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正>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七个连共八百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番号进入北平,一方面了解北平的各种情况,进行党中央毛主席驻北平的警卫工作准备;另一方面担负以彭真为首的中共北平市委、以叶剑英为首的军管会,以及部分先期入城的中共中

  • 标签: 警卫工作 朱德总司令 特务组织 中央纵队 解放军进行曲 便衣警卫
  • 简介:2009年3月.北京春寒料峭。西郊香山碧云寺里,游人寥寥。始建于元至顺二年的碧云寺,至今已有678年的历史。明清两朝多次扩建,形成如今三路纵深、六进院落的规模。

  • 标签: 孙中山 轶事 明清
  • 简介:朋友你还记得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吗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是山西人指点江山的豪情万丈这是从诗经里踏歌而来让山西人魂牵梦绕的山水家乡

  • 标签: 《人说山西好风光》 山西人 太行山 左手
  • 简介:<正>山西的同志要我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这件事引动我的,首先不是逻辑思维的论述,我这支不善于评长说短的笔,首先流出的是一股激动感发之情。山西、河北是我的第二故乡,整整50年前,我从延安跟随大队到达晋察冀边区,就曾经横跨了整个山西省。那是出生入死的年代。那些年,我有两次差点就死在日本法西斯的枪弹之下,其中一次,便是在山西繁峙县天岩镇。50年前,我开始在延安和全国的刊物上发表散文和报告文学,其中最早的两

  • 标签: 山西 赵树理 小说家 湖南作家群 评传 马烽
  • 简介:办一本杂志并不难,办一本有特色的杂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琳琅满目的书摊上,望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刊物,我却总忘不了作家韩石山“主政”那几年(2000年到2007年)的《山西文学》。

  • 标签: 韩石山 少年读物 一本 毛志成 卷首语 关心民瘼
  • 简介:本篇作品发掘于山西省沁水县文联所办内部刊物,2004年8月发表后,曾在当地引起强烈关注和争议。文章报告的是沁水县煤企改革的艰难进程,触及的却是山西煤炭革命这一重大命题。山西作为煤炭大省,维系着共和国的生命和动力,研究、探索山西煤炭产业的发展、改革,就决然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工作。沁水煤改及其催生的沁和能源有限公司成功改制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生动地为山西煤改提供了一种深刻启示。国企改革始终是《报告文学》关注的一大领域。愿山西煤炭革命来得更快些、更猛烈些吧!

  • 标签: 山西人 国企改革 内部刊物 李博士 煤矿管理 全国煤炭行业
  • 简介:<正>去年暑假期间,我有幸到山西旅游,观赏到了很多从未见过、赏心悦目的风景和建筑,印象最深的是"应县木塔"。应县木塔是我国绝无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宝塔。斗、拱种类用得最多,建筑用材最巧,结构最稳固,是重楼式纯木结构。塔高67.31米,塔基直径30.27米。整个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上下二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依塔建成八角形,东西南面建有月台,台基高大约4米,台基厚而宽阔,高高的木塔就稳稳地坐落在塔基上。明显给人一

  • 标签: 建筑用材 山西旅游 塔基 木塔 塔刹 塔身
  • 简介:山西省文联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两个刊物,《火花》月刊及《山西画报》月刊。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也许记不得《山西画报》了,但当年《山西画报》在全国也很有影响,是山西有名的刊物,颇受群众欢迎。它是山西美术爱好者发表作品和学习投稿的阵地,如今的著名作家赵梅生、李夜冰也曾是那时经常投稿的作者。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视机,代替电视的除了看电影听广播,就是看小人书、看画报。

  • 标签: 山西省 画报 五十年代 《火花》 著名作家 电视机
  • 简介:成长中的山西印记“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当得轰轰烈烈,方能不枉此生……”这是董群的自我介绍.看过电影《战狼》和《战狼2》的观众会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军人的铁血、国力的强大就是这么打动人心.这样的题材、这样的风格与编剧之一董群的出身和在山西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 标签: 山西人 编剧 成长经历 自我介绍 出身
  • 简介:城市在中国的发展尽管已百年有余,然而"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1)的特征时至今日依然如故,城市叙事也从未与乡土叙事平分文学格局,尤其是作为内陆省份的山西,关于城市的叙事一直是其薄弱之处,焦虑如影随形。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以60后、70后、80后为创作主体的"新锐作家"日渐成熟,关于城市的书写渐渐多了起来,这种状况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身处内陆的作家们如何面对城市文化?

  • 标签: 城市性 乡土叙事 内陆省份 文学格局 乡土中国 身份焦虑
  • 简介:2018年8月28日,山西省文联八届六次全委会在太原召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董晓林,省文联党组书记郭健,省文联主席张根虎,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和悦及省文联八届副主席等出席.

  • 标签: 全委会 山西省 党组书记 副主席 副部长 宣传部
  • 简介:感谢三晋出版社的朋友,在省图书大厦组织这么个讲座。三晋社给我出了两本书,一本叫《我比前贤路已宽》,一本叫《读书做人谱》。这么说似乎不妥,因为两本书里,只有《我比前贤路已宽》是我的,另一本《读书做人谱》,是清朝同治年间,四川新繁人龙炳垣先生写的,我只是做了些释义。龙先生的书,有三万字,现在全书十八万字,简注一万多字,释义当在十四万字。

  • 标签: 一本 山西人 人谱 同治年间 魏公 名人传记
  • 简介:<正>太行山巅,漳水河畔,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集约高效、安全文明现代化矿井,它就是有“煤炭战线一盏明灯”美誉的山西潞安环能股份公司王庄煤矿。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一句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王庄煤矿不仅对这一光辉思想有着最为深切的体会,更是这一光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中国煤炭工业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都发祥于此。

  • 标签: 王庄煤矿 潞安环能 煤炭产品 工业史 集约高效 一盏明灯
  • 简介:<正>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后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这首《关外吟古词》,是明代兵部尚书王越视察边塞时所作,当他走到雁门关北的山阴县境,扑面而来的是衰草黄沙、荒村野店,于是把心中的无限感慨化作这首

  • 标签: 山阴县 雁门关外 梨枣树 野店 不如意 古城镇
  • 简介:1963年4月的一天,在毛主席书桌上端放着由周总理转来请主席题写匾额的纸条,上面写着“中央美术展览馆”几个字,这是开国初期国家所建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主席稍试笔墨沉思片刻后,挥笔改写成了“中国美术馆”五个大字。这由七字改成五字的一改,显示出了主席的智慧,充分肯定了美术馆的国有地位,也让后人对美术馆的含义有了新的更多的遐想和诠释的空间……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文化发展 山西 意义 周总理 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