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张家口市博物馆自1958年创建以来,收藏了一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瓷器精品,本文介绍了其中的12件,包括唐黄釉席纹双系执壶、辽绿釉团龙纹马蹬壶、万历款孔雀蓝釉堆花葫芦瓶和雍正款黄釉青花双象耳瓶等。

  • 标签: 张家口市博物馆 瓷器 藏品介绍
  • 简介:现在.世人和国人热切盼望的奥运会已经胜利举行。几年来,我国作为尽心尽力举办奥运会的东道主,先后发行了第29届奥运会贵金属纪念币系列的第1、2、3组,并发行了饶有兴趣的福娃贝贝等黄铜纪念币组.特别是发行了几枚大型的气势磅礴的贵金属纪念币。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同时也是我们承诺文化奥运的一个生动实现。这些纪念币的发行广受欢迎与好评。与此同时,又有不少国家也相继发行了本届奥运会纪念币。以下部分中外奥运纪念币以飨读者。

  • 标签: 第29届奥运会 贵金属纪念币 中外 奥运会纪念币 华夏文化 发行
  • 简介:上世纪70年代,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征集和收藏了一批明清时期的铜造像,其中多件精品被鉴定为三级文物。本文择其中的精美者作一赏介,有明代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阿难铜立像及清代鎏金三头八臂佛铜造像、鎏金铜坐佛像等。

  • 标签: 秦皇岛山海关区 藏品 明清时期 铜造像
  • 简介:本文介绍了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征集的部分铜质带钩,对其形制特点、装饰技法和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这批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带钩进行了分类分期的研究.

  • 标签: 带钩 青铜器 邯郸市 文物研究 文物保护 研究所
  • 简介:抚顺市博物馆近几年来,先后出土和征集了从战国至清朝的铜镜数十面,现有代表性的铜镜分别介绍如下。

  • 标签: 抚顺市 铜镜 辽宁 历代 馆藏 博物馆
  • 简介:激动人心的第28届奥运会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作为展现奥运精神的多采奥运纪念币文化却是随着奥运会一届一届的召开而生生不息的。发行奥运纪念币始于1952年。这一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上,芬兰第一次发行了数量有限的奥运纪念币(图1)。以后几乎历届奥运会都发行数量越来越大,币种越来越多的纪念币.从而成为每届奥运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标签: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 纪念币 发行数量 纪念金币 纪念银币
  • 简介:对裂隙进行充填灌浆,可以有效防止裂隙的进一步发展和雨水的渗漏,使遗址得以更好地保存。为比选出适宜于潮湿环境下窑址裂隙充填灌浆材料,采用烧料礓石、烧阿嘎土、砺灰三种传统石灰材料分别对浙江和福建四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点的遗址土进行改性研究。测试改性后浆体材料不同龄期的抗压、抗折强度、收缩率,以及温湿度循环、冻融循环、水稳定性、安定性、耐碱性试验后试样的力学性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石灰类材料均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但砺灰试样的耐冻融特性稍差、龄期强度低、收缩变形较大。烧料礓石改性试样具有较高的龄期强度、较低的收缩率、良好的耐候性。因此,建议将烧料礓石作为主剂应用于四处窑址的灌浆材料中。相关研究成果对窑址裂隙灌浆材料的选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标签: 裂隙 灌浆材料 水硬石灰 耐候性
  • 简介:一家国家级的博物馆,用近20年时间潜心收藏了20万件文物,再从中精选出500余件编为一集,这本书是否值得期待?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现在,这样一本书已呈现在读者面前。

  • 标签: 馆藏特色 馆藏品 钱币 中国 画卷 货币
  • 简介: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浙江宁绍平原的越窑又以青瓷的发祥地著称于世.早在商周时期,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的陶瓷生产就已很兴盛;至东汉时就已能生产出成熟的青瓷器。历经三国两晋的鼎盛时期和晚唐五代的全盛时期,越窑青瓷已以“千峰翠色”及“类玉”、“类冰”的瓷质风靡瓷苑。除部分产品作贡品外,大量行销国内广大地区;自唐代始,已远销亚、非各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在古代文明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兹将我县收藏的部分精品介于次。青瓷四系罐.东汉

  • 标签: 越瓷 文物管理所 青瓷四系罐 上虞县 越窑 全盛时期
  • 简介:2015至2016年间上海博物馆的“吴湖帆收藏大展”中有一卷传元代钱《蹴鞠图》,然该图存在颇多疑点。第一,吴湖帆在其所藏《蹴鞠图》拖尾上抄录了明代文徵明的题识,其中人物的特征与画面完全不能吻合。第二,该《蹴鞠图》上收藏印最早为明人,且钱选自题书法和款印均有许多疑点。第三,《蹴鞠图》是否有超越画面之外的文化涵义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探索历史情境与人物服饰、相貌和活动特征的方法,从宋人较为可信的文献史料出发,结合正史载录,重新还原了画中六人的真实身份以及人物关系背后的政治隐喻。同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君臣蹴鞠图”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的视觉母题之一,历代有不少文人曾为该母题作过题跋和诠释,文中解释了宋代后人对“六人蹴鞠”图式的认识与原作之意的差别。最后,本文对吴湖帆先生收藏该画并加以题识的原意作了说明。

  • 标签: 钱选 蹴鞠图 赐紫 服色
  • 简介:本文把斯坦因在三次中亚考察中获取的新疆古藏文写本--社会文书部分,以要目的形式刊出,供学术界同仁参考.其中,第一部分依据托马斯《有关西域的藏文文献和文书》(TibetanliterarytextsanddocumentsconceringChineseTurkestan,Ⅱ,Londen,1951年)一书编成,已在本刊2002年1期载出.以下是依据武内绍人《中亚古藏文契约文书研究》(OldtibetancontractsfromCentralAsia,东京大藏出版社,1995年)和《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OldTibetanManuscriptsfromEastTurkestaninTheSteinCollectionoftheBritishLibrary,东京东洋文库与伦敦英国图书馆合刊,1997-1998年)两书编成的,分为(二)、(三)两部分刊出.

  • 标签: 西域 藏文写本 要目
  • 简介:本文把斯坦因在三次中亚考察中获取的新疆古藏文写本--会文书部分,以要目的形式刊出,供学术界同仁参考.其中,第一部分依据托马斯的(TibetanliterarytextsanddocumentsconceringChineseTurkestan,II,Londen,1951)一书编成,已在本刊2002年1期载出;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依据武内绍人的(OldtibetancontractsfromCentralAsia,东京大藏出版社,1995年)和(OldTibetanManuscriptsfromEastTurkestaninTheSteinCollectionoftheBritishLibrary,东京东洋文库与伦敦英国图书馆合刊,1997~1998年)两书编成的.第二部分已在本刊2003年1期载出,以下为第三部分.

  • 标签: 西域 藏文写本 要目
  • 简介:本文把斯坦因在三次中亚考察中获取的新疆古藏文写本——社会文书部分,以要目的形式刊出,供学术界同仁参考。其中,第一部分依据托马斯的《有关西域的藏文文献和文书》(TibetanliterarytextsanddocumentsconcerningChineseTurkestan,II,Londen,1951)一书编成,已在本刊2002年1期载出。第二、三部分依据武内绍人《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OldTibetanManuscriptsfromEastTurkestaninTheSteinCollectionoftheBritishLibrary。东京东洋文库与伦敦英国图书馆合刊,1997--1998年)一书编成,已在本刊2003年1期、2005年3期载出。以下为第四部分。

  • 标签: 西域 藏文写本 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