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在分析株冶废水现状的基础上,对采用AF型絮凝提高浓缩池内中和底流的沉降速率、增加底流含固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它不仅使浓缩池的处理量得到提高,而且保证了株冶扩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 标签: AF絮凝剂 废水浓缩 沉降速率 处理量 中和底流
  • 简介:以某金矿氰化尾渣浮选得到的铜物料为原料,采用直接浸出-萃取-电积-七水硫酸锌制备的新工艺,得到了电铜、七水硫酸锌、硫磺与贵渣等产品。研究了铜、锌直接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粒度为-0.0433mm占97%的铜物料在H2SO4240g/L,HNO325g/L的酸度下,控制浸出温度为116.8℃,液固比为5.94∶1,氧分压为0.5MPa的条件下浸出360min,铜的总浸出率高达94.53%。该工艺铜、锌、银和金的回收率分别高达88%、93.1%、90%和80%,有价元素回收率,较焙烧-萃取-电积流程省去了焙烧和制酸系统,从而大大节减了基建投资,工业实用性强。

  • 标签: 氰化尾渣 铜物料 直接浸出 萃取 电积
  • 简介:文章从高硅钛铁矿性质研究入手,在查明物料性质的基础上,采用湿法冶金工艺研究氟钛酸钾的生产工艺,通过浸出、除杂、结晶、废水处理等条件试验,得出了最佳的湿法冶金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所获得氟钛酸钾产品符合部颁标准,可作建厂的设计依据。

  • 标签: 钛铁矿 氟钛酸钾 湿法冶金 工艺研究
  • 简介:对彩色感光材料厂的废水处理泥低含银废料首次采用火法-湿法联合新工艺直接提取纯银,工艺简单,经济合理。提取的银纯度,单项杂质含量小于1.0ppm,优于国标一号银,适用于半导体材料工业及纯银盐制造业。

  • 标签: 含银废料 高纯银 新工艺
  • 简介:研究了加入金属铝、锰、硅粉等及其复合添加对铝锆碳质浸入式水口的性能影响。加入适量的Mg粉、Al粉、Mn粉添加可有效改善Al2O3-ZrO2-C材料的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从而提高了材料抵抗氧化的性能。研究发现,Mn粉添加对试样的改善效果最好。从各性能指标看,Mn粉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铝锆碳质浸入式水口的强度,而且对材料的抗氧化性和抗热震性有显著改善。

  • 标签: 浸入式水口 添加剂 抗氧化性
  • 简介:永平铜矿选矿厂采用一段磨矿、铜优先全开路浮选工艺流程,经粗精矿再磨,然后采用三段精选一段精扫选的选铜工艺,目前铜捕收为EP,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在现有的磨矿、浮选工艺条件下,为进一步提高选铜回收率,对DF761和EP两种选铜捕收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从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DF761对铜矿物的捕收能力要优于EP,闭路试验中铜回收率可提高1.17%,硫回收率低0.67%,为选铜新型捕收DF761实施工业试验提供了基础。

  • 标签: 铜矿 浮选 捕收剂 对比 试验研究
  • 简介:通过地勘、生探和开采资料,对石咀石英岩的资源储量作了对比分析,论证了续建或改建石英岩矿床在经济技术方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标签: 石英岩 资源储量 对比分析 经济评价
  • 简介:针对某银钒石煤矿钙含量的特点,进行了反浮选工艺流程试验和扩大连续试验,较好地回收了有价元素钒及银,并有效地降低了银钒精矿中的CaO等杂质。扩大连续试验获得银钒含V2O51.49%、含Ag151.22g/t;V2O5和Ag的回收率分别为95.38%和87.18%,CaO的脱除率为94.11%,试验指标较理想,为同类型石煤钒矿选矿提供了有效途径。

  • 标签: 高钙 石煤钒矿 银钒矿 反浮选 扩大试验
  • 简介:铅污染会对人体和环境带来巨大危害,我国将其列为优先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研究人员从铅锌冶炼厂冶炼废渣堆放场地周边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细菌Ph—S1,经鉴定为鞘氨醇杆菌,该菌具有良好的铅耐受性,并具有高效稳定的Pb2+去除和吸附性能,在含铅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铅耐受性 生物吸附 细菌
  • 简介: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纯稀土镱配合物中痕量的氧化钙和氧化铁,有效避免基体干扰。当钙元素分析谱线为393.366nm和396.847nm,铁元素分析谱线为259.940nm和261.187nm,硝酸酸度控制在5%,基体浓度为6g/L时,纯稀土镱配合物中痕量氧化钙和氧化铁的含量能准确测量。铝、镁、钠、硅、钾、锌、镍、铜、磷等元素对测定基本无干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CaO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29%,加标回收率在91.0%~105.5%之间;Fe2O3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88%,加标回收率在96.0%~104.0%之间。

  • 标签: 高纯稀土镱配合物 痕量氧化钙 痕量氧化铁 标准加入法
  • 简介:研究了非离子型有机添加P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引用XRD分析了不同晶种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P可有效提高分解率,显著改变产品的形貌,并具有一定增大产品粒度的作用;晶种性质极大影响添加的效用,特别是(002)晶面所对应的峰越强,晶种活性越好;研究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在种分过程开始10h后加入100mg/L添加,保持晶种系数为3.39,最后于34h以后取出产品;晶种是分解过程的主要因素,添加仅能进行改善。

  • 标签: 晶种分解 添加剂 粒度 分解率 晶种活性
  • 简介:针对湿度较大发生绝缘降低、凝露等问题导致电气故障频发,针对这一现象,从实际案例开始阐述,探讨在高温湿季节如何保证钢铁企业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给出了具体的实际应对措施和方法,并提出具体注意事项和管理经验。

  • 标签: 高温高湿 电力系统 凝露 管理对策
  • 简介:研究了两种纯铅,即铅-05(Pb99.999%)和铅-06(Pb99.9999%)中微量砷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方法,样品用HNO3溶解后,加入HCl形成氯化铅沉淀分离主体铅,用硼氢化钾还原砷为砷化氢,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量。方法简单,平均回收率达到110%,适应于纯铅中0.01×10-4%~0.6×10-4%砷的测定。

  • 标签: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法光谱法 高纯铅
  • 简介:某复杂铜铅锌矿矿石特点是含硫,铜铅锌矿物与硫分离以及铜与铅锌分离难度大,非常复杂难选。试验采用磁选-浮选联合工艺流程,磁选脱除磁黄铁矿,消除其对后续浮选的影响,磁选尾矿采用优先浮选工艺回收铜。优先浮铜采用BP+乙黄药作为捕收,LD-1+亚硫酸钠抑制铅,优先浮铜粗精矿铜硫分离,铜硫分离采用腐植酸钠+石灰抑制黄铁矿,提高铜精矿品位。原矿含铜0.36%,含铅0.56%,含硫25.54%,试验获得铜精矿含铜23.61%,含铅0.85%,铜回收率达到74.16%。实现了铜铅硫高效分离,试验指标优良。该浮选新工艺为复杂铜铅锌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 标签: 高硫 磁选-浮选联合工艺 铜硫分离 铜铅分离 高效抑制剂
  • 简介:本文在醋酸钠和醋酸缓冲溶液介质中,以玻碳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钼酸铵标液作滴定,测定铅精矿及冶炼中间产品中高含量铅。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铁的影响可用三乙醇胺和乙酰丙酮消除,其它19种共存物无干扰。方法的S为0.13—0.17.S/x为0.22~0.32%。

  • 标签: 示波极谱 玻碳电极