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日本民间有“的八分目”的谚语,大概意思就好比“吃饭要吃到八分饱”。八分是一个度,也是一种节制,将生活中对于物质的满足从100%抑制到80%。本文将“八分目”理念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阐述所有的空间都是为人的需求而改变,对于“需求”这个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自我反省,我们最终发现“适量”的重要性。而在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倡导室内设计中的“八分目”显得更加务实、理性。

  • 标签: “八分目” 适度 生态可持续
  • 简介:任熊(1820—1857)的青绿山水长卷《范湖草堂图》为我们再现了一种水木清辉、幽静闲适的境界,不仅色彩瑰丽,笔墨恬淡,更具有生意。与任熊的人物画和花乌画相比,此作亲切自然,生动温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画面的线条从奇崛而变为平和,设色浓艳与疏淡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 标签: 审美意境 生意 万物 青绿山水 生活气息 艺术风貌
  • 简介:萧兵对张光直的学术批评以“泛萨满论”为核心,表现在对虎食人卣、良渚玉琮、濮阳西水坡墓葬及三蹻的阐释,以及对中国与中美洲文明的比较等方面。从二人论述时间看,张光直未曾回应过这些批评,但对类似质疑有过预设和解释,本文称之为“潜在的对话”。二人的研究都围绕“”展开,萧兵把“”作为史料,旨在还原古史;张光直把“”及物与人的关系视为理解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关键线索,希望建构新的文明起源观和古史研究范式。然而,张氏在反西方史学理论的霸权叙事的同时,所凭借的资源仍是西学话语中的萨满理论,故受多方争议。当下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界的前沿发展呈现出将这两种“”观念进行整合的趋势。

  • 标签: 萧兵 张光直 萨满论 艺术考古 “物”观
  • 简介:  2007年5月22日,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了2007年中国画学院人物画专业硕士毕业展.该展中,几位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年轻画家展出了自己的阶段性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中国人物画最新的发展状态与发展方向.……

  • 标签: 专业硕士 中国画学院 中央美院中国画
  • 简介:本文通过对现场古琴音乐会演出所呈现的艺术进行评论,思考古琴音乐、古典音乐的跨界演绎,思考古琴音乐作为文人音乐的定位与发展。

  • 标签: 古琴 跨界演绎 艺术 文化 创意 模式
  • 简介:安2008年拍摄的《纺织姑娘》试图通过一个女工的遭遇来展示下岗女工群体的日常生存状态,呈现她们在社会变迁下跌宕起伏的命运。但是它在叙事上存在种种无法弥补的漏洞。通过对影片叙事情节和角度的分析,本文指出它实际上成为为自恋正名的知识分子式的“情感书写”。作为“人性”的象征和人格化体现的年轻女性尽管是工人阶级出身,但却与工人阶级的感情世界格格不入。在此意义上,它反映的不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而是在知识分子的“情感结构”下图解和呈现的工人阶级的景象。

  • 标签: 《纺织姑娘》 工人阶级 知识分子 叙事分析 人性 情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