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鹿野(Sarnath)——佛第一次说法地,它没有像出生地蓝毗尼园那样的乡野气息,也没有成道处善提伽耶的热闹辉煌及涅槃处拘户那罗静肃与凄凉。它散发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它位于今北印度瓦拉那西市(Varanasi),以北约六公里处的地方。它之所以重要,除了佛陀在此宣流法音,更开讲了四圣谛法。同时在此成立了僧团也制定了僧团的律法。

  • 标签: 巽加王朝 鹿野苑 达密克佛塔 马拉吉卡大塔 佛教
  • 简介:能海塔在五台山黛螺顶右侧华严谷金界寺旁,此塔坐西朝东,两侧青山环护,塔后一峰耸峙,塔左一溪流布.其四周树木苍翠,满目葱茏.终年不断的朝圣者,走上这条神密的圣道,一直至能海上师的舍利宝塔.

  • 标签: 朝圣者 五台山 流布 溪流 海上
  • 简介:熊十力在其早年的唯识学概论的系列写作中已提出对窥基解因能变说的质疑,而这一问题深关宏旨。正是由于对窥基"因通现种"一说的岐解,导致他后来以因果二变释种现二界,从而有对唯识学种现对立、二重本体的批评。然而,因果二种能变并不能视为种现对立的依据。能变有转变、变现二义,应以变义为据,才能更好的理解种现活动实为识转变的整体活动,才不至于静态机械的理解唯识的含义。对唯识学中其他问题的研究也应见微知著,作如是观。

  • 标签: 因能变 种现 转变 变现 唯识
  • 简介:华严的五教判作为中国佛教史上一种有代表性的判教理论,历来颇受质疑。在通行的解释中,华严的五教判往往被简单乃至错误地理解为是依仿天台判教而建立起来的,且其中顿教的安立更被认为缺乏合理依据。对于此类问题,华严的四祖清凉澄观曾力图给予辨护,但由于未能切中肯綮,其观点实际上只能视作基于其特处的学术环境而作的权宜、方便的解释,并未对华严的判教提供真正强有力的理论辨护。本文即以华严判教的合理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对华严判教之本真意义的辨析,以澄清诸种流俗解释对它的误解,并进而显明华严判教理论的独特意义与理论价值。

  • 标签: 华严 判教理论 佛教 宗教信仰 唯识学派
  • 简介:(一)旭日东升,金光灿烂。万丈恩流降自九天。造成人身,屈尊就贱。生于马槽居我人间。普天同庆口同赞。承蒙救恩,意畅心欢。良人受享,太平于地。天主受享,荣福于天。(二)遵规守诫,修德行善。非理毋求,非义毋贪。宽恕世人,扶助贫贱。克己奉公,积德于天。传播福音,如光如盐。耶稣圣训,铭刻心间。祈祷修身,坚持不倦。神灵偕主,其乐无边。(三)同心同德,开创局面。抵挡仇敌,天主十诫,作为指南。圣教四规,

  • 标签: 金光灿烂 天主十诫 圣教 修德 耳卜 全善
  • 简介:(一)灵山大佛:为世界第一大佛,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之滨、灵山景区,集佛教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于一体,近年建造了灵山大佛,为神州之冠、世界之最,佛像高为88米,铜铸的阿弥陀佛立像,现代建造,成为太湖的明珠,无锡的景点标志之一,为首批国家4A级景区。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题词“灵山大佛”四字。作者曾于1999年5月间,六人特前往参拜,并摄影留念。(第一次由小儿金刚陪同二人去无锡太湖参观那时大佛还未造好。)

  • 标签: 菩萨 集锦 现代科学技术 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佛教协会 1999年
  • 简介: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都重视心性说,但二者之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本文探讨了这二方面的问题,认为就同而言,二者在普遍重视心性问题,对真常难心思想的汲纳、内省修持的方法一致性三方面表现出未。就不同而言,二者在心性思想重心、对心涵义理解的变异、心性意义界定的分殊、心性修养方法的差异四方面表现出来。这些同与的不同方面,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人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去“误读”或理解而造成的。

  • 标签: 中国佛教 印度佛教 如来藏 佛教宗派 心性论 佛性说
  • 简介:在当今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传统景区冲击的情况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要紧紧抓住文殊信仰这一核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五台山的文殊形象和朝圣线路进行设计包装。

  • 标签: 五台山 文殊信仰 求智心理 文殊造像 朝圣线路
  • 简介:本文以清末伊斯兰教学者马德新的伦理思想为切入点,讨论了伊斯兰教与儒学在伦理层面的辨及对话,从而对马德新在伦理层面"伊儒对话"思想的现实意义及价值给予充分肯定。

  • 标签: 伊斯兰教 儒学 伦理思想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