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5月中旬以来,一个法国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醒目位置,此人就是因涉嫌性侵犯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现年六十二岁的卡恩堪称重量级的国际人物,主要原因在

  • 标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法国社会党 性侵犯 女服务员 总裁 法国经济
  • 简介:20世纪的受迫迁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除了战争及大陆帝国崩溃、政权更迭和相关政策等之外,非殖民化成为引人注目的重要因素。二战后欧洲海洋帝国开始崩溃,非殖民化应运而生,难民潮等受迫迁徙亦随之出现,席卷各大殖民帝国。帝国终结及非殖民化对这场受迫迁徙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帝国殖民压迫造成殖民地治理危机;帝国向民族国家的国家形态转变产生联动效应;帝国终结引发社会秩序失衡。因此,帝国及其不平等的殖民统治是难民产生的根源;帝国实力下降导致的行政和控制力下降,提供了难民产生的基本条件;帝国镇压民族主义抗争的举措直接制造了大批难民;帝国终结造成的难民问题对相关国家和地区及其国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标签: 受迫迁徙 帝国终结 非殖民化 难民
  • 简介:1943年初,英、美两国先后对战后国际货币经济秩序提出设想,中国成为第一批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国家。国民政府组织专家对英、美方案仔细比较、反复权衡之后,得出英案较为有利的结论。并准备相应的交涉提案,旨在最大限度争取战后利益。当年7月,国民政府派代表团赴美参加专家讨论会,促成了《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联合声明》。以此为基础,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顺利召开,44个成员国正式达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为战后国际货币经济秩序作出重要制度安排。

  • 标签: 国民政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战后国际货币金融秩序
  • 简介:<正>十七世纪末叶,沙皇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地域性的蚕食体制,开始了向世界性的侵略体制迈进,走上了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欧洲一直是沙俄争夺的重点。从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沙俄经过一百多年的争夺,才在欧洲大陆确立起自己的霸权,这一霸权一直维持到一八五三年,给欧洲各国造成了莫大灾难。

  • 标签: 十七世纪 十九世纪初 世界霸权 沙皇俄国 地域性 世界性
  • 简介:借鉴自然科学中的混沌系统理论和罗伯特·杰维斯的复杂系统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展现国际体系中含有意义的随机性微观事件对系统的影响。1914年“七月危机”欧洲外交过程中奥匈帝国的匈牙利首相伊斯特万·迪查在大臣会议上的表现,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随机性微观事件。研究这一随机性微观事件,可以揭示微小的孤立事件是如何通过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同时,利用反事实假设证明,可以说明在国际政治这一混沌系统中,随机性微观事件的差异是如何被系统的过程放大,并最终导致了系统的巨大差异。

  • 标签: 国际体系 随机性微观事件 复杂系统 七月危机 反事实假设
  • 简介:在1945年以前,法苯是世界上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化工企业,同时也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私人工业康采恩之一。本文阐述法苯在二战前的"欧洲大空间经济"观,以及这种思想产生、演变的历史背景。文章旨在说明,早在纳粹上台前,法苯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就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即由面向世界市场转为面向欧洲区域市场。随着纳粹战备经济建设的展开,法苯的欧洲经济观经历了由自由"大空间经济"到军事"大空间经济"的转变。建立、垄断"欧洲大空间经济"是法苯与纳粹政权合作的重要思想基础。

  • 标签: 空间经济 工业公司 私人工业 欧洲区域 德国法 经济观
  • 简介:2018年10月25日,由客家文化博物馆联盟、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主办的客家文化博物馆联盟2018年年会暨“超级连接语境下的客家文化博物馆行动”主题研讨会在洛阳召开。客家文化博物馆联盟理事长、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险峰,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贾连敏,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阮华瑞,福建博物院副院长龚张念,河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丁福利,洛阳市文物局局长余杰等领导,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客家文化博物馆联盟会员单位代表及有关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广东省博物馆 客家文化 洛阳市 学术研讨会 联盟 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