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宏观角度论述抗战诗歌精神风格的总体发展及历史贡献,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本文认为,抗战新诗在继承五四新诗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反映了近代史以来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历史主题和时代要求。抗战前期和中后期诗坛上精神风格的不同变化,既反映了历史的合理性,又包含着历史的不成熟性。抗战新诗至少有两点给我们以启示:一是真正的民族解放必须有赖于社会解放;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顽强生存精神不可轻侮。这后一点,对敌人是个教训,对历史则是一条经验。

  • 标签: 精神风格 抗战诗 中国诗歌会 抗战初期 郭沫若 抗日战争
  • 简介:一些论著多认为归有光的散文“题材狭窄”,“缺乏深广的现实内容”。其实,归有光散文创作体裁多样,题材涉及面相当广泛;其回忆往事,悼念亲人之抒情记叙小品文恰恰是对我国传统散文题材领域的创新、拓宽和发展;此外,归氏在文艺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

  • 标签: 归有光 散文 题材 “狭窄” 拓宽与创新
  • 简介:<正>斗门县位于珠海市西区,珠江三角洲南端,濒临浩瀚的南海,东与珠海市区及中山市相邻,西与台山市隔河相望,北与新会市相连。版土面积796.6平方公里,26万人口。境内以黄杨山为中心点在半径15公里,从白藤湖到斗门温泉的扇形区城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考察,共有大小景点40余处。这里山水交融、海河相连、果园

  • 标签: 珠江三角洲 旅游区 旅游资源 珠海市区 珠海市西区 风景名胜
  • 简介:《聊斋志异》的重要艺术特色之一,是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现实主义内容,即用鬼狐及各种动物形象,曲折幻变地表现形形色色而又惊心动魄的现实世界。它有时是以动物在现实中的本相出现,有时则让其幻化为人。本文论述了《聊斋》中写得较多的狼、犬、虎、驴、马等五种动物。这些以动物构成的故事,除仅记动物传闻的一类简短作品外,都往往有作者独特的命意。有的别有寄托,表现人情;有的寓意深隐,旨在讽世;有的借物诛邪,以泄悲愤;有的嘲弄贪鄙,聊示揶揄。如《梦狼》以群狼横行官府,揭露了一个赤裸裸的吃人世界;《苗生》以一虎的形象贯穿全篇,刻画了各种类型的书生者流;《潍水狐》与《三生》,或以驴,或以马,鞭挞了那些王公大人中的衣冠禽兽;而《五通》简直就是借文学首张诛伐妖异迷信的大纛;都表现了作家批判社会、干预人生的胆略和识力。

  • 标签: 《聊斋志异》 《聊斋》 蒲松龄 虎故事 异史氏曰 现实主义内容
  • 简介:本文对马氏人口所提出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所产生的消耗压力,将必然减缓经济增长,甚至引发经济倒退的理论进行反思,并通过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实例分析,推理出在新经济增长模式下.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并非负面的因素,而有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人口理论 新经济增长 印度经济
  • 简介: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晚清政府积极推行拉拢和控制海外华人社会的政策,先后在华埠建立数十处领事馆。但清朝领事馆的官方色彩较浓,既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的掣肘,也经常受到海外康、梁信徒和孙中山革命党人的抵制和攻击。在清朝政府的一手扶持下,海外各华埠陆续建立中华总商会,使之作为领事馆的外围组织和华人社会的最高社团。华人社团组织产生甚早。各种社团组织一方面起了保护、组织华人的作用,但另一

  • 标签: 中华总商会 华侨政策 华人社会 华人社团 官方色彩 革命党人
  • 简介:美国前国务卿、著名政论家基辛格的新著《外交》(1994年版)一书,是对各国力量的巡礼,也是对实力政治的研究。作者认为未来是多极世界,美国的军力在其中作用有限。日本与欧洲将作为经济大国与美国平起平坐。中国也将在21世纪达到同等水平。现将该书有关世界新秩序和美国对外关系的部分摘编如下。

  • 标签: 美国对外关系 国际体系 世界新秩序 基辛格 世界秩序 大西洋联盟
  • 简介: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国际局势有重大影响。如何看待和解读当前的中美关系,如何构建未来的中美战略关系,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而且影响到国际体系的稳定。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视角外,笔者认为,制度合作博弈理论不失为一个好视角,以此理论为指导,中美两国可在G20制度框架内构建起“新型大国关系”——C2,从而有利于中美两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 标签: 博弈论 中美关系 G20 C2
  • 简介:岛礁属性争端构成了中菲“南海仲裁案”菲方诉求的一个主要部分。该争端涉及岛礁两个方面的属性:岛礁的法律属性,即对海洋地物是岛屿、岩礁还是低潮高地的判定;岛礁的领土属性,即低潮高地能否通过先占取得陆地领土主权。由此引发两个重要的法律议题:第一,岛礁法律属性判定是否与岛礁主权归属无关;第二,低潮高地是否构成领土主权的一部分。对上述问题的回答首先关涉仲裁庭对岛礁属性争端是否有管辖权以及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中国对仲裁“不接受”、“不参与”,对裁决“不承认”、“不执行”是否有法理依据;其次关涉中国南海岛礁主权的整体性及其法理依据。本文首先分析菲方提出的岛礁属性争端的根源和意图;其次分别论述岛礁的法律属性和岛礁的领土属性两个议题及该议题作为争端与岛礁主权归属的相关性:最后提出中国南海岛礁主权整体性的命题并从法理上予以阐明。

