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肺部疾病,一般多发于早产儿,近年来,经典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但新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特别是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检查水平的提高对新型支发育不良检出率有明显上升,目前临床一般采用影像学方法对新生儿及成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进行诊断。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影像学 X线 CT 核磁共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数字影像的质量进行分析,了解本院数字影像的质量。方法自本院影像科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的1000张胸部数字影像、500张腰椎数字影像、500张膝关节数字影像,对其影像质量进行评定分析。结果2000张数字影像中,甲级片1466张,平均甲级片率为73.3%。结论本院数字影像的质量较高。

  • 标签: 数字影像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十二指肠冗长及盘曲的造影影像诊断分析。方法回顾分析465例上消化道、全消化道造影病例,其中上消化道均行气钡双重造影,多角度、多体位点片。结果9例十二指肠冗长盘曲,其中1例后手术证实为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导致的缩窄扭曲。结论十二指肠冗长盘曲往往为发育异常所致,所发现8例病员盘曲均位于球后部接十二指肠降部的起始段处,临床以中上腹部胀痛为主要表现,常常合并胃炎,且病史较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CT在股骨头无菌坏死早期诊断的差异,以便更及时地发现股骨头无菌坏死。方法选取了128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患者,分别进行X线、CT检查。结果X线检查确定股骨头无菌坏死病例113例,疑似病例7例,未见明显异常病例8例。CT检查确定股骨头无菌坏死病例125例,无疑似病例,未见明显异常病例3例,后经MRI检查,确诊此3例均为股骨头无菌坏死。结论在股骨头无菌坏死早期影像学诊断中,CT比X线更为有效,能够更早地发现股骨头无菌坏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中心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时期收治的98例老年肺结核的患者,对所有患者拍摄的X线胸片的影像进行分析,分析其特征。结果经过分析总结出98例肺结核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80例,结核性胸膜炎15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例;X线胸片显示上肺病变48例,中肺病变40例,下肺病变10例;X线影像多数呈现增殖结节、斑片状渗出、纤维病灶和空洞共在的混合表现;合并肺气肿49例。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常见的是继发性肺结核,病灶多数在上肺和中肺叶,X线影像多数表现为混合性,且并发症主要是肺气肿,因此,加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X线胸片影像分析,是提高该病诊断鉴别准确率的关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X线胸片 影像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布加综合征影像学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临床应用。结论肝的静脉阻塞性病变可认为是布加综合征的变种,与经典的布加综合征不同,它没有下腔静脉和大的肝静脉的闭塞,其主要病理改变与炎症病变后的窦后静脉闭塞有关。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花斑状表现,肝的周围部及肝静脉附近延迟强化。

  • 标签: 布加综合征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机化性肺炎临床与影像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机化性肺炎是一种特殊性肺炎,多发生在老年人,病理上在肺部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的基础上产生炎性感染,可形成片状、点状或小结节状阴影,少数可形成肿块状阴影。分为单灶型、多灶型与弥漫型。多反复发生,很难治愈。临床上可分为活动期与静止期。多合并肺部基础性疾病。

  • 标签: 肺炎 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CT影像诊断方法对于纵隔畸胎类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纵隔畸胎类肿瘤患者42例的的CT影像资料,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均为单发肿块,囊性畸胎瘤25例,实性畸胎瘤17例,其中3例呈浸润性生长,病理证实为畸胎癌。采用CT影像诊断正确诊断37例,误诊5例。结论对于纵隔畸胎类肿瘤进行CT影像诊断,一般通过平扫就能做出诊断,而进行增强扫描能够更好地了解肿块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确定实性部分的范围,对于医生进行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纵隔畸胎类肿瘤 CT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影像诊断。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5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资料,评价CT对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5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肝挫裂伤10例,脾挫裂伤25例,肝脾复合伤6例;肾脏挫裂伤7例,其中合并包膜下血肿4例;外伤性肠管破裂2例;另外下位肋骨骨折及胸腰椎骨折在CT上均可很好显示。结论CT能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CT 闭合性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现阶段CT影像的临床诊断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现阶段CT影像的临床诊断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加强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提高CT影像的检测技术水平,合理的进行CT影像的临床运用等多种应对策略及其具体运用。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在这方面深入研究和探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提高我国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只有提高我国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才能促进我国医学的进步,才能提高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才能为广大患者的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

  • 标签: CT影像 临床诊断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影像对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共有200例乳腺疾病患者接受超声诊断治疗,对他们的诊断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超声影像检查的结果显示200例诊断结果中有66例患者存在有不同情况的乳腺疾病,其中乳腺增生病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应当在临床上给予足够的重视。结论超声影响诊断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提升了准确率,误诊漏诊几率降低,让患者得到了比较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影像 诊断研究 进展探讨 临床应用
  • 简介:【 摘要】 目的: 对颈部 动脉夹层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 。方法:选择 颈部动脉夹层患者36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 ,均于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 在我院接受诊疗,并 均经MRI和DSA证实,对其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超声影像 特征。结果:36例颈动脉夹层患者中共涉及血管42根,常规超声正确诊断26例,共30根血管,准确率为71.4%。其中8例颈内动脉夹层患者共 8根血管,12例颈总动脉夹层患者共 14根血管,6例椎动脉夹层患者共 8根血管,所有患者诊断结果均通过 CTA、 MRI、 DSA证实 。其 超声图像特征为: 双腔征、 动脉瘤样扩张、 动脉呈锥形狭窄、 低或 无回声血肿、 双 腔血管红色正像红蓝双色血流信号、 病变处内膜破口、 狭窄处或破口 处血流增快。 结论:临床患者一旦出现 动脉夹层相关症状,尤其是外伤后头部、 颈部疼痛的青年患者,应先 进行动脉超声检查;若图像结果显示为 双腔征、 动脉瘤样扩张、 动脉呈锥形狭窄等 特征, 依据情况进一步开展CTA、 MRI、 DSA检查,以尽早确诊。

  • 标签: 颈部动脉夹层 超声检查 影像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在脑囊虫病的诊断及分型、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脑囊虫病例的MRI影像学资料。结果26例全部行MRI检查及增强扫描,脑实质型14例、脑室型4例、脑膜型3例、混合型5例;其中活动期9例,退变死亡期6例,非活动期4例,混杂期7例。结论脑囊虫病MRI图像表现典型,能够准确对脑囊虫病进行分型及分期。

  • 标签: 脑囊虫 磁共振成像 增强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