理措施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中,将子午流注中药离子导入应用在研究组的护理中,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时间、患者疾病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2.98±1.03)住院时间(7.02±1.65)相比对照组的症状缓解时间(4.32±1.14)住院时间(9.12±2.31)要短,且研究组患者疾病康复有效率(100%)相比对照组的(84.85%)更高,P

  • 标签: 慢性胃炎 子午流注中药离子导入 中医特色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TURP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80例患者中,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0%(10/80)。出血原因包括: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创面愈合不良、术后尿道括约肌功能紊乱等。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如改进手术技巧、加强术后护理等。结论:针对TURP术后出血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术后出血 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将现代营养科学原理和低排放环保理念结合,提出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低排放饮食模式",即在保证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少吃动物蛋白质,以植物性蛋白质来源如豆类等代替部分猪肉、牛羊肉等高排放食物,这样既能保证足够蛋白和健康低脂肪的摄入,也可以兼顾低排放。

  • 标签: 低碳环保 营养健康 饮食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青霉烯酶基因在本医院210株内科患者标本中分离出来的不动杆菌属中的分布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采用WHONET软件统计分析药敏结果,利用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OXA23、OXA24、OXA51、OXA58青霉烯酶基因。结果210株不动杆菌耐青霉烯的有63株,不动杆菌耐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2.9%和30.6%,且比较两种耐青霉烯类抗生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菌株中30株OXA-23基因阳性,9株OXA-58基因阳性,60株OXA51基因阳性,仅1株OXA-24基因阳性。结论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基因型检测证实本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对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主要是产OXA23型和OXA51型。

  • 标签: 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基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在本院接受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153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100例,占比为6.52%,分析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原因与占比。结果:用药不合理因素前三位是: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结论: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中依旧存在不良反应,所以需进一步的强化对药物合理运用管理力度,使得用药安全性全面提升。

  • 标签: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 合理性 用药类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