  • 标签: 法律属性 领土属性 岛礁主权整体性
  • 简介:战前,英国一直执行亲马来人路线,而受到英国特殊照顾的马来人在英国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背叛"了英国人,这使英国殖民当局极为难堪,也给英国军事征服东南亚增加了不确定因素.虽然从政治和军事上讲,英国人不能允许反马来人情绪广泛流行,但英国必须慎重考虑重建马来亚殖民统治的政治基础,尤其是在英国用军事手段重新占领马来亚时能争取非马来族群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认为,公民权计划的制订与"第五纵队"问题的困扰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第五纵队 马来亚联盟 公民权
  • 简介:在菲律宾和泰国,关于民主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语境:一种是在国家精英层面上痛斥“买选票”式的选举腐败;一种则是在地方实践中,对政客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其在多大程度上使选民社区受益,并保障了当地贫民的权益。这种以弱势人群社区为基础的共生投票行为可被称为“选举主义道义经济学”。随着菲律宾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JosephE.Estrada)和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ThaksinShinawatra)治下民粹主义的兴起,之前隐藏在民间的选举道义经济学逻辑逐渐走到了台前,直接挑战两国精英的话语权。尽管拥有下层人民忠实有力的支持,这两人最后均因涉嫌贪腐而被迫下台。在菲律宾,阿基诺三世(BenignoS.AquinoIII)作为精英改革者的成功掌权标志着民粹主义的式微,却也带来了新威权主义的抬头。在泰国,他信雄厚的选民基础迫使精英阶层求助于军队,期望借军事政变和宪政改革推迟选举,从而消减他信的影响。这表明选举主义道义经济学的民主逻辑在泰国已经扩散到国家层面,成为了一股强大势力。

  • 标签: 民粹主义 选举主义 道义经济学 菲律宾 泰国
  • 简介:2017年9月加纳/科特迪瓦划界案公布了最终裁决。特别分庭认为两国不存在默示的海洋划界协议,遵循了海洋划界的国际判例在认定存在默示协议上的高标准。通过采用“等距离/相关情况”的方法实施单一划界,特别分庭维持了国际海洋划界规则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对于加纳在争议水域内实施的单方面油气开发活动,特别分庭认定加纳没有侵犯科特迪瓦的主权权利,也没有违反善意协商和不危害或阻碍最后协议的达成的义务,但这一裁决有可能会鼓励其他国家在划界前的争议水域增加单方面的油气开发行为。对我国东海和南海的争端解决而言,加纳/科特迪瓦划界案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我国应加强对最新的国际海洋划界判例的研究,为谈判和协商解决海洋争议做好充分准备。

  • 标签: 加纳/科特迪瓦划界案 默示协议等距离/相关情况规则 国际 责任
  • 简介:近年来,安子介先生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汉字的研究、教学以及普及方面取得了独树一帜的实绩,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识记教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教学中,有一些汉字的本义今天已经不用,或者已讲不清楚其造字之初的本义,或者即使讲清楚,但绕弯太大,造成混淆,浪费课时。我们可以对这些汉字(特别是简化字)的字形和会意,做具有时代性的、并符合汉语发展规律的新释义,而免用旧释义,使释义与字源学分开。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外来词在当今汉语词汇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由于常用汉字的构新词能力强、汉语外来词在社会使用过程中呈“趋简”态势,所以,只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好学好常用字,就可以大大减低认记汉语外来词的难度。

  • 标签: 安子介 对外汉语教学 字源学 简化字 外来词
  • 简介:直译和意译是古今中外翻译界长期争论而至今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过去的翻译家普遍认为语言和思想(意义)是统一体,语言是形式而思想是内容,但是,在翻译中要求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都一致是不可能的,因而产生了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问题,也就是直译与意译的矛盾问题。现代的科学发展证明语言与思想并不是统一体,两者并不构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语言只不过是表达思想的一种符号系统。翻译就是以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表达同一的思想。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直接进行对等的转换是不可能的。任何翻译都必须经过(1)语言符号还原为思想(理解),(2)思想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符号(表达)这两个步骤。这样,就比较容易地解决翻译中长期存在的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问题;直译与意译的矛盾问题。

  • 标签: 翻译理论 直译与意译 语言符号 纽马克 形式与内容 直译和意译
  • 简介:俄国极东北地区地处遥远边疆,经济开发较晚,至20世纪初经济发展仍然落后。原始渔猎和养鹿业是该地区土著居民主要经济生活方式,几乎没有工业。19世纪下半叶起,外国企业家、商人的滥捕盗猎行为和经济渗透破坏了该地区原有经济平衡,且愈演愈烈。沙皇政府试图改变极东北地区困境,着手开发其经济,改善其交通运输环境,但收效甚微。20世纪初,极东北地区吸引了各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俄国和国外极地研究者们在极东北陆地和周边海域开展自然生物、地质地理、水文测绘和矿产资源勘探等调查研究工作,形成对极东北地区初步的、较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 标签: 俄国 极东北地区 科学考察
  • 简介: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各国踊跃参与的国际合作实践。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确保可持续的共同安全以及用怎样的地缘政治思想作指导。历史上传统的“海权”“陆权”“边缘地带”等地缘政治学说,目的大都是为争夺地缘霸权或军事战略服务的,与“一带一路”追求的互利共赢目标格格不入。然而,某些国家仍会从传统的地缘政治角度看待“一带一路”。为使“一带一路”建设拥有与其相配套的地缘政治新概念,作者提出“海陆和舍”,即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之间、海洋国家之间、陆地国家之间,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和平合作,通过互利共赢,打造结伴不结盟的网络化利益共同体、安全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政策沟通,形成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网状开放体系。可持续安全的“海陆和合”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实践,必将打破传统地缘政治学所导致的“海陆对抗”或“欧亚大陆地缘争夺”的恶性循环。

  • 标签: 一带一路 可持续安全 海陆和合论 地缘政治 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