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唐代诗人李益的此首小诗,似乎以寥寥蕴藉之语,道尽人世的离别沧桑之慨。离乡背井,辞亲远游,在重土安乡、亲情伦理至上的社会文化传统中,可谓悲凉无奈之举。然而在现代工业与城市文明的冲击下,外出谋生已成为生活的常态,甚至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与必然选择,

  • 标签: 外出谋生 巴陵 社会文化传统 现代工业 亲缘关系 称名
  • 简介:蝼冢的《黑暗传》属于某种非常古老的文体的现代变式。这种文体,在西方世界从巴门尼德的《残篇》肇始,途经柏拉图《蒂迈欧篇》、普罗提诺《九章集》和卢克莱修《物性论》,一直到斯宾诺莎《伦理学》和谢林的《世界时代》,最后在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那里达于终结。(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这个传统。)而在东方,这一文体的主要代表是中国易学和道家的若干典籍,西亚的灵知主义和拜火教经典,以

  • 标签: 黑暗传 创世神话 炼金术 史诗 形而上学 巴门尼德
  • 简介:贾母和戚紫薇分别是《红楼梦》中贾家和张爱玲小说《创世纪》中匡家的两位老祖母,她们都是家庭中的掌权人物。贾母的大家风范、理家才干富贵气象,代表了女性统治神话的极致,而产生在新旧交替时期的戚紫薇,其统治的失意困顿则暗示着女性统治神话的冷寂荒凉。贾母女性统治神话的悲剧是男性文明衰落的必然,是女性的性别悲剧的宿命体现,也是贾母对自身生命质量超越的悲剧;戚紫薇的统治悲剧主要是性格悲剧:女人的“心狱”及人性中刻薄虚荣、懒惰阴险等诸多的弱点,不仅使历史上的母亲神话得以解构,也是女性统治万劫不复的文化寓言。

  • 标签: 女性统治 张扬 终结 祖母
  • 简介:纵观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和学术研究,他的思想情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运动变化过程。一方面,从家族主义出发,通过移孝作忠,家国情怀仿佛与生俱来,成为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初心,也决定了闻一多学术研究的志趣。另一方面,从爱国主义出发,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闻一多对家族主义和儒家学说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一整套的文化主张。他反对家族主义,主张民族主义;反对文化复古,主张文化革新;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主张民主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于是,他的爱国主义,便跟家族主义若即若离;他的民族主义,又跟反对封建专制的个人主义,跟'天下一家'的大同主义牵扯在一起。这是忠孝的两难,这是情理的纠结,这是在一个社会大动荡、国家民族面临大危机、经济政治文化经历大变革的时代,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爱恨交织又无法割舍的复杂心态。

  • 标签: 闻一多 家国情怀 家族主义 反思 批判 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