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戈壁驻训部队驻训期间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为野外驻训医疗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某部驻训官兵264例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期选择驻地某部官兵236例作为对照研究。结果⑴驻训官兵发病率38.6%高于驻地官兵22.0%,差异显著(P<0.05)。⑵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病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足真菌病38.1%、晒斑17.2%和体真菌病11.2%;驻地官兵低依次为足真菌病31.4%、体真菌病8.1%和皮肤过敏6.4%。⑶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病率在第1周和第4周出现2个小高峰,分别为6.7%和5.3%;驻地官兵第1周出现小高峰,为6.2%。结论戈壁驻训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医疗保障工作。

  • 标签: 戈壁滩 驻训部队 皮肤病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正>碗船洲是位于枞阳县境内的一个长江洲,历史有螺面积578万m~2。随着居民迁进的增加,自1972年起逐步对该滩地进行毁芦垦种至1976年,垦种面积达337m~2。钉螺面积压缩至24万m~2;由于行蓄洪的需要,1982年县政府决定退垦还,退垦面积达150万m~2,钉螺面积随之回升。为了解退垦还后滩地螺情的变化,现将有关螺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 标签: 钉螺 螺情 滩地 枞阳县 垦种 分析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三峡建坝后10年间洞庭湖湖区外滩情变化对钉螺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1998年洞庭湖区洲情和螺情资料.采用当地水利部门的高程基点,确定7个调查洲滩地面高程与观察面积,采用机械加环境抽样法查螺,观察植被情况.结果与1998相比,有5个调查洲有螺上下线均向下推移近一米.有螺带淹水时间延长,外洲植被芦苇被杨树林替代,芦苇中钉螺密度最高.结论有螺带下移,感染性钉螺主要分布高程的植被是未经围栏植树改造的草洲和芦苇洲.

  • 标签: 洲滩 螺情 三峡建坝
  • 简介:目的探索江湖洲滩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及有效干预措施,评估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集成优化防治效果.方法在洞庭湖区君山区选取6个乡镇42个相邻的血吸虫病流行村为示范区,以洲或村垸为建设单元,因地制宜地实施易感地带封洲禁牧、建立定点牧场、开展舍饲圈养、家畜疫病监测管理、以及人畜查治病、健康教育等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集成优化防治措施,观察优化干预措施前后人畜病情和螺情变化,评估优化干预措施对血吸虫病的防控效果.结果实施优化干预措施3~5年后,家畜放牧率、牛存栏数(主要传染源)、以及有螺洲野粪密度和阳性率分别减少了99.89%、67.09%、99.90%和100%,人、牛、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3.28%、95.88%和100%.同时,垸外水体感染性降低了100%,居民依存性提升了81.23%.干预措施前后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情需求,因地制宜地采取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的集成优化防治措施,对控制江湖洲滩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染源 家畜 防治措施 集成优化 洲滩型流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