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村上春树创作于2003年的《没有色彩的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讲述了三十六岁的工程师崎作解开了自己被"断绝交往"的谜底,走出了困扰自己多年的痛苦,从而获得了心灵成长的故事。本文通过深入剖析这部作品最让人痴迷的地方或者说它的魅力所在,来解读它的艺术魅力。

  • 标签: 成长 伤痛 文体 风格
  • 简介:英国著名小说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丽丝·莱辛2013年11月17日在伦敦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莱辛是迄今为止获奖时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历史上第11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莱辛 诺贝尔奖获得者 去世 歌唱 天堂
  • 简介:一继萝西·L.塞耶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以来最伟大的侦探推理小说家菲丽丝·萝茜·詹姆斯(PhyllisDorothyJames,以下简称P.D.詹姆斯)于2014年11月27日在英国牛津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4岁。P.D.詹姆斯的出版商Faber&Faber对外宣布了这一消息,盛赞其成就的同时表达了深深的哀伤:“今天是我们最为悲伤的日子。失去P.D.詹姆斯这位世界著名作家,我们的悲恸之情难以言表。

  • 标签: 犯罪小说 侦探推理小说 克里斯蒂 FABER 阿加莎 奥斯丁
  • 简介:E.L.克托罗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进军》问世不久就获得很多殊荣,被称为作者艺术创作的巅峰之作。作者以美国南北战争的史实和历史人物传记为基础,运用丰富的想象和与众不同的历史修撰风格,构建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战争历史小说。

  • 标签: E.L.多克托罗 《进军》 元历史小说 新历史主义
  • 简介:埃德温·根茨勒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比较文学系教授兼翻译中心主任,主要研究翻译理论、文学翻译以及后殖民理论,著有《美洲的翻译与身份认同:翻译理论的新方向》(2007)、《当代翻译理论》(1993)等,曾与玛丽亚·铁木志科主编《翻译和权力》(2002),与苏珊·巴斯内特主编《翻译论丛》系列丛书。在本次访谈中,根茨勒教授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始,对其中有关"操纵"、"意识形态"、"译者主体性"等关键问题做了深度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以及文化视角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根茨勒教授认为,文化视角的翻译研究有"宏观地域倾向"和"微观地域倾向",将会出现更广泛意义的"文化转向"。

  • 标签: 埃德温·根茨勒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多文化转向
  • 简介:艾丽斯·默克是当代英国具有非凡才智的女作家、哲学家。她的小说以其深邃的哲理、生动的故事情节、兼容并蓄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当今世界文坛,为我们展现了更加开放的、多维的艺术世界和现代西方社会的人生百态。本文试图从默克的小说创作理念入手来评介她的小说叙事话语、美学主张,以及她小说的非女性主义写作特征,并以她的第一部小说《在网下》为例来阐释小说中的男性叙述角度,从而揭示默克作为一个艺术家和哲学家,对“无我”境界的不懈追求,对人的存在问题、对生活和艺术本质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 标签: 默多克 无我 男性叙述角度 角色 《在网下》
  • 简介:克托罗教授,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我是来自中国的一名教师.请问你去过中国吗?◆(高兴地)去过一次.那是1988年,我随一个作家代表团来到中国.我们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和西安.西安的兵马俑和羊肉泡馍令我难忘.记得那天我们在一家饭馆吃羊肉泡馍,有许多市民,非常热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的小说深受中国读者欢迎,到目前为止,有四部小说已被翻译成中文:《拉格泰姆时代》、《比利·巴斯盖特》、《上帝之城》和《大进军》;报刊和网页上都有关于你作品的论文、评论和介绍.

  • 标签: 之中美国 作品之中 多克托罗
  • 简介:E.L.克托罗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其作品经常以对美国历史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式来批判美国的社会现实,这在《自来水厂》和《大进军》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这两部作品里,作者分别借助"镀金年代"和美国内战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想象,揭示了当代美国科学主义影响下的科学伦理危机:科学家在实验中对弱势群体的无情利用,科学与财富和权力的勾结以及科学家在对理性知识的过度追求中所出现的伦理情感异化,从而变成了科学主义"怪人"。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探讨当代美国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危机及其社会危害不仅可以增进读者对克托罗本人及其作品的认识,也更能让他们反思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 标签: E.L. 多克托罗 科学主义 科学伦理 危机
  • 简介:2013年4月12日零点,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在日本统一发售。从11日夜里开始,日本多家书店外就人潮涌动,众多读者排队等待抢购村上新作的时间的到来。文艺春秋出版社对村上新作内容讳莫如深的经营策略,媒体对题目和内容猜想的大肆炒作,以及部分书店店名改成“村上春树堂”的举动,都让读者在日本出版业境况低迷的情况下对村上新作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期待。

  • 标签: 村上春树 青春小说 社会问题 色彩 长篇小说 